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底座、蓄热箱体、U型连接管、太阳能换热器、蒸汽换热器、蓄热模块、换热管和输入管,所述输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输入管,第二输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调节阀;所述蓄热箱体上设有一层保温层,蓄热箱体内部的蓄热模块上也设有保温层,相邻的两个蓄热模块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三电磁调节阀;相邻的两个热蓄模块的上端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换热管为螺旋状盘管能够增加换热管与相变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速率;设置的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二电磁调节阀能够便捷的调节供热方式以保证供热的温度。
A phase change heat storage device for energy storage interconnected heat pum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当前的热泵热水器有的利用水箱蓄热的方式制取热水,水箱内部有一个换热器,自来水在换热管内走,管外的水箱水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加热自来水,采用水箱蓄热制取热水的主要问题是出水率低,水箱占空间,因此人们会采用互联热泵系统才进行蓄热;现有的互联热泵的蓄热装置的换热效率较低,耗费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底座、蓄热箱体、U型连接管、太阳能换热器、蒸汽换热器、蓄热模块、换热管和输入管,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蓄热箱体,蓄热箱体的左侧设有热泵放置架,热泵放置架的上端设有电热泵,电热泵的上端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的右端与输入管连通,输入管的右端连接有蓄热模块,蓄热模块并排设有多个,且蓄热模块的内部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管,两个换热管的底部通过U型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相邻两个蓄热模块之间的U型连接管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入管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输入管,第二输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调节阀,第二输入管的中段连接有蒸汽换热器,第二输入管的末端连接有太阳能换热器,太阳能换热器与蒸汽换热器之间的第二输入管上设有第二电磁调节阀;最右侧的蓄热模块的右端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蓄热箱体上设有一层保温层,蓄热箱体内部的蓄热模块上也设有保温层,相邻的两个蓄热模块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在一起,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三电磁调节阀;相邻的两个热蓄模块的上端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右侧所述的蓄热模块的右侧上部连接有泄压管,泄压管上设有第四电磁调节阀,右侧的蓄热模块的右侧下部连接有加压管,加压管上设有第五电磁调节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U型连接管的外侧壁上均布设有多个散热翅片,散热翅片斜向设置,且U型连接管上均布设有多个弧面凹槽,弧面凹槽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蓄热模块内填充有相变介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状盘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散热翅片和弧面凹槽能够增加U型连接管与相变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换热速率;设置的换热管为螺旋状盘管能够增加换热管与相变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速率;设置的第一电磁调节阀和第二电磁调节阀能够便捷的调节供热方式以保证供热的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中U型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底座1、蓄热箱体18、U型连接管24、太阳能换热器10、蒸汽换热器9、蓄热模块12、换热管14和输入管1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蓄热箱体18,蓄热箱体18的左侧设有热泵放置架2,热泵放置架2的上端设有电热泵3,电热泵3的上端连接有压缩机4,压缩机4的右端与输入管11连通,输入管11的右端连接有蓄热模块12,蓄热模块12并排设有多个,且蓄热模块12的内部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管14,两个换热管14的底部通过U型连接管24连接在一起,相邻两个蓄热模块12之间的U型连接管24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入管1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输入管6,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调节阀5,第二输入管6的中段连接有蒸汽换热器9,第二输入管6的末端连接有太阳能换热器10,太阳能换热器10与蒸汽换热器9之间的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二电磁调节阀;最右侧的蓄热模块12的右端连接有输出管17。所述蓄热箱体24上设有一层保温层23,保温层23能够防止热量的快速逸散,蓄热箱体24内部的蓄热模块12上也设有保温层,相邻的两个蓄热模块12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22连接在一起,第一连通管22上设有第三电磁调节阀21;相邻的两个热蓄模块12的上端通过第二连通管13连接在一起。右侧的蓄热模块12的右侧上部连接有泄压管15,泄压管15上设有第四电磁调节阀16,右侧的蓄热模块12的右侧下部连接有加压管20,加压管20上设有第五电磁调节阀19。所述U型连接管24的外侧壁上均布设有多个散热翅片25,散热翅片25斜向设置,且U型连接管24上均布设有多个弧面凹槽26,弧面凹槽26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25之间。所述蓄热模块12内填充有相变介质;所述换热管14为螺旋状盘管。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散热翅片25和弧面凹槽26能够增加U型连接管24与相变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换热速率;设置的换热管14为螺旋状盘管能够增加换热管14与相变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速率;设置的第一电磁调节阀5和第二电磁调节阀8能够便捷的调节供热方式以保证供热的温度;设置的第三电磁调节阀能够平衡不同蓄热模块12之间的温度。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底座(1)、蓄热箱体(18)、U型连接管(24)、太阳能换热器(10)、蒸汽换热器(9)、蓄热模块(12)、换热管(14)和输入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蓄热箱体(18),蓄热箱体(18)的左侧设有热泵放置架(2),热泵放置架(2)的上端设有电热泵(3),电热泵(3)的上端连接有压缩机(4),压缩机(4)的右端与输入管(11)连通,输入管(11)的右端连接有蓄热模块(12),蓄热模块(12)并排设有多个,且蓄热模块(12)的内部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管(14),两个换热管(14)的底部通过U型连接管(24)连接在一起,相邻两个蓄热模块(12)之间的U型连接管(24)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入管(1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输入管(6),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调节阀(5),第二输入管(6)的中段连接有蒸汽换热器(9),第二输入管(6)的末端连接有太阳能换热器(10),太阳能换热器(10)与蒸汽换热器(9)之间的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二电磁调节阀;最右侧的蓄热模块(12)的右端连接有输出管(17);所述蓄热箱体(24)上设有一层保温层(23),蓄热箱体(24)内部的蓄热模块(12)上也设有保温层,相邻的两个蓄热模块(12)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22)连接在一起,第一连通管(22)上设有第三电磁调节阀(21);相邻的两个热蓄模块(12)的上端通过第二连通管(13)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底座(1)、蓄热箱体(18)、U型连接管(24)、太阳能换热器(10)、蒸汽换热器(9)、蓄热模块(12)、换热管(14)和输入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蓄热箱体(18),蓄热箱体(18)的左侧设有热泵放置架(2),热泵放置架(2)的上端设有电热泵(3),电热泵(3)的上端连接有压缩机(4),压缩机(4)的右端与输入管(11)连通,输入管(11)的右端连接有蓄热模块(12),蓄热模块(12)并排设有多个,且蓄热模块(12)的内部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换热管(14),两个换热管(14)的底部通过U型连接管(24)连接在一起,相邻两个蓄热模块(12)之间的U型连接管(24)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在一起;所述输入管(11)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输入管(6),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调节阀(5),第二输入管(6)的中段连接有蒸汽换热器(9),第二输入管(6)的末端连接有太阳能换热器(10),太阳能换热器(10)与蒸汽换热器(9)之间的第二输入管(6)上设有第二电磁调节阀;最右侧的蓄热模块(12)的右端连接有输出管(17);所述蓄热箱体(24)上设有一层保温层(23),蓄热箱体(24)内部的蓄热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统兵,
申请(专利权)人:黎统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