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46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散装置,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包括进气管、内管和封闭外筒;内管内置于封闭外筒内,且内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内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导通连接,进气管用于通入冷凝水;内管和封闭外筒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扩散孔。由于冷凝水需要经过内管和封闭外筒上的扩散孔才能进入工艺水箱,增加了冷凝水中的蒸汽与工艺水箱内的工艺水的接触面积,加速了冷凝水中的蒸汽均匀溶于工艺水而不产生汽泡。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扩散装置降低了冷凝水排到工艺水箱内的噪音。

A dif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凝水回收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扩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干法脱硫项目的蒸汽冷凝水没有回收,外排则太浪费不节能且会出现冒白汽问题,于是将冷凝水排至干法脱硫的工艺水箱,若冷凝水直接排至工艺水箱,冷凝水中的蒸汽无法均匀快速溶解在水中,就会形成许多小汽泡,汽泡在水压的作用下破裂,发出“砰砰砰”的响声,产生噪音污染,且会有部分蒸汽从工艺水箱的排气管冒出,产生冒白汽问题。因此,如何降低冷凝水排到工艺水箱内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散装置,能够降低冷凝水排到工艺水箱内的噪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扩散装置,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包括进气管、内管和封闭外筒;所述内管内置于所述封闭外筒内,且所述内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导通连接,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冷凝水;所述内管和所述封闭外筒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扩散孔。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封闭外筒包括筒体、封头和封板;所述封板封闭所述筒体远离所述进气管的那端,所述封头固定在所述筒体面向所述进气管的那端,且所述封头封闭所述筒体的内壁和所述内管的外壁。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封闭外筒还包括至少2块分区板;所述分区板的一侧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封闭连接,所述分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内管的外壁封闭连接,所述分区板的一端与所述封头连接,所述分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封板连接。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区板均布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内管组成的空间内。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区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区板为平面板、弯曲板或者螺旋板。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内管由所述封板封堵形成所述封闭端。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内管为圆管、方管或者三角管;和/或所述封闭外筒为圆筒、方筒或者三角筒;和/或所述进气管为圆管、方管或者三角管;和/或所述扩散孔为圆孔、三角孔或者方孔;和/或所述通孔为圆孔、三角孔或者方孔。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扩散装置为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扩散装置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防腐层。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扩散装置置于工艺水箱的最低液位下方,且所述扩散装置横向放置;所述横向放置是指所述扩散装置的轴心线与所述工艺水箱的底面平行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不限于任何理论,从以上公开内容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扩散装置,使用时,将扩散装置置于工艺水箱内,令工艺水箱内的水覆盖住整个封闭外筒。向进气管内通入冷凝水,冷凝水通过进气管后进入内管,从内管上的扩散孔进入内管的外壁和封闭外筒的内壁组成的空间内;最后,冷凝水从封闭外筒的扩散孔进入到工艺水箱内。由于冷凝水需要经过内管和封闭外筒上的扩散孔才能进入工艺水箱,增加了冷凝水中的蒸汽与工艺水箱内的工艺水的接触面积,加速了冷凝水中的蒸汽均匀溶于工艺水而不产生汽泡。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散装置降低了冷凝水排到工艺水箱内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散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分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中:扩散装置1000、进气管100、内管200、封闭外筒300、扩散孔400、筒体30、封头31、封板32、分区板33、通孔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散装置1000,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其中,扩散装置1000包括进气管100、内管200和封闭外筒300,进气管100、内管200和封闭外筒300的形状均不限,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或者三角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异形等不规则形状。内管200内置于封闭外筒300内,且内管200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内管200封闭的那端为封闭端,内管200开放的那端为开放端。具体地,内管200的封闭端可以是设置一个单独的密封板32可拆卸密封内管200的封闭端,也可以是内管200的封闭端上的板与内管200一体成型连接,还可以是内管200的封闭端直接通过外筒的内壁封闭形成。内管200的开放端与进气管100导通连接,进气管100用于通入冷凝水。封闭外筒300和内管200配合,使得封闭外筒300的内壁和内管200的外壁构成一个封闭腔体,在封闭外筒300和内管200上均开设有多个扩散孔400,使得进入内管200的冷凝水只能从内管200上的扩散孔400进入内管200的外壁,并使得进入封闭外筒300的内壁和内管200的外壁构成的封闭腔体的冷凝水只能从封闭外筒300上的扩散孔400排到工艺水箱内。需要说明的是,扩散孔400的形状不限,可以是矩形孔、圆孔、三角孔或者梯形孔等规则形状的孔,也可以是异形孔等不规则孔。为了实现冷凝水均匀穿过内管200和封闭外筒30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扩散孔400均布在内管200和封闭外筒300上。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扩散装置1000,使用时,将扩散装置1000置于工艺水箱内,令工艺水箱内的水覆盖住整个封闭外筒300。向进气管100内通入冷凝水,冷凝水通过进气管100后进入内管200,从内管200上的扩散孔400进入内管200的外壁和封闭外筒300的内壁组成的空间内;最后,冷凝水从封闭外筒300的扩散孔400进入到工艺水箱内。由于冷凝水需要经过内管200和封闭外筒300上的扩散孔400才能进入工艺水箱,增加了冷凝水中的蒸汽与工艺水箱内的工艺水的接触面积,加速了冷凝水中的蒸汽均匀溶于工艺水而不产生汽泡。没有产生汽泡就不会破裂,进而不会产生“砰砰砰”的响声。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扩散装置1000降低了冷凝水排到工艺水箱内的噪音。实施例二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扩散装置1000和实施例一中的扩散装置1000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封闭外筒300包括筒体30、封头31和封板32,封板32封闭筒体30远离进气管100的那端,封头31固定在筒体30面向进气管100的那端,且封头31封闭筒体30的内壁和内管200的外壁。具体地,封头31和封板32的形状不限,可以为任意形状。进一步地,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散装置,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内管和封闭外筒;/n所述内管内置于所述封闭外筒内,且所述内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导通连接,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冷凝水;/n所述内管和所述封闭外筒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扩散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装置,用于蒸汽冷凝水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内管和封闭外筒;
所述内管内置于所述封闭外筒内,且所述内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导通连接,所述进气管用于通入冷凝水;
所述内管和所述封闭外筒上分别开设有多个扩散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外筒包括筒体、封头和封板;
所述封板封闭所述筒体远离所述进气管的那端,所述封头固定在所述筒体面向所述进气管的那端,且所述封头封闭所述筒体的内壁和所述内管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外筒还包括至少2块分区板;
所述分区板的一侧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封闭连接,所述分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内管的外壁封闭连接,所述分区板的一端与所述封头连接,所述分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封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板均布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内管组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钰锦林启桃陈磊磊饶益龙林志强章俊华张原林春源王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