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46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包括支撑底座、加热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模块和连接杆,支撑底座上方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模块,并且散热模块通过驱动模块来驱动,支撑底座下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模块,可以快速的对废旧二极管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回收效率,通过设置散热扇叶,当融化完成后,可以加快加热筒附近空气的流速,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散热模块,可以给过热的加热环本体降温,防止加热环工作过程中因过高的温度而损坏。

A recovery furnace of photodi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
,具体为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
技术介绍
普通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作用时处于截止状态,只能流过微弱的反向电流,光电二极管在设计和制作时尽量使PN结的面积相对较大,以便接收入射光。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工作的,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极其微弱,叫暗电流;有光照时,反向电流迅速增大到几十微安,称为光电流。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光的变化引起光电二极管电流变化,这就可以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成为光电传感器件,随着光电二极管得大量应用,废旧的光电二极管也越来越多,目前还没有高效的废旧光电二极管回收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解决了前还没有高效的废旧光电二极管回收处理方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包括支撑底座、加热模块、散热模块、驱动模块和连接杆,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模块,并且散热模块通过驱动模块来驱动,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环支撑套、加热环支架、加热环、加热筒、散热管、散热电机、散热扇叶和散热电机支架,所述加热环支撑套与支撑底座通过加热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位于加热环支撑套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散热扇叶,散热扇叶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电机,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与散热扇叶固定连接,并且散热电机与支撑底座通过散热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环支撑套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环,加热环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环的右方通过散热管连通有散热模块。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筒、后侧散热管道、散热螺旋管、散热片、散热片支架、散热片支架支撑杆、前侧散热管道、左侧散热围框、右侧散热围框、右侧散热风扇、右侧散热风扇支架、左侧散热风扇、左侧散热风扇支架和散热筒支架,所述散热筒的内部与加热环通过散热管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散热螺旋管,散热螺旋管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侧散热管道和后侧散热管道,并且所述散热筒的右方设置有方设置有散热片支架,散热片支架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前侧散热管道和后侧散热管道与散热片支架的前后两端连通,所述散热片支架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围框和右侧散热围框,并且所述左侧散热围框和右侧散热围框的内部分别通过左侧散热风扇支架和右侧散热风扇支架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风扇和右侧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片支架与支撑底座通过散热片支架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筒与支撑底座通过散热筒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模块包括驱动底板、驱动初级齿轮、驱动前侧主动齿轮、驱动前侧连接块、驱动前侧从的齿轮、驱动后侧连接块、驱动后侧主动齿轮、驱动后侧从的齿轮、齿轮支架、末端驱动齿轮、齿轮连接杆、后侧齿轮连接板、前侧齿轮连接板、中间驱动齿轮、间接驱动齿轮、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支架,驱动底板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底板的上表面通过驱动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初级齿轮,驱动初级齿轮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间接驱动齿轮,间接驱动齿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中间驱动齿轮,中间驱动齿轮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末端驱动齿轮,所述中间驱动齿轮和间接驱动齿轮与末端驱动齿轮通过齿轮支架转动连接,并且齿轮支架与驱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末端驱动齿轮与散热筒通过后侧齿轮连接板和前侧齿轮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末端驱动齿轮的中心插接有齿轮连接杆,齿轮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前侧主动齿轮和驱动后侧主动齿轮,驱动前侧主动齿轮和驱动后侧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分别齿轮连接有驱动前侧从的齿轮和驱动后侧从的齿轮,并且驱动前侧从的齿轮和驱动后侧从的齿轮与散热螺旋管分别通过驱动前侧连接块和驱动后侧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开设通孔边缘与散热扇叶边缘之间的距离为三毫米。优选的,所述散热扇叶的轴心与加热筒的轴心共轴,提高加热筒的散热效果。优选的,所述散热螺旋管的内部为空心,并且与前侧散热管道和后侧散热管道连通。优选的,所述加热环、散热筒、散热片和散热螺旋管中均填充有冷却液。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模块,可以快速的对废旧二极管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回收效率,通过设置散热扇叶,当融化完成后,可以加快加热筒附近空气的流速,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散热模块,可以给过热的加热环本体降温,防止加热环工作过程中因过高的温度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驱动后侧主动齿轮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右侧散热风扇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电机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加热模块;201-加热环支撑套;202-加热环支架;203-加热环;204-加热筒;205-散热管;206-散热电机;207-散热扇叶;208-散热电机支架;3-散热模块;301-散热筒;302-后侧散热管道;303-散热螺旋管;304-散热片;305-散热片支架;306-散热片支架支撑杆;307-前侧散热管道;308-左侧散热围框;309-右侧散热围框;310-右侧散热风扇;311-右侧散热风扇支架;312-左侧散热风扇;313-左侧散热风扇支架;314-散热筒支架;4-驱动模块;401-驱动底板;402-驱动初级齿轮;403-驱动前侧主动齿轮;404-驱动前侧连接块;405-驱动前侧从的齿轮;406-驱动后侧连接块;407-驱动后侧主动齿轮;408-驱动后侧从的齿轮;409-齿轮支架;410-末端驱动齿轮;411-齿轮连接杆;412-后侧齿轮连接板;413-前侧齿轮连接板;414-中间驱动齿轮;415-间接驱动齿轮;416-驱动电机;417-驱动电机支架;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包括支撑底座1、加热模块2、散热模块3、驱动模块4和连接杆5,支撑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模块2,加热模块2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模块3,并且散热模块3通过驱动模块4来驱动,支撑底座1下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其中加热模块2包括加热环支撑套201、加热环支架202、加热环203、加热筒204、散热管205、散热电机206、散热扇叶207和散热电机支架208,加热环支撑套201与支撑底座1通过加热环支架202固定连接,支撑底座1上表面位于加热环支撑套201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散热扇叶207,散热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包括支撑底座(1)、加热模块(2)、散热模块(3)、驱动模块(4)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模块(2),加热模块(221)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模块(3),并且散热模块(3)通过驱动模块(4)来驱动,所述支撑底座(1)下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n所述的加热模块(2)包括加热环支撑套(201)、加热环支架(202)、加热环(203)、加热筒(204)、散热管(205)、散热电机(206)、散热扇叶(207)和散热电机支架(208),所述加热环支撑套(201)与支撑底座(1)通过加热环支架(2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位于加热环支撑套(201)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散热扇叶(207),散热扇叶(207)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电机(206),散热电机(206)的输出轴与散热扇叶(207)固定连接,并且散热电机(206)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电机支架(208)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环支撑套(20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环(203),加热环(20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筒(204),所述加热环(203)的右方通过散热管(205)连通有散热模块(3);/n所述的散热模块(3)包括散热筒(301)、后侧散热管道(302)、散热螺旋管(303)、散热片(304)、散热片支架(305)、散热片支架支撑杆(306)、前侧散热管道(307)、左侧散热围框(308)、右侧散热围框(309)、右侧散热风扇(310)、右侧散热风扇支架(311)、左侧散热风扇(312)、左侧散热风扇支架(313)和散热筒支架(314),所述散热筒(301)的内部与加热环(203)通过散热管(205)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筒(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散热螺旋管(303),散热螺旋管(3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侧散热管道(307)和后侧散热管道(302),并且所述散热筒(301)的右方设置有方设置有散热片支架(305),散热片支架(30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04),所述前侧散热管道(307)和后侧散热管道(302)与散热片支架(305)的前后两端连通,所述散热片支架(305)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围框(308)和右侧散热围框(309),并且所述左侧散热围框(308)和右侧散热围框(309)的内部分别通过左侧散热风扇支架(313)和右侧散热风扇支架(311)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风扇(312)和右侧散热风扇(310),所述散热片支架(305)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片支架支撑杆(30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筒(301)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筒支架(314)固定连接;/n所述的驱动模块(4)包括驱动底板(401)、驱动初级齿轮(402)、驱动前侧主动齿轮(403)、驱动前侧连接块(404)、驱动前侧从的齿轮(405)、驱动后侧连接块(406)、驱动后侧主动齿轮(407)、驱动后侧从的齿轮(408)、齿轮支架(409)、末端驱动齿轮(410)、齿轮连接杆(411)、后侧齿轮连接板(412)、前侧齿轮连接板(413)、中间驱动齿轮(414)、间接驱动齿轮(415)、驱动电机(416)和驱动电机支架(417),驱动底板(401)与支撑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底板(401)的上表面通过驱动电机支架(417)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16),驱动电机(4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初级齿轮(402),驱动初级齿轮(402)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间接驱动齿轮(415),间接驱动齿轮(4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中间驱动齿轮(414),中间驱动齿轮(414)的外表面齿轮连接有末端驱动齿轮(410),所述中间驱动齿轮(414)和间接驱动齿轮(415)与末端驱动齿轮(410)通过齿轮支架(409)转动连接,并且齿轮支架(409)与驱动底板(401)固定连接,所述末端驱动齿轮(410)与散热筒(301)通过后侧齿轮连接板(412)和前侧齿轮连接板(413)转动连接,所述末端驱动齿轮(410)的中心插接有齿轮连接杆(411),齿轮连接杆(41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前侧主动齿轮(403)和驱动后侧主动齿轮(407),驱动前侧主动齿轮(403)和驱动后侧主动齿轮(407)的外表面分别齿轮连接有驱动前侧从的齿轮(405)和驱动后侧从的齿轮(408),并且驱动前侧从的齿轮(405)和驱动后侧从的齿轮(408)与散热螺旋管(303)分别通过驱动前侧连接块(404)和驱动后侧连接块(40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二极管回收熔炉,包括支撑底座(1)、加热模块(2)、散热模块(3)、驱动模块(4)和连接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方的左侧设置有加热模块(2),加热模块(221)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模块(3),并且散热模块(3)通过驱动模块(4)来驱动,所述支撑底座(1)下表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5);
所述的加热模块(2)包括加热环支撑套(201)、加热环支架(202)、加热环(203)、加热筒(204)、散热管(205)、散热电机(206)、散热扇叶(207)和散热电机支架(208),所述加热环支撑套(201)与支撑底座(1)通过加热环支架(2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位于加热环支撑套(201)的正下方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散热扇叶(207),散热扇叶(207)的上方设置有散热电机(206),散热电机(206)的输出轴与散热扇叶(207)固定连接,并且散热电机(206)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电机支架(208)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环支撑套(20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环(203),加热环(20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加热筒(204),所述加热环(203)的右方通过散热管(205)连通有散热模块(3);
所述的散热模块(3)包括散热筒(301)、后侧散热管道(302)、散热螺旋管(303)、散热片(304)、散热片支架(305)、散热片支架支撑杆(306)、前侧散热管道(307)、左侧散热围框(308)、右侧散热围框(309)、右侧散热风扇(310)、右侧散热风扇支架(311)、左侧散热风扇(312)、左侧散热风扇支架(313)和散热筒支架(314),所述散热筒(301)的内部与加热环(203)通过散热管(205)连通,并且所述散热筒(3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散热螺旋管(303),散热螺旋管(303)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侧散热管道(307)和后侧散热管道(302),并且所述散热筒(301)的右方设置有方设置有散热片支架(305),散热片支架(30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散热片(304),所述前侧散热管道(307)和后侧散热管道(302)与散热片支架(305)的前后两端连通,所述散热片支架(305)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围框(308)和右侧散热围框(309),并且所述左侧散热围框(308)和右侧散热围框(309)的内部分别通过左侧散热风扇支架(313)和右侧散热风扇支架(311)固定连接有左侧散热风扇(312)和右侧散热风扇(310),所述散热片支架(305)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片支架支撑杆(306)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筒(301)与支撑底座(1)通过散热筒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媛孙德一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知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