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455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包括机架、干燥箱体、进料输送机构、出料输送机构和转移机构,干燥箱体设置于机架上,干燥箱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进料口对应的位置为进料工位,出料口对应的位置为出料工位;进料输送机构指向进料口,该进料口对应的为进料工位;且其输送物料进入进料口;出料输送机构接取出料口内的物料;转移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其位于干燥箱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将物料由进料工位转移至转移轨道的输入端,物料沿着转移轨道轨迹运动的同时在干燥箱体内进行冷却干燥,再由第二转移组件将干燥好的物料从转移轨道的输出端转移至出料工位,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A cooling and drying equipment for sediment samples and its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干燥设备
,具体为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干燥方式,其一为:将沉积物样品投入至干燥箱体内进行干燥,但是,该种干燥方法存在进料困难,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和搬出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力,而且不能进行连续式的干燥;其二为:在输送带上输送样品,由输送带经过干燥设备中进行连续式的干燥,但是,该种方法虽然无需人工进行搬运,但是在干燥过程样品不处于密闭的空间内,无法对样品进行充分干燥,容易造成样品干燥不充分。在申请号为CN201821757913.8的技术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真空冷却干燥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用于放置干燥样品的样品室,该箱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控制样品室气压的泄压阀,所述样品室有若干个且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箱体上还铰接有若干个与所述样品室位置对应的箱门,所述箱门能将对应的样品室开启或闭合。但是,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虽然处于密闭的空间内进行干燥,但是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且无法做到连续式的干燥,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将物料由进料工位转移至转移轨道的输入端,物料沿着转移轨道的轨迹运动的同时在干燥箱体内进行冷却干燥,再由第二转移组件将干燥好的物料从转移轨道的输出端转移至出料工位,解决了传统物料干燥需要人工搬运的技术问题,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力,同时,增加了干燥的密闭性,提高了干燥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包括机架、干燥箱体、进料输送机构、出料输送机构和转移机构,所述干燥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该干燥箱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进料口对应的位置为进料工位,所述出料口对应的位置为出料工位;所述进料输送机构指向所述进料口,该进料口对应的为进料工位;且其输送物料进入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输送机构接取所述出料口内的所述物料;所述转移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位于所述干燥箱体内,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第一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转动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当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位于进料工位处时,所述进料输送机构输送所述物料进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转动辊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转移组件,所述第二转移组件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当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位于出料工位处时,所述出料输送机构接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所述物料,所述第二转动辊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以及转移轨道,所述转移轨道设置于所述干燥箱体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和所述第二转移组件的一侧,该转移轨道的输入端与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对齐时,该转移轨道接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所述物料,所述转移轨道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对齐时,所述物料从所述转移轨道上进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作为改进,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和所述出料输送机构的输送带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挡板。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转移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开口处;第一顶撑件,所述第一顶撑件沿所述第一转动辊圆周阵列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一顶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撑块,所述第一顶撑件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顶撑件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且其突出部分指向所述转移轨道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顶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表面抵触设置;以及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干燥箱体上,其沿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圆周轨迹设置,该第一轨道限制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顶撑块的外形与所述物料的外形相适配。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轨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处于同一平面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转移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开口处;第二顶撑件,所述第二顶撑件沿所述第二转动辊圆周阵列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二顶撑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撑块,所述第二顶撑件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顶撑件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转动辊;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且其突出部分指向出料工位,所述第二顶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凸轮表面抵触设置;以及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设置于所述干燥箱体上,其沿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圆周轨迹设置,该第二轨道限制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该第二轨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转移轨道处于同一平面上。作为改进,所述第二轨道的输入端与所述转移轨道处于同一平面上。作为改进,所述转移轨道呈螺旋形逐级下降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工艺流程,有效的实现了进料工序、一次转移工序、冷却干燥工序、二次转移工序及出料工序的自动化,形成物料的自动连续式干燥,大大降低了人工搬运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料工序,通过进料输送机构逐一将物料输送给第一转移组件内的第一容纳空间;步骤二,一次转移工序,通过第一转动辊的转动和第一顶撑件与第一凸轮的抵触配合将物料由进料工位转移至转移轨道的输入端;步骤三,冷却干燥工序,物料沿着转移轨道的轨迹运动的同时在干燥箱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冷却干燥;步骤四,二次转移工序,通过第二转动辊的转动和第二顶撑件与第二凸轮的抵触配合将物料由转移轨道的输出端转移至出料工位;步骤五,出料工序,通过出料输送机构逐一将物料输送至物料安放区。作为改进,所述一次转移工序,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正好位于进料工位处时,有且仅唯一物料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上滚动至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将物料由进料工位转移至转移轨道的输入端,物料沿着转移轨道的轨迹运动的同时在干燥箱体内进行冷却干燥,再由第二转移组件将干燥好的物料从转移轨道的输出端转移至出料工位,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转移组件和第二转移组件的逐一对物料进行转移,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连续式干燥,大大降低了人工搬运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包括机架(1)、干燥箱体(2)、进料输送机构(3)、出料输送机构(4)和转移机构(5),所述干燥箱体(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该干燥箱体(2)上开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该进料口(21)对应的位置为进料工位,所述出料口(22)对应的位置为出料工位;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指向所述进料口(21),该进料口(21)对应的为进料工位;且其输送物料(10)进入所述进料口(21);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接取所述出料口(22)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转移机构(5)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干燥箱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5)包括:/n第一转移组件(51),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1)包括第一转动轴(511)和第一转动辊(512),所述第一转动轴(51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转动辊(51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511)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511)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512)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9),当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位于进料工位处时,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输送所述物料(10)进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内,所述第一转动辊(512)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5121);/n第二转移组件(52),所述第二转移组件(52)包括第二转动轴(521)和第二转动辊(522),所述第二转动辊(522)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51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522)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21)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521)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522)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8),当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位于出料工位处时,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接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第二转动辊(522)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5221);以及/n转移轨道(53),所述转移轨道(53)设置于所述干燥箱体(2)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1)和所述第二转移组件(52)的一侧,该转移轨道(53)的输入端与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对齐时,该转移轨道(53)接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转移轨道(53)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对齐时,所述物料(10)从所述转移轨道(53)上进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包括机架(1)、干燥箱体(2)、进料输送机构(3)、出料输送机构(4)和转移机构(5),所述干燥箱体(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该干燥箱体(2)上开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该进料口(21)对应的位置为进料工位,所述出料口(22)对应的位置为出料工位;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指向所述进料口(21),该进料口(21)对应的为进料工位;且其输送物料(10)进入所述进料口(21);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接取所述出料口(22)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转移机构(5)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干燥箱体(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5)包括:
第一转移组件(51),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1)包括第一转动轴(511)和第一转动辊(512),所述第一转动轴(511)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转动辊(51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511)上,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轴(511)同步转动;该第一转动辊(512)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9),当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位于进料工位处时,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输送所述物料(10)进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内,所述第一转动辊(512)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5121);
第二转移组件(52),所述第二转移组件(52)包括第二转动轴(521)和第二转动辊(522),所述第二转动辊(522)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与所述第一转动辊(51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辊(522)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521)上,其跟随所述第二转动轴(521)同步转动;该第二转动辊(522)沿其圆周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8),当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位于出料工位处时,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接取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第二转动辊(522)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5221);以及
转移轨道(53),所述转移轨道(53)设置于所述干燥箱体(2)上,其位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1)和所述第二转移组件(52)的一侧,该转移轨道(53)的输入端与任一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对齐时,该转移轨道(53)接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内的所述物料(10),所述转移轨道(53)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对齐时,所述物料(10)从所述转移轨道(53)上进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输送机构(3)和所述出料输送机构(4)的输送带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第一挡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物样品冷却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组件(51)还包括:
第一转动件(513),所述第一转动件(513)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的开口处;
第一顶撑件(514),所述第一顶撑件(514)沿所述第一转动辊(512)圆周阵列设置,且其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一一对应设置,该第一顶撑件(51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撑块(5141),所述第一顶撑件(514)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5142);
第一弹簧(515),所述第一弹簧(515)套设在所述第一顶撑件(514)外,且其连接所述第一凸块(5142)和所述第一转动辊(512);
第一凸轮(516),所述第一凸轮(516)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511)外,且其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敬忠占水娥魏浩李金涛刘卓赵黔伟张益淼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地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