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工具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根据作用场合可划分为多种,分布筋是极其常见的一种,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分布筋与受力钢筋相交部位常常需要用铁丝进行勒紧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将铁丝的两端穿于两个相对直角,随后将这两端由这两个相对直角的某一夹角中一同引出,再穿出该铁丝的弯曲封闭端(即铁丝的中部位置弯曲后所形成的套圈),最后利用钳子将这两部分缠绕旋紧,用这种方法速度较慢,且浪费人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可以辅助工人将铁丝缠绕旋紧以将分布筋与受力钢筋相交部位勒紧固定。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包括下钳机构和上钳机构,下钳机构和上钳机构转动连接,该建筑钢筋捆绑装置还包括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包括下钳机构(1)和上钳机构(2),下钳机构(1)和上钳机构(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建筑钢筋捆绑装置还包括连接转环(3)和铁丝钩筒机构(4),下钳机构(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连接转环(3)内,铁丝钩筒机构(4)转动连接在连接转环(3)上,下钳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铁丝钩筒机构(4)转动的驱动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包括下钳机构(1)和上钳机构(2),下钳机构(1)和上钳机构(2)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建筑钢筋捆绑装置还包括连接转环(3)和铁丝钩筒机构(4),下钳机构(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连接转环(3)内,铁丝钩筒机构(4)转动连接在连接转环(3)上,下钳机构(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铁丝钩筒机构(4)转动的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机构(1)包括钳轴盘(1-1)、转孔(1-2)、下钳把(1-3)和下钳(1-4),转孔(1-2)设置在钳轴盘(1-1)的中部,下钳把(1-3)固定连接在钳轴盘(1-1)的一端,钳轴盘(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钳(1-4),钳轴盘(1-1)固定连接在连接转环(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机构(2)包括上钳把(2-1)、转杆(2-2)和上钳(2-3),转杆(2-2)固定连接在上钳把(2-1)的前端,上钳(2-3)固定连接在上钳把(2-1)上,转杆(2-2)转动连接在转孔(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钩筒机构(4)包括转筒(4-1)、环齿(4-2)、连接端口(4-3)、连接板Ⅰ(4-4)和铁丝钩(4-5),环齿(4-2)固定连接在转筒(4-1)的一端,转筒(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梅,金小华,王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