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8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20
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涉及锅炉煤粉燃烧辅助装置领域。一级煤粉浓缩室的上端为煤粉气流的入口,一级煤粉浓缩室下端的出口处设有一级分隔板,将一级煤粉浓缩室出口端分为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及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经渐扩通道后与二级煤粉浓缩室连通;二级煤粉浓缩室的下端出口经二级分隔板将二级煤粉浓缩室出口端分为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及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下端与所述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连通形成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再与旋流煤粉浓缩室连通;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与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连接并连通;浓煤粉气流混合通道位于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与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的连接处。该装置对煤粉进行浓缩以惯性分离为主,整体的能耗较低,具有浓缩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紧凑的优点。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pulverized coal concent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煤粉燃烧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燃料,煤炭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是产生酸雨和光化学污染的前驱物,而燃煤锅炉中的煤碳燃烧是产生NOx的主要来源。煤粉浓缩技术是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NOx生成,同时促进煤粉着火及稳定燃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将煤粉气流进行浓缩从而大幅提高煤粉浓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煤粉气流的着火热,促进煤粉的及时着火及稳定燃烧,另一方面使煤粉燃烧初期始终在强还原气分下燃烧,大幅抑制煤粉燃烧过程中的燃料型NOx生成。煤粉浓缩器是对煤粉气流进行浓缩的重要装置。常规的煤粉浓缩器包括旋风筒煤粉浓缩器、百叶窗煤粉浓缩器及弯头煤粉浓缩器。在旋风筒煤粉浓缩器中,煤粉气流沿切向进入浓缩器内部,煤粉气流在浓缩器内部高速旋转,煤粉颗粒受到较大的离心力作用而产生分离,从而实现对煤粉气流的高效浓缩,但实现煤粉气流的高速旋转需要较大的压降,使旋风筒煤粉浓缩器的阻力较大,阻力系数通常在5-7附近。而对于百叶窗煤粉浓缩器或弯头煤粉浓缩器,其原理是通过气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煤粉气流混合通道、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二级分隔板、二级煤粉浓缩室、渐扩通道、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叶片、一级煤粉浓缩室、一级分隔板、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旋流煤粉浓缩室及三级淡煤粉气流通道;所述一级煤粉浓缩室的上端为煤粉气流的入口,一级煤粉浓缩室下端的出口处设有一级分隔板,且所述一级分隔板将一级煤粉浓缩室出口端分为两个通道,分别为位于左侧的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及位于右侧的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经渐扩通道后与二级煤粉浓缩室连通;二级煤粉浓缩室的下端出口处设有二级分隔板,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高效煤粉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煤粉气流混合通道、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二级分隔板、二级煤粉浓缩室、渐扩通道、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叶片、一级煤粉浓缩室、一级分隔板、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旋流煤粉浓缩室及三级淡煤粉气流通道;所述一级煤粉浓缩室的上端为煤粉气流的入口,一级煤粉浓缩室下端的出口处设有一级分隔板,且所述一级分隔板将一级煤粉浓缩室出口端分为两个通道,分别为位于左侧的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及位于右侧的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一级浓煤粉气流通道经渐扩通道后与二级煤粉浓缩室连通;二级煤粉浓缩室的下端出口处设有二级分隔板,所述的二级分隔板将二级煤粉浓缩室出口端分为两个通道,分别为位于左侧的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及位于右侧的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所述一级淡煤粉气流通道下端与所述二级淡煤粉气流通道连通形成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淡煤粉气流混合通道再与旋流煤粉浓缩室连通;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与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连接并连通;浓煤粉气流混合通道位于三级浓煤粉气流通道与二级浓煤粉气流通道的连接处;
在一级煤粉浓缩室内布置一级叶片,所述的一级叶片由浓缩器入口至一级分隔板方向呈阶梯状分布。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宋民航邵春岩陈刚陈果曾乐裴江涛蒋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