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饰面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51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饰面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第一粘结层和聚乙烯发泡层;所述装饰层为A、B或C;所述A为织物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所述B为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所述C为表面处理层和PP层;所述PP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饰面材料采用PVC或PP材料与聚乙烯发泡层结合,成本低,具有较好的质感,且表面处理层可以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手感好,耐候性能优越的效果,增加饰面材料的使用寿命;采用将织物层与PVC层贴合,无需使用任何胶水可实现与基材的牢固粘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装饰面料能实现较好的外观、手感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更为环保安全。

A kind of facing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饰面材料
本技术涉及装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饰面材料。
技术介绍
饰面材料可以与基材贴合后用作墙面装饰材料,现有的墙面装饰很多是装饰材料与钢板、硅钙板、玻镁板等贴合,作为快速安装的墙面装饰,但这些都是硬的,容易给人冷硬感觉,而且小孩子碰撞也容易受伤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饰面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饰面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第一粘结层和聚乙烯发泡层;所述装饰层为A、B或C;所述A为织物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所述B为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所述C为表面处理层和PP层;所述PP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采用PVC或PP材料与聚乙烯发泡材料结合,具有较好的质感,成本低,并且在PVC层或PP层表面设置表面处理层,可以起到手感好,耐候防止变色,耐磨性更佳。本技术采用将织物层与PVC层贴合,PVC膜层与织物层的贴合方式为热压贴合,即在PVC膜为热状态时与织物层贴合,可以使织物层与PVC膜在无需使用任何胶水的情况下实现牢固贴合,最后再涂覆粘接剂,可实现与基材的牢固粘合。本技术所述装饰膜中不含胶水,且PVC膜密闭性良好,具有一定封闭作用,可以将粘结剂或基材中的部分有害挥发物封闭起来,极大降低了有害挥发物的挥发量。装饰层为A、B或C均能实现较好的外观、手感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更为环保安全。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可用于墙面装饰、汽车内饰和婴儿爬行垫等领域。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饰层为B或C,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3~30μm。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影响其耐磨性、耐候性能和手感,厚度过低,其耐磨性、耐候性能和手感难以满足要求,但是厚度过厚,生产成本较高,手感差,且耐磨性的提高不显著,专利技术人发现,在上述厚度时,能同时满足较好的手感、耐候性和耐磨性。更优选地,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5~15μm。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饰层为B或C,所述PVC层或PP层的厚度为0.1~0.8mm;所述装饰层为A,所述PVC层的厚度为0.05~0.3mm。装饰层为B或C时,PVC层或PP层采用上述厚度时,具有较好的耐磨损、耐久性和良好的手感。装饰层为A时,PVC膜层的厚度过厚会导致与聚乙烯发泡层结合时容易起翘,结合强度较低,而且手感比较硬;由于织物表面相对较粗糙,PVC膜层的厚度过薄会容易穿孔或表面不平整,与表面不平整的发泡聚乙烯粘合后会粘合不牢,剥离强度低。PVC膜层厚度在上述范围时,能够保持贴合织物后的PVC膜层完整且平整,并且与聚乙烯发泡层的结合强度高。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处理层为聚氨酯类表面处理剂;所述织物层为尼龙布、涤纶布或棉布。所述表面处理层可以为热固化涂层、光固化涂层或电子束固化涂层。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或PP层之间还设有油墨层。油墨层的设置可以增加装饰材料颜色的多样化,形成各色图案,且油墨层设于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或PP层之间,颜色能持久保持。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乙烯发泡层远离第一粘结层的表面设有铝箔。铝箔的设置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防止翘曲,而且可以掩盖发泡基材由于发泡起泡所造成的凹凸不平,也便于后续涂覆粘结层,提高粘合牢度,并且对粘结层的挥发物起到一定封闭效果,此外,铝箔还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铝箔和聚乙烯发泡层的粘合方式优选采用热贴的方式。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铝箔的厚度为10~40μm。铝箔在上述厚度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成本较低。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铝箔远离聚乙烯发泡层的表面设有第二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用来将饰面材料与基材粘连。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层为PUR热熔胶。饰面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比如用作婴儿爬行垫,也可以设置第二粘结层用于与基材粘合,用来作为装饰材料。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聚乙烯发泡层的厚度为2~20mm。优选发泡倍率为20~40倍。作为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粘结层为溶剂型胶黏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饰面材料,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采用PVC或PP材料与聚乙烯发泡层结合,成本低,具有较好的质感,并且在PVC层或PP层表面设置表面处理层,可以起到较好的耐磨效果,手感好,耐候性能优越的效果,增加饰面材料的使用寿命;采用将织物层与PVC层贴合,PVC膜层与织物层的贴合方式为热贴合,即在PVC膜为热状态时与织物层贴合,可以使织物层与PVC膜在无需使用任何胶水的情况下实现牢固贴合,最后再涂覆粘接剂,可实现与基材的牢固粘合。装饰层为A、B或C均能实现较好的外观、手感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寿命,更为环保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饰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二粘结层;2、铝箔、3、聚乙烯发泡层;4、第一粘结层;5、PVC层或PP层;6、表面处理层;图2为实施例2所述饰面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7、第二粘结层;8、铝箔、9、聚乙烯发泡层;10、第一粘结层;11、PVC层;12、织物层。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饰面材料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饰面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粘结层1、铝箔2、聚乙烯发泡层3、第一粘结层4、PVC层或PP层5和表面处理层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粘结层1和第一粘结层4可以使用在装饰材料领域公知的粘结剂,如溶剂型胶黏剂和热熔胶类胶黏剂。第二粘结层1和第一粘结层4可以为无色透明的,也可以添加着色剂,第一粘结层4厚度为0.02~0.08mm。第二粘结层1厚度可为0.02~1mm左右。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发泡层3的厚度为2~20mm。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处理层6和PVC层或PP层5之间还可设有油墨层(图中未示出),以增加饰面材料的多色多彩化。进一步地,所述PVC层或PP层5的厚度为0.1~0.8mm。进一步地,铝箔2为本领域常见的铝箔即可,通过热贴的方式与聚乙烯发泡层3贴合,铝箔2的厚度可以根据发泡聚乙烯的厚度选择,优选为10~40μm。进一步地,PVC层或PP层5可以选择本领域常用的PVC或PP材料,PVC层优选采用低气味的PVC材料。进一步地,表面处理层6为购自市场的表面处理剂,优选采用聚氨酯类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后有一定的触感和耐候材料,表面处理层6的厚度为3~30μm,更优选厚度为5~15μm。本实施例所述饰面材料可以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在成型的PVC或PP膜层上涂表面处理涂料,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饰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第一粘结层和聚乙烯发泡层;/n所述装饰层为A、B或C;/n所述A为织物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n所述B为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n所述C为表面处理层和PP层;所述PP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装饰层、第一粘结层和聚乙烯发泡层;
所述装饰层为A、B或C;
所述A为织物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
所述B为表面处理层和PVC层;所述PVC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
所述C为表面处理层和PP层;所述PP层与第一粘结层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饰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为B或C,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3~30μ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饰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层的厚度为5~1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饰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为B或C,所述PVC层或PP层的厚度为0.1~0.8mm;所述装饰层为A,所述PVC层的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超谭荣汉徐芳于国杰谭嘉昇黄首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安集成整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