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1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内胆和容置于内胆的容腔中的冷凝器以及用于将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在预设于内胆上的冷凝器进出管孔部位加密封圈进行密封固定的紧固件,特点是:在所述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上分别设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紧固件的接应部件,并且该接应部件位于进出管端所处于内胆的容腔内的部位上,所述的密封圈置于接应部件上。优点:由处于外部的紧固件与处于内部的接应部件协同作用实现将进出管端在冷凝器进出管孔部位完成密封固定;可完全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可有效地杜绝因崩牙而损及冷凝器的进出管端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属于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热泵热水器已不再为人们所陌生,是一种利用空调换热原理而获取热能的节能技术。具体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通过导管按顺次连接而成,其工作原理为制冷剂从压缩机出来,形成高温高压气体,由导管引入置于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储水箱(内胆)中的冷凝器;由冷凝器与热水器储水箱中的水换热后,高温高压气体便变成低温高压液体;再经导管引入节流阀减压,变成低压液态,即变成低温低压液体;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蒸发成气态;进而由连结于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导管将由蒸发器蒸发成气态的制冷剂引入压缩机再次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顺次周而复始的循环,由冷凝器将热水器储水箱中的水加热。上述系统习惯称之为热泵热水器的热泵系统。上述提及的热水器储水箱中存在有热泵热水器的内胆,冷凝器是被容置于内胆中的,换热是在内胆中进行的。由于冷凝器的本体被容置于内胆的容腔中,冷凝器的一对管端又必须从预设于内胆上的一对冷凝器进出管孔中引出,才能实现使冷凝器与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构成一个系统回路的连接。常规的做法是在冷凝器的一对管端(习惯称进出管端)端探出内胆上的冷凝器进出管孔部位加设密封圈,并用螺母旋及到冷凝器的一对管端上所预制的螺纹段上,使冷凝器的一对管端与内胆之间实现密封。实践证明如此装配结构的密封效果甚差,在使用中时常出现内胆中的水自冷凝器的一对管端与内胆上的一对冷凝器进出管孔之间渗漏而出的情形。经申请人探索,结果发现造成泄漏的原因是由于一对螺母对冷凝器的一对管端不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也就是说无法将冷凝器的管端在内胆上构成优异的夹紧定位效果,加上在壁厚受到客观限制的冷凝器的一对管端所加工出的用于与作为紧固件的螺母相螺配的螺牙的耐配接性能不尽人意,故很难经受住与螺母的直接配接强度,而且,密封圈是位于内胆之外部,直接与螺母接触,由螺母的旋紧力将密封圈夹固于内胆的外壁上,从而造成三种状况,一是如果螺母不能充分旋及到位,那么对密封圈的压紧度差而起不到密封的作用;二是如果过分将螺母旋紧,那么会拉损冷凝器的管端上的螺牙,即出现崩牙;三是密封圈置于内胆外,属于后续设置的消极密封,很难起到积极的密封效果;上述原因始终困扰着热泵热水器的生产厂商,虽然业界在致力于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对策,然而及至目前未见有相关的报道或耳闻有成功之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冷凝器与内胆之间体现出优异的密封效果以及不会引发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出现崩牙而藉以杜绝渗漏现象发生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它包括内胆和容置于内胆的容腔中的冷凝器以及用于将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在预设于内胆上的冷凝器进出管孔部位加密封圈进行密封固定的紧固件,特点是在所述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上分别设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紧固件的接应部件,并且该接应部件位于进出管端所处于内胆的容腔内的部位上,所述的密封圈置于接应部件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接应部件包括一个套管,固定在进出管端上,套管的上部外壁上制有用于与所述紧固件相配接的配接螺牙,下部扩设有一用于供所述密封圈座落的密封圈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紧固件为具内螺牙的螺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螺母为外六角螺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圈的材料为橡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为焊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位于内胆的容腔中的冷凝器的一对进出管端上分别增设了接应部件,因此,由处于外部的紧固件与处于内部的接应部件协同作用实现将进出管端在冷凝器进出管孔部位完成密封固定;由于将密封圈设置在了接应部件上,使其处于内胆内,表现为前置设置积极密封,可完全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由于紧固件并不直接与进出管端本体发生紧固连接,而是通过接应部件的接应来实现,因此,可有效地杜绝因崩牙而损及冷凝器的进出管端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图2中,以图中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所给出的内胆1的上端分别预设有一对用于供冷凝器2的一对进出管端21穿过的冷凝器进出管孔11,并且还预设有出水接口12和用于设置感温管6的感温管接口,下端预设有进水接口13。依据常识,内胆1是由两个彼此形状相同且大小一致的筒形体通过热熔焊接而构为一体的,内胆1的材料为聚丙烯(PP),由模制获得。在将冷凝器2容置于内胆1的容腔中并且使进出管端21的顶端伸置于冷凝器进出管孔11外后,再施以热熔焊焊接,图1中示出的肋14即为热熔焊焊接的结点部位。在将冷凝器2置于内胆1的容腔内之前,先将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接应部件5设置到的进出管端21所处于内胆1的容腔内的部位上。作为实施例,接应部件5为一个中空的套管51,套管51套固在进出管端21上,并且再用焊接补固,以防止松动现象的发生。套管51的外壁上预先加工有配接螺牙511,套管51的下部扩设出一个面积不小于密封圈4的面积的密封圈座512,以便使材料优选为橡胶(也可为尼龙)的密封圈4整体且舒适地贴置在密封圈座512上。通过上述描述并且结合图1、图2所示,可知,将密封圈4的位置安排于内胆1内与安排于内胆1外(已有技术)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道理犹如堤坝堵漏,即如果将密封圈4置于内胆1外,则属于后续设置的消极密封,而本专利技术将密封圈4处于盛水的内胆1内,属于前置设置的积极密封。套管51上的配接螺牙511恰好与作为紧固件3的螺母的内螺牙31相配接,对于螺母不仅仅局限于外六角螺母,因此,任何改变螺母的形状、构造均应认为属紧固件3的范畴。由于螺母处于外部,而接应部件5处于内胆1的容腔中,仅由配接螺牙511的程度探出冷凝器进出管孔11,因此当用作为紧固件3的螺母与配接螺牙511螺配时,由于密封圈座512的作用,使密封圈4可靠的夹紧,改变了已有技术中直接由螺母将密封圈4在内胆2的外部压紧,而且由于接应部件5的结构合理,避免了已有技术中由螺母直接与进出管端21上的螺牙相配接而出现崩牙损及进出管端21的现象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它包括内胆(1)和容置于内胆(1)的容腔中的冷凝器(2)以及用于将冷凝器(2)的一对进出管端(21)在预设于内胆(1)上的冷凝器进出管孔(11)部位加密封圈(4)进行密封固定的紧固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2)的一对进出管端(21)上分别设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紧固件(3)的接应部件(5),并且该接应部件(5)位于进出管端(21)所处于内胆(1)的容腔内的部位上,所述的密封圈(4)置于接应部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应部件(5)包括一个套管(51),固定在进出管端(21)上,套管(51)的上部外壁上制有用于与所述紧固件(3)相配接的配接螺牙(511),下部扩设有一用于供所述密封圈(4)座落的密封圈座(5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3)为具内螺牙(31)的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为外六角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的材料为橡胶。6.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冷凝器与内胆的密封结构,它包括内胆(1)和容置于内胆(1)的容腔中的冷凝器(2)以及用于将冷凝器(2)的一对进出管端(21)在预设于内胆(1)上的冷凝器进出管孔(11)部位加密封圈(4)进行密封固定的紧固件(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2)的一对进出管端(21)上分别设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紧固件(3)的接应部件(5),并且该接应部件(5)位于进出管端(21)所处于内胆(1)的容腔内的部位上,所述的密封圈(4)置于接应部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忠倪学中钱虎钱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银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