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313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这种系统总成,具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内置有升降柱传动组件,升降柱传动组件包括从里往外依次套设的传动轴、第一空心丝杆、第二空心丝杆和导向管,第二空心丝杆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丝杆螺母,导向管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丝杆螺母,第一空心丝杆螺母螺纹套设在第一空心丝杆外,第二空心丝杆螺母螺纹套设在第二空心丝杆外;传动轴通过同步转动装置与第二空心丝杆同步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减少轴承的使用,实现了较小的安装高度与较大的行程能力;整体结构只需紧固两端便可实现两级螺旋传动,且两节与三节电动升降立柱使用同一升降柱传动组件;整体结构上小下大,增强了结构稳定性。

An intelligent lifting column transmission syste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递装置
,尤其是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
技术介绍
电动升降立柱被广泛应用于家居、医疗等领域,现有的电动升降立柱的管体一般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装的内管、中管、外管及底壳、设置于底壳中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配套的传动总成。为了优化外观及提高立柱整体刚性,市场上出现了取消底壳,将驱动装置内置到内管或外管中形成内置式电动升降立柱。由于立柱最短长度要求及伸长量的要求,传统的内置式升降立柱结构具有最低安装高度与较大行程的矛盾,即低安装高度不能适用于较大的行程。另外,传统的内置式升降立柱结构也导致两节与三节电动升降立柱需要使用不同的传动结构,不能使用同一种传动结构,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不仅可以解决内置式升降立柱最低安装高度与行程的矛盾,也可以使得两节与三节电动升降立柱使用同一传动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具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内置有升降柱传动组件,升降柱传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内置有升降柱传动组件,升降柱传动组件包括从里往外依次套设的传动轴(1)、第一空心丝杆(2)、第二空心丝杆(3)和导向管(4),第二空心丝杆(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丝杆螺母(5),导向管(4)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丝杆螺母(6),传动轴(1)和第一空心丝杆(2)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空心丝杆螺母(5)螺纹套设在第一空心丝杆(2)外,第二空心丝杆螺母(6)螺纹套设在第二空心丝杆(3)外;所述传动轴(1)通过同步转动装置与第二空心丝杆(3)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伸缩套管,伸缩套管内置有升降柱传动组件,升降柱传动组件包括从里往外依次套设的传动轴(1)、第一空心丝杆(2)、第二空心丝杆(3)和导向管(4),第二空心丝杆(3)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空心丝杆螺母(5),导向管(4)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空心丝杆螺母(6),传动轴(1)和第一空心丝杆(2)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空心丝杆螺母(5)螺纹套设在第一空心丝杆(2)外,第二空心丝杆螺母(6)螺纹套设在第二空心丝杆(3)外;所述传动轴(1)通过同步转动装置与第二空心丝杆(3)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第一空心丝杆(2)、第二空心丝杆(3)和导向管(4)为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4)外套设有圆管(17),圆管(17)顶部通过第二轴承(20)与第二空心丝杆(3)顶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位于第二空心丝杆(3)内壁的连接部(10),连接部(10)中心开设有销孔,传动轴(1)底端设有向外凸起的连接销(11),销孔与连接销(11)配合安装,连接销(11)插入销孔后使得传动轴(1)和第二空心丝杆(3)同步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升降柱传动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丝杆(2)外壁安装有第一缓冲块(8),第一缓冲块(8)位于第一空心丝杆螺母(5)上方,第二空心丝杆(3)外壁安装有第二缓冲块(9),第二缓冲块(9)位于第二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裕韬朱更兴金翔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凯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