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位长、短距离钻孔联动防控冲击地压与瓦斯涌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与瓦斯共生灾害的防治技术,具体为一种高位长、短距离钻孔联动防控冲击地压与瓦斯涌出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国,煤炭储量占世界的45.7%,居世界第一位,煤炭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2%。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约占60%左右,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煤矿事故最严重的国家,尤其是瓦斯灾害事故,约占煤矿事故总数的35%以上。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由浅部水平逐渐转入深部水平开采,深部区域煤岩动力灾害越来越严重,同时深部开采使得矿井采场地应力增大,煤岩动力灾害逐渐凸显,由此导致影响瓦斯灾害发生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逐渐呈现瓦斯灾害与其他灾害耦合发生的趋势。尤其是煤层上方存在坚硬顶板的情况下,冲击地压的发生造成的矿压显现与瓦斯异常涌出,给工作面安全开采造成严重威胁。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位长、短距离钻孔联动防控冲击地压与瓦斯涌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在工作面中部施工工艺巷,使之与工作面的上顺槽、下顺槽以及开切巷形成“U+L”形的通风系统,避免风流短路;/n步骤b)工作面回采前,在上顺槽下帮、下顺槽上帮及工艺巷两帮施工顶板超前深孔预裂爆破孔,排距为10m,炮眼布置垂直于巷道中心线,确保预爆破超前工作面100m完成,并超前工作面50m完成爆破;在工艺巷两帮,每间隔5m施工工艺巷煤层松动爆破孔,炮眼布置垂直于工艺巷巷道中心线;/n步骤c)分别在上顺槽、下顺槽靠靠近施工工作面上、下两个端头施工顺槽切顶孔,每组顺槽切顶孔施工2~3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长、短距离钻孔联动防控冲击地压与瓦斯涌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工作面中部施工工艺巷,使之与工作面的上顺槽、下顺槽以及开切巷形成“U+L”形的通风系统,避免风流短路;
步骤b)工作面回采前,在上顺槽下帮、下顺槽上帮及工艺巷两帮施工顶板超前深孔预裂爆破孔,排距为10m,炮眼布置垂直于巷道中心线,确保预爆破超前工作面100m完成,并超前工作面50m完成爆破;在工艺巷两帮,每间隔5m施工工艺巷煤层松动爆破孔,炮眼布置垂直于工艺巷巷道中心线;
步骤c)分别在上顺槽、下顺槽靠靠近施工工作面上、下两个端头施工顺槽切顶孔,每组顺槽切顶孔施工2~3个钻孔,孔深25m~38m,沿上顺槽、下顺槽的长度设置多组;顺槽切顶孔超前工作面100m完成施工,超前工作面50m完成爆破;
步骤d)为保证工作面初次放顶能够做到一次性拉槽处理顶板,开切巷内布置两排初放孔,初放孔垂直于开切巷的底面设置,每排初放孔呈“一”字型分布,两排孔交错布置,于每个初放孔位置同侧布置一个顶煤爆破孔作为辅助拉槽孔,顶煤爆破孔与初放孔之间形成一定夹角;开切巷上、下端头每组施工3个钻孔,共施工3组;初次放顶结束后,对工作面超前50m进行爆破放顶;
步骤e)工作面上顺槽、工艺巷顶板超前至少50m进行预裂爆破,爆破后煤层和顶板应力重新分布,随后煤层、顶板重新踏实,向采空区施工瓦斯抽采钻孔;工作面上隅角前方10m内以及工艺巷距工作面50m内均具备短距离、长距离高位钻孔的施工条件;
步骤f)上顺槽距离工作面切顶线10m范围内每隔6m左右,向上隅角采空区施工短距离抽放钻孔,短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赵旭生,张锋,程建圣,马智勇,孙炳兴,向衍斌,黄光利,李大勇,何云文,刘俊,冉庆雷,廖文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