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量补偿结构和风量补偿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风量补偿结构和风量补偿设备。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隧道只有施工进出口位置和外界连通,隧道内部处于半封闭状态,外界空气无法有效流动到隧道内部,而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都需要氧气完成作业,因此相关技术中采用管道将外界空气灌输到隧道内部,从而保证人员和设备能够正常作业。但是由于隧道较长,管道沿隧道铺设,空气在管道内传输的过程中易出现风量损失,导致在施工作业面的风量很小,不足以支撑人员和设备继续施工。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空气在管道内传输出现风量损失,传输至施工作业面的风量很小,不足以支撑人员和设备继续施工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风量补偿结构和风量补偿设备,旨在有效保证管道内空气的风量,使将外界空气有效传输至施工作业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风量补偿结构,应用于隧道补偿风室,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沿隧道进出方向设置;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量补偿结构,应用于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沿隧道进出方向设置;和/n补偿风室,所述补偿风室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补偿风室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道,所述补偿风室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连通的补偿容腔,所述补偿风室表面开设有补偿风口,隧道内的空气经所述补偿风口进入到所述补偿容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量补偿结构,应用于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沿隧道进出方向设置;和
补偿风室,所述补偿风室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补偿风室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道,所述补偿风室具有与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连通的补偿容腔,所述补偿风室表面开设有补偿风口,隧道内的空气经所述补偿风口进入到所述补偿容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量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风室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隧道的侧壁面相对的侧板,所述外壳还包括与所述侧板上端连接的顶板、和与所述侧板下端连接的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侧边均抵接于所述隧道的侧壁面,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侧壁面围设形成所述补偿容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与所述隧道的侧壁面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量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风口位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宗帆,吴应明,张欢,郭朋超,李校珂,王洪坤,李金魁,谢江胜,仲维玲,余雄军,张旭辉,郭尚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