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脚柱,所述支撑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梁,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拉杆,所述小圆柱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半圆架,所述半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拉杆。该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支撑脚柱连接地面做支撑,主梁承载纵向的压力,横梁和斜梁共同搭接桥梁中间结构,桥梁设置分压结构,当桥面任何一个不固定的点受力,相对应的两根小圆柱拉杆把重力转换成拉力,当小半圆架受力时把力传其他小圆柱拉杆,以及上表面的大圆柱拉杆,同理大圆柱拉杆把力分散给整个结构,所以本桥梁结构受到力都是分散开来,使得桥梁的承重效果更好,韧性更强。
A stable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主要用于重型车间的承重骨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厂房结构、板壳结构、高耸电视塔和桅杆结构、桥梁和库等大跨结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钢结构在桥梁的运用可以说必不可少的,钢架结构可决定桥梁的承重效果以及桥梁的韧性等。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桥梁钢架承重效果差,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具有承重效果好,韧性好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脚柱,所述支撑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梁,所述主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拉杆,所述小圆柱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半圆架,所述小半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拉杆,所述大圆柱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半圆架,所述大半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杆,所述主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梁。为了使结构分散力更强,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小半圆架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小半圆架的大小及形状均相等,三个所述小半圆架均固定连接在大半圆架的内部。为了方便连接大半圆架和小半圆架,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大圆柱拉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为了使得三个大圆柱拉杆连接三个小圆形架,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大圆柱拉杆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大圆柱拉杆的形状及直径均相等。为了使得大圆形架可拆取,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大半圆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接片,所述接片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丝。为了使得脚柱的稳固性更好,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脚柱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支撑脚柱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地面上。为了使得使结构更稳固,作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脚柱外表面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长固定杆和短固定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支撑脚柱连接地面做支撑,主梁承载纵向的压力,横梁和斜梁共同搭接桥梁中间结构,桥梁设置分压结构,当桥面任何一个不固定的点受到超出平常的重力时,相对应的两根小圆柱拉杆把重力转换成拉力,小半圆架拥有圆形分散受力的特点,当小半圆架受力时把力传其他小圆柱拉杆,以及上表面的大圆柱拉杆,同理大圆柱拉杆把力分散给整个结构,所以本桥梁结构受到力都是分散开来,使得桥梁的承重效果更好,韧性更强。2、本技术,大圆柱拉杆的两端设置螺纹接头,螺纹接头用螺帽均固定连接在大半圆架和小半圆架,使大半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片,用螺丝固定在主梁上,如果不需要承受过大压力的桥梁可去除大半圆架,支撑脚柱的四周用螺栓固定长固定杆和短固定杆,使下部支撑结构更稳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大圆柱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脚柱;2、主梁;3、小圆柱拉杆;4、小半圆架;5、大圆柱拉杆;6、大半圆架;7、矩形支撑杆;8、横梁;9、斜梁;10、螺纹接头;11、螺帽;12、接片;13、螺丝;14、螺栓;15、长固定杆;16、短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脚柱1,支撑脚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梁2,主梁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拉杆3,小圆柱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半圆架4,小半圆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拉杆5,大圆柱拉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半圆架6,大半圆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杆7,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横梁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梁9。本实施方案中:支撑脚柱1连接地面做支撑,主梁2承载纵向的压力,横梁8和斜梁9共同搭接桥梁中间结构,桥梁设置分压结构,当桥面任何一个不固定的点受到超出平常的重力时,相对应的两根小圆柱拉杆3把重力转换成拉力,小半圆架4拥有圆形分散受力的特点,当小半圆架4受力时把力传其他小圆柱拉杆3,以及上表面的大圆柱拉杆5,同理大圆柱拉杆5把力分散给整个结构,所以本桥梁结构受到力都是分散开来,使得桥梁的承重效果更好,韧性更强。具体的,小半圆架4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小半圆架4的大小及形状均相等,三个小半圆架4均固定连接在大半圆架6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小半圆架4作为分主要的分力结构,由三个构成。具体的,大圆柱拉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接头10,螺纹接头10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11。本实施例中:大圆柱拉杆5的两端设置螺纹接头10,螺纹接头10用螺帽11均固定连接在大半圆架6和小半圆架4。具体的,大圆柱拉杆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大圆柱拉杆5的形状及直径均相等。本实施例中:三个大圆柱拉杆5,分别连接三个小圆柱拉杆3。具体的,大半圆架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接片12,接片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丝13。本实施例中:大半圆架6的两端均设置有接片12,用螺丝13固定在主梁2上,如果不需要承受过大压力的桥梁可去除大半圆架6。具体的,支撑脚柱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支撑脚柱1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六个支撑脚柱1以矩形阵列的形式使装置更稳定。具体的,支撑脚柱1外表面通过螺栓14分别固定连接有长固定杆15和短固定杆16。本实施例中:支撑脚柱1的四周用螺栓14固定长固定杆15和短固定杆16,使下部支撑结构更稳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支撑脚柱1连接地面做支撑,主梁2承载纵向的压力,横梁8和斜梁9共同搭接桥梁中间结构,桥梁设置分压结构,当桥面任何一个不固定的点受到超出平常的重力时,相对应的两根小圆柱拉杆3把重力转换成拉力,小半圆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梁(2),所述主梁(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拉杆(3),所述小圆柱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半圆架(4),所述小半圆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拉杆(5),所述大圆柱拉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半圆架(6),所述大半圆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杆(7),所述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梁(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包括支撑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梁(2),所述主梁(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圆柱拉杆(3),所述小圆柱拉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小半圆架(4),所述小半圆架(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大圆柱拉杆(5),所述大圆柱拉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半圆架(6),所述大半圆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杆(7),所述主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梁(8),所述横梁(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梁(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半圆架(4)的个数为三个,三个小半圆架(4)的大小及形状均相等,三个所述小半圆架(4)均固定连接在大半圆架(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良好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柱拉杆(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乔云,
申请(专利权)人:始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