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路面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目前,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建筑垃圾作为废弃物不仅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利用,而且不经处理还带来安全隐患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面层、硬质废料透水层、传力杆、力分散杆、空隙层、纵向盲沟、渗排水管、土质废料垫层和钢筋支撑;所述的面层的下方设置有硬质废料透水层,面层内预埋有传力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面层、硬质废料透水层、传力杆、力分散杆、空隙层、纵向盲沟、渗排水管、土质废料垫层和钢筋支撑;所述的面层的下方设置有硬质废料透水层,面层内预埋有传力杆,传力杆上等间距固定有力分散杆,力分散杆插设于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上端,硬质废料透水层内设置有空隙层,空隙层的末端连接有纵向盲沟,纵向盲沟内安装有渗排水管,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下方设置有土质废料垫层,土质废料垫层内设置有钢筋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面层、硬质废料透水层、传力杆、力分散杆、空隙层、纵向盲沟、渗排水管、土质废料垫层和钢筋支撑;所述的面层的下方设置有硬质废料透水层,面层内预埋有传力杆,传力杆上等间距固定有力分散杆,力分散杆插设于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上端,硬质废料透水层内设置有空隙层,空隙层的末端连接有纵向盲沟,纵向盲沟内安装有渗排水管,硬质废料透水层的下方设置有土质废料垫层,土质废料垫层内设置有钢筋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的路面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排水管的中心为排水空间,渗排水管的管壁设置有数条通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筱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