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玻璃砖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147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提供一种安装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步骤A1,将底层玻璃砖的下端面粘接在墙体安装面上,并将若干底层玻璃砖的连接面沿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粘接相连;步骤A2,将连接件上粘接有缓冲软垫的一侧粘接在若干底层玻璃砖上端面开设的第一方形缺口内,并将支撑连接板上粘接有缓冲软垫的一侧粘接在底层玻璃砖的第三方形缺口内与连接面相平行的一侧;步骤A3,将若干第一玻璃砖的下端面依次粘接在底层玻璃砖的上端面上以使第二方形缺口压紧连接件并与其粘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实心玻璃砖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

A solid glass brick wall structure and its installation and replac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玻璃砖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实心玻璃砖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砖墙体是以玻璃为基材的空心或实心小型砌块砌体,具有透光、隔热、保温、隔音、防潮、防雾化、易于清洗等特点;另外其可以在建筑物体型上产生出丰富的变化,适应任意几何形状,而且能较好地适应旧建筑立面更新的需要,所以目前常用于已建工程的改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档装饰的追求,玻璃砖墙体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为了适应这种应用需求,需要设计出易于拆卸安装的玻璃砖墙体的施工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CN201721577491.1)的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实心玻璃砖及玻璃砖墙体结构,主要解决了现有玻璃砖墙体构建时无法隐藏加强筋和连接用的水泥,影响产品美观度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玻璃砖墙体结构在发生玻璃砖破损时,不能实现对其中的某一块玻璃砖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及其安装和更换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提供第一玻璃砖,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墙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承重面逐层堆砌并粘接形成,相邻的上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二方形缺口与下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一方形缺口组成矩形第一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条型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连接面依次粘结形成,且相邻连接面的第三方形缺口之间形成第二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支撑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支撑连接板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还贴设有位于银白色薄膜层和连接件之间的缓冲软垫;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与第二连接件卡槽结构相同,且所述连接件与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墙体结构还包括底层玻璃砖和顶层玻璃砖,所述底层玻璃砖和顶层玻璃砖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且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底层玻璃砖的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顶层玻璃砖的下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二方形缺口,所述底层玻璃砖的两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的内侧壁均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优选的,所述玻璃侧挡条与第一玻璃砖材质相同。优选的,所述银白色薄膜层采用银白色锡箔纸或合金铝箔纸。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高度与连接件的高度相同。优选的,若干所述连接件延伸出墙体的一侧或两侧均与墙体立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采用条状不锈钢片。优选地,所述连接件未与第一玻璃砖相连的一侧与玻璃侧挡条粘接相连,且所述玻璃侧挡条与连接件相连的一侧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若干第一玻璃砖、底层玻璃砖、顶层玻璃砖、条型连接件、支撑连接板和玻璃侧挡条,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的内侧壁均贴设有银白色薄膜层;所述连接件和支撑连接板相互平行的两侧面分别粘接有缓冲软垫,且所述连接件与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玻璃侧挡条的一侧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具体方法如下:步骤A1,将底层玻璃砖的下端面粘接在墙体安装面上,并将若干底层玻璃砖的连接面沿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粘接相连;步骤A2,将连接件上粘接有缓冲软垫的一侧粘接在若干底层玻璃砖上端面开设的第一方形缺口内,并将支撑连接板上粘接有缓冲软垫的一侧粘接在底层玻璃砖的第三方形缺口内与连接面相平行的一侧;步骤A3,将若干第一玻璃砖的下端面依次粘接在底层玻璃砖的上端面上以使第二方形缺口压紧连接件并与其粘接相连,且在连接件未与第一玻璃砖相连的一侧形成预留空间;步骤A4,将玻璃侧挡条安装在预留空间内并使其贴设有银白色薄膜层的一侧与连接件粘接相连;步骤A5,参照底层玻璃砖的长度将若干第一玻璃砖的承重面沿墙体结构的高度方向逐层堆砌在并通过第一玻璃砖的连接面相互粘接相连;步骤A6、将连接件粘接在若干最顶层的第一玻璃砖上端面开设的第一方形缺口内并将支撑连接板上粘接有缓冲软垫的一侧粘接在该最顶层的第一玻璃砖的第三方形缺口内与连接面相平行的一侧,将顶层玻璃砖的下端面与最顶层的每个第一玻璃砖的上端面分别粘接相连以使顶层玻璃砖的第二方形缺口压紧连接件并与其粘接相连,且在该连接件未与第一玻璃砖相连的一侧形成预留空间,最后将玻璃侧挡条安装在该预留空间内并使其贴设有银白色薄膜层的一侧与该连接件粘接相连。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的更换方法,提供一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一敲击锤和一用于对所述敲击锤的敲击力进行传递和缓冲的缓冲板,所述墙体结构包括若干第一玻璃砖,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墙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承重面逐层堆砌并粘接形成,相邻的上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二方形缺口与下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一方形缺口组成矩形第一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条型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连接面依次粘结形成,且相邻连接面的第三方形缺口之间形成第二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支撑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玻璃砖,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墙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承重面逐层堆砌并粘接形成,相邻的上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二方形缺口与下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一方形缺口组成矩形第一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条型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连接面依次粘结形成,且相邻连接面的第三方形缺口之间形成第二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支撑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支撑连接板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还贴设有位于银白色薄膜层和连接件之间的缓冲软垫;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与第二连接件卡槽结构相同,且所述连接件与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玻璃砖,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墙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承重面逐层堆砌并粘接形成,相邻的上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二方形缺口与下层第一玻璃砖的第一方形缺口组成矩形第一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条型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墙体结构的长度方向由若干所述第一玻璃砖的连接面依次粘结形成,且相邻连接面的第三方形缺口之间形成第二连接件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内设有支撑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遮挡支撑连接板的银白色薄膜层;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内侧壁还贴设有位于银白色薄膜层和连接件之间的缓冲软垫;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与第二连接件卡槽结构相同,且所述连接件与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结构还包括底层玻璃砖和顶层玻璃砖,所述底层玻璃砖和顶层玻璃砖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且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底层玻璃砖的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顶层玻璃砖的下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二方形缺口,所述底层玻璃砖的两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的内侧壁均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侧挡条与第一玻璃砖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白色薄膜层采用银白色锡箔纸或合金铝箔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卡槽的高度与连接件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件延伸出墙体的一侧或两侧均与墙体立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条状不锈钢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未与第一玻璃砖相连的一侧与玻璃侧挡条粘接相连,且所述玻璃侧挡条与连接件相连的一侧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


9.一种实心玻璃砖隐形墙体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若干第一玻璃砖、底层玻璃砖、顶层玻璃砖、条型连接件、支撑连接板和玻璃侧挡条,所述第一玻璃砖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承重面和相互平行的两连接面,所述承重面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件的第一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开设且贯穿至所述第一玻璃砖体的两连接面,所述下端面与上端面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缺口结构相同的第二方形缺口,两所述连接面相同的一侧对称开设有用于放置支撑连接板的第三方形缺口,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方形缺口、第二方形缺口和第三方形缺口的内侧壁均贴设有银白色薄膜层;所述连接件和支撑连接板相互平行的两侧面分别粘接有缓冲软垫,且所述连接件与支撑连接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玻璃侧挡条的一侧贴设有用于遮挡所述连接件的银白色薄膜层;
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A1,将底层玻璃砖的下端面粘接在墙体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津杰吴端静朱盛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尔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