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下弹性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4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下弹性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沿钢轨纵向方向设置有两条主承轨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承轨槽呈正交的肋槽以及与所述主承轨槽平行的副承轨槽,所述肋槽和所述副承轨槽均位于两条所述主承轨槽之间、且所述肋槽将所述副承轨槽分隔为不相接的两段,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的两侧边沿钢轨纵向设置有支腿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表面的纵横肋槽设计,使垫板获得预期刚度和抗扭能力,同时极大地防止钢轨纵向爬行。

A kind of under rail elastic bas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下弹性垫板
本技术涉及铁路道轨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下弹性垫板。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运输业的日益发展,尤其是火车速度的提升和载运量的不断加大,对铁路道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普通橡胶弹性垫板和聚氨酯热塑型弹性体垫板,前者因强度不足、供货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破损极快,弹性丧失;后者实测刚度达300kN/mm,且低温条件下玻璃化明显,刚度进一步增大,近乎失去弹性的轨下垫板减小轮轨动力冲击和分摊轮载作用的能力下降,单根轨枕上承受的列车荷载增大,部件接触应力增大,造成“啃”承轨槽等一系列问题。现有技术中轨枕垫板上表面只有承轨槽,预期刚度和抗扭能力较差,同时钢轨存在纵向爬行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下弹性垫板,上表面的纵横肋槽设计,使垫板获得预期刚度和抗扭能力,同时极大地防止钢轨纵向爬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下弹性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沿钢轨纵向方向设置有两条主承轨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承轨槽呈正交的肋槽以及与所述主承轨槽平行的副承轨槽,所述肋槽和所述副承轨槽均位于两条所述主承轨槽之间、且所述肋槽将所述副承轨槽分隔为不相接的两段,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的两侧边沿钢轨纵向设置有支腿边。进一步的,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位于两条所述主承轨槽的两侧设置有与钢轨平行的加强条。再进一步的,所述垫板本体在与轨枕接触面的边缘采用圆弧倒棱处理。更进一步的,所述垫板本体的设计刚度为120~180kN/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表面的纵横肋槽设计,提高了局部的抗剪能力,使垫板获得预期刚度和抗扭能力,同时极大地防止钢轨纵向爬行;(2)垫板本体在上表面位于两条主承轨槽的两侧设置有与钢轨平行的加强条,提高了垫板抗小返能力;(3)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给垫板提供了有限变形空间,释放了与轨枕的接触应力;(4)垫板本体在与轨枕接触面的边缘采用圆弧倒棱处理,防止局部应变大和压力集中,损伤主/副承轨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主承轨槽,2-肋槽,3-副承轨槽,4-双排浅槽,5-支腿边,6-加强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下弹性垫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部”、“顶部”、“侧边缘”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该轨下弹性垫板,包括垫板本体,垫板本体的设计刚度为120~180kN/mm,垫板本体在上表面沿钢轨纵向方向设置有两条主承轨槽1,垫板本体在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承轨槽1呈正交的肋槽2以及与主承轨槽1平行的副承轨槽3,肋槽2和副承轨槽3均位于两条主承轨槽1之间、且肋槽2将副承轨槽3分隔为不相接的两段。具体来说,副承轨槽3为三条、并且与两条主承轨槽1呈等间距排列,肋槽2为五条、并呈等间距排列,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4,双排浅槽4为四条、且呈等间距排列,整体为独立梯形结构,使垫板承受钢轨荷载更均匀,提高垫板的使用稳定性,双排浅槽4能有效进行排水同时增大表面摩擦系数,使得垫板不易出现窜出等情况,垫板本体在下表面的两侧边沿钢轨纵向设置有支腿边5支腿边5起到安装定位作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垫板本体在上表面位于两条主承轨槽1的两侧设置有与钢轨平行的加强条6,加强条6为垫板本体沿轨底边缘的局部加强处理,提高了垫板抗小返能力。为防止局部应变大和压力集中,损伤主/副承轨槽,垫板本体在与轨枕接触面的边缘采用圆弧倒棱处理,即在支腿边5的内角倒圆角。本技术的垫板本体上表面在确保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同时,减少垫板本体受力上明显存在的双向异性;垫板本体沿轨底边缘局部加强处理,提高垫板本体抗小返能力;沿主承轨槽边缘设置正交肋槽,提高局部的抗剪能力,配合副承轨能够极大地防止钢轨纵向爬行;垫板本体上表面的纵横肋槽设计,使垫板本体获得预期刚度和抗扭能力,下表面双排浅槽设计,给垫板本体提供了有限变形空间,释放了与轨枕的接触应力,本技术的结构形式垫板更适用于专用重载铁路,设计刚度在120~180kN/mm。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沿钢轨纵向方向设置有两条主承轨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承轨槽呈正交的肋槽以及与所述主承轨槽平行的副承轨槽,所述肋槽和所述副承轨槽均位于两条所述主承轨槽之间、且所述肋槽将所述副承轨槽分隔为不相接的两段,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的两侧边沿钢轨纵向设置有支腿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下弹性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沿钢轨纵向方向设置有两条主承轨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主承轨槽呈正交的肋槽以及与所述主承轨槽平行的副承轨槽,所述肋槽和所述副承轨槽均位于两条所述主承轨槽之间、且所述肋槽将所述副承轨槽分隔为不相接的两段,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沿钢轨纵向设置有双排浅槽,所述垫板本体在下表面的两侧边沿钢轨纵向设置有支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实虎刘纲陈凯吴真杨宁祁磊李成辉肖杰灵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