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04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整理剂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5‑20份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2‑7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27份聚醚二醇11‑18份端羟烃基聚硅氧烷2‑5份增链剂1‑4份引发剂0.2‑0.5份有机溶剂20‑30份。本整理剂应用于丝织面料,经本整理剂处理的丝织面料,具有较强的抗静电性,可以防止丝织面料绣品由于静电作用沾满灰尘以及细菌,提高绣品观赏性的同时延长了其寿命;此外,经本整理剂处理的丝织面料,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据油以及透气性。

A finishing agent for silk fabrics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整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刺绣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传统上有72种针法。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结绣类五大类还有后来不断发展完善的鬅毛针以及乱针绣等针法。湘绣擅长以丝绒线绣花,绣品绒面的花型具有真实感,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采用的布料一般是采用丝织面料;刺绣作为艺术品,对其使用的丝织面料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使用现有的丝织面料完成的绣品常常由于静电原因,导致绣品很容易沾灰尘以及细菌,绣品寿命也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本整理剂应用于丝织面料,可以大大提高丝织面料的抗静电性。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优选地,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优选地,所述聚醚二醇分子量为2000-4000,羟值为107-115mgKOH/g,黏度150-300(25℃)/mPa·S。优选地,所述增链剂为1,6—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甘醇、N-丁基二乙醇胺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叔丁基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基酯、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盐酸盐、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及过硫酸铵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以及甲基丁酮中的一种。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引发剂均分为三等份;往反应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升温至50-70℃,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至反应器中,以搅拌速度为50-110r/min,搅拌15-20min,并将温度升至75-80℃;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聚醚二醇,将搅拌速度调至150-180r/min,将温度调至65-70℃,保温反应30-50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增链剂,将搅拌速度调至50-80r/min,保温反应10-15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端羟烃基聚硅氧烷,将搅拌速度调至200-250r/min,保温反应5-8min;将温度调至45-55℃,搅拌20-30min,得到整理剂。优选地,方法包括:将引发剂均分为三等份;往反应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升温至55-68℃,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至反应器中,以搅拌速度为60-105r/min,搅拌16-19min,并将温度升至77-79℃;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聚醚二醇,将搅拌速度调至160-175r/min,将温度调至66-68℃,保温反应34-45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增链剂,将搅拌速度调至55-75r/min,保温反应12-14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端羟烃基聚硅氧烷,将搅拌速度调至210-240r/min,保温反应6-7min;将温度调至48-52℃,搅拌23-27min,得到整理剂。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整理剂趁热倒出,冷却至室温。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冷却的整理剂进行称重、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本整理剂应用于丝织面料,经本整理剂处理的丝织面料,具有较强的抗静电性,可以防止丝织面料绣品由于静电作用沾满灰尘以及细菌,提高绣品观赏性的同时延长了其寿命;此外,经本整理剂处理的丝织面料,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据油以及透气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其中,采用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端羟烃基聚硅氧烷以及聚醚二醇进行聚合,使得整理剂的聚合物上具有导电官能团,当整理剂与丝织面料作用时,可以将丝织面料赋予优异的抗静电性能;同时,采用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使得整理剂带氟基团,氟聚合物浸轧整理与涂层并用工艺以获得丝织面料表面张力低于液体表面张力,达到抗油拒水的效果;得到的整理剂与丝织面料作用时,把抗菌基团直接注入丝织面料的纤维里面,从而实现抗菌。聚醚二醇采用分子量为2000-4000,羟值为107-115mgKOH/g,黏度150-300(25℃)/mPa·S的聚醚二醇;采用该种分子量以及黏度的聚醚二醇,可以调整反应体系的黏度,使制得的整理剂能够与丝织面料进行较好的浸入,对丝织面料表面改性;同时,聚醚二醇的羟值随着反应的进行,羟值会降低,可以提高丝织面料的抗水性能。增链剂为1,6—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甘醇、N-丁基二乙醇胺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通过采用增链剂,将聚合物进行分支,增加聚合物的刚性,同时也适当减低了聚合物的粘性;使整个整理剂即能够与丝织面料进行作用,同时防止整理剂完全粘附在丝织面料上阻止作用;引发剂采用叔丁基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基酯、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盐酸盐、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及过硫酸铵中的一种;通过采用此类引发剂,一方面保证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聚合反应的爆聚;有机溶剂采用丙酮、甲醇、乙醇以及甲基丁酮中的一种;可以将各种有机物进行较好地溶解反应。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引发剂均分为三等份;往反应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升温至50-70℃,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至反应器中,以搅拌速度为50-110r/min,搅拌15-20min,并将温度升至75-80℃;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聚醚二醇,将搅拌速度调至150-180r/min,将温度调至65-70℃,保温反应30-50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增链剂,将搅拌速度调至50-80r/min,保温反应10-15min;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端羟烃基聚硅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组份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二醇分子量为2000-4000,羟值为107-115mgKOH/g,黏度150-300(25℃)/mPa·S。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链剂为1,6—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二甘醇、N-丁基二乙醇胺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叔丁基过氧化物、过苯甲酸叔丁基酯、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盐酸盐、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及过硫酸铵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整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以及甲基丁酮中的一种。


7.一种丝织面料用的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
将引发剂均分为三等份;
往反应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升温至50-70℃,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以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加入至反应器中,以搅拌速度为50-110r/min,搅拌15-20min,并将温度升至75-80℃;
将一等份的引发剂加入反应器中,加入聚醚二醇,将搅拌速度调至150-180r/min,将温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再红湘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