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水湿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92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跌水湿地箱,包括箱体,隔板的外环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相焊接,隔板的内侧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出水仓,隔板的外侧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入水仓,隔板上呈水平状态的部分嵌入有透水孔板,出水仓内填充填料,出水仓上远离入水仓的一端的上部所对应的箱体的端面上贯穿安设有溢流装置,箱体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安设有沉淀池,沉淀池位于箱体外部的前侧开设有下开口,下开口的外侧设有密封板,沉淀池通过下开口安设有相排布的盛放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实现对有害物质的沉淀,方便了对有害物质的收集,确保了整个跌水湿地箱的使用效果。

A drop wetland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跌水湿地箱
本技术涉及湿地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跌水湿地箱。
技术介绍
湿地处理是指将污水投放到土壤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且生长有耐水植物的沼泽地上,使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在耐水植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人工湿地造进行建造实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跌水湿地箱,传统的跌水湿地箱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处理的污水中含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时,不能够实现对有害物质的沉淀、收集,且有害物质还会累积在跌水湿地箱的填充物中,对跌水湿地箱内的填充物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跌水湿地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跌水湿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截面呈L型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外环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相焊接,所述隔板的内侧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出水仓,所述隔板的外侧表面与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入水仓,所述隔板上呈水平状态的部分嵌入有透水孔板,所述入水仓和出水仓之间通过透水孔板相连通,所述出水仓内填充填料,所述出水仓上远离入水仓的一端的上部所对应的箱体的端面上贯穿安设有溢流装置,所述箱体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安设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延伸至箱体下端的下方,所述沉淀池位于箱体外部的前侧开设有下开口,所述下开口的外侧设有密封板,所述沉淀池通过下开口安设有相排布的盛放槽管,所述盛放槽管的上部及朝向下开口的一端均呈开口状态。优选的,所述箱体外部下底面两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腿。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表面对应溢流装置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罩。优选的,所述下开口外侧所对应的沉淀池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密封板对应螺纹孔安设有密封螺栓,所述密封螺栓延伸至对应的螺纹孔内。优选的,所述盛放槽管朝向下开口的一端的内底面中部焊接有牵拉耳。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的污水先进入箱体的入水仓,再通过透水孔板进入出水仓的跌水填料之间,并最终由箱体上的溢流装置排出,入水仓内的水在经过透水孔板进入出水仓时,其流动速度缓慢,此时污水中带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沉淀池的盛放槽管内,伴随着有害物质沉淀池的盛放槽管内,能够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出水仓的跌水填料内,从而确保了出水仓内的跌水填料的使用效果,沉淀在盛放槽管内的有害物质可通过打开密封板取出盛放槽管而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因此整个跌水湿地箱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在处理含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的污水时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的密封板打开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的左视图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跌水湿地箱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隔板2、入水仓3、出水仓4、溢流装置5、过滤网罩6、透水孔板7、沉淀池8、填料9、下开口10、盛放槽管11、螺纹孔12、密封板13、密封螺栓14、牵拉耳15、支撑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跌水湿地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截面呈L型的隔板2,隔板2的外环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相焊接,隔板2的内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出水仓4,隔板2的外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入水仓3,隔板2上呈水平状态的部分嵌入有透水孔板7,入水仓3和出水仓4之间通过透水孔板7相连通,出水仓4内填充填料9,出水仓4上远离入水仓3的一端的上部所对应的箱体1的端面上贯穿安设有溢流装置5,箱体1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安设有沉淀池8,沉淀池8的下端延伸至箱体1下端的下方,沉淀池8位于箱体1外部的前侧开设有下开口10,下开口10的外侧设有密封板13,沉淀池8通过下开口10安设有相排布的盛放槽管11,盛放槽管11的上部及朝向下开口10的一端均呈开口状态。箱体1外部下底面两端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设置能够对箱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使得整个跌水湿地箱的搭设放置变得简单方便。箱体1内表面对应溢流装置5的部分焊接有过滤网罩6,经出水仓4内的跌水填料9处理后的污水在通过溢流装置5流出时,过滤网罩6的设置能够对水中的固体进行过滤,进而确保了由溢流装置5流出的水不含有固体杂质,此时伴随着跌水湿地箱的使用,溢流装置5外部设有跌水板,由溢流装置5流出的水流至跌水板。下开口10外侧所对应的沉淀池8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2,密封板13对应螺纹孔12安设有密封螺栓14,密封螺栓14延伸至对应的螺纹孔12内,通过密封板13可对下开口10进行封堵,且密封板13对下开口10进行封堵时,密封螺栓14为延伸至沉淀池8的螺纹孔12内。盛放槽管11朝向下开口10的一端的内底面中部焊接有牵拉耳15,当密封螺栓14从沉淀池8的螺纹孔12上拧下时,密封板13脱离下开口10,此时可对沉淀池8内的盛放槽管11进行取出,下开口10和密封板13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盛放槽管11的安放及取出,且牵拉耳15的设置使得针对盛放槽管11的安放及取出变得简单方便,当盛放槽管11内沉淀有有害物质时,可在盛放槽管11取出的情况下实现对盛放槽管11内的有害物质的集中清理、收集。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的污水先进入箱体1的入水仓3,再通过透水孔板7进入出水仓4的跌水填料之间,并最终由箱体1上的溢流装置5排出,入水仓3内的水在经过透水孔板7进入出水仓4时,其流动速度缓慢,此时污水中带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沉淀池8的盛放槽管11内,伴随着有害物质沉淀在盛放槽管11内,能够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出水仓4的跌水填料9内,从而确保了出水仓4内的跌水填料9的使用效果,沉淀在盛放槽管11内的有害物质可通过打开密封板13取出盛放槽管11而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因此整个跌水湿地箱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在处理含有肉眼可见的有害物质的污水时进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跌水湿地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截面呈L型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外环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相焊接,所述隔板(2)的内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出水仓(4),所述隔板(2)的外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入水仓(3),所述隔板(2)上呈水平状态的部分嵌入有透水孔板(7),所述入水仓(3)和出水仓(4)之间通过透水孔板(7)相连通,所述出水仓(4)内填充填料(9),所述出水仓(4)上远离入水仓(3)的一端的上部所对应的箱体(1)的端面上贯穿安设有溢流装置(5),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安设有沉淀池(8),所述沉淀池(8)的下端延伸至箱体(1)下端的下方,所述沉淀池(8)位于箱体(1)外部的前侧开设有下开口(10),所述下开口(10)的外侧设有密封板(13),所述沉淀池(8)通过下开口(10)安设有相排布的盛放槽管(11),所述盛放槽管(11)的上部及朝向下开口(10)的一端均呈开口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跌水湿地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截面呈L型的隔板(2),所述隔板(2)的外环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相焊接,所述隔板(2)的内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出水仓(4),所述隔板(2)的外侧表面与箱体(1)的内表面之间共同形成有入水仓(3),所述隔板(2)上呈水平状态的部分嵌入有透水孔板(7),所述入水仓(3)和出水仓(4)之间通过透水孔板(7)相连通,所述出水仓(4)内填充填料(9),所述出水仓(4)上远离入水仓(3)的一端的上部所对应的箱体(1)的端面上贯穿安设有溢流装置(5),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开口并通过开口安设有沉淀池(8),所述沉淀池(8)的下端延伸至箱体(1)下端的下方,所述沉淀池(8)位于箱体(1)外部的前侧开设有下开口(10),所述下开口(10)的外侧设有密封板(13),所述沉淀池(8)通过下开口(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全王京康蓓蓓田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