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820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涂料、油漆领域,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预制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成品、改性纯丙乳液、预乳液的制备以及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具有光致变色功能基团小分子化合物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通过共聚的方法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中,来制备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相比现有技术用变色粉物理混合得到的变色涂料,变色性能更持久,能够适应户外环境。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otochromic stone pa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涂料、油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光致变色建筑真石漆涂料,通过在建筑涂料中引入光致变色物质,达到灯光效果,通常采用物理混合的方法加入光致变色物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1400299.X,一种光致变色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在原料中添加变色粉,搅拌混合得到最终产物。实践中,由此得到的真石漆涂料,发光性能不稳定,在室外环境中无法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户外环境、稳定性高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取1-烯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与5-氯水杨醛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回流6小时后,得到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成品;S2、改性纯丙乳液:取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得混合物;S3、预乳液的制备:将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搅拌,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同时滴加所述混合物,滴加结束再混合反应2小时后得到预乳液;S4、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向所述预乳液中依次加入流平剂、消泡剂、电子导电剂,胺类化合物,天然石英砂,硅酸镁铝混合均匀得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制备过程中,将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与N,N-二甲基甲酰胺等原料混合制备改性纯丙乳液,把光致变色功能基团引入至聚合物主链中,得到长期稳定、可靠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应用,具体为:将所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均匀涂覆在建筑外墙,风干固化即可投入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3实施例1-3提供一种建筑外墙用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其中变色建筑涂料的组分及其含量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3变色建筑涂料的组分及其含量上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具有光致变色功能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取1-烯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与5-氯水杨醛在乙醇溶液中混合反应,反应温度为60℃,回流6小时,最终生成了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S2、乳液聚合制备光致变色纯丙乳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和N,N-二甲基甲酰胺,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容液,混合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S3、预乳液的制备:将乳化剂(质量比为2:1的OP-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同时滴加改性纯丙乳液,4小时内滴完。再混合反应2小时后得到预乳液。S4、将预乳液,加入流平剂(聚醚硅油)、消泡剂、电子导电剂,胺类化合物,天然石英砂,硅酸镁铝中,搅拌均匀制得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其中,实施例1的消泡剂为聚醚;电子导电剂为聚苯乙炔;胺类化合物为氯化铵。实施例2的消泡剂为脂肪类消泡剂;电子导电剂为聚吡咯;胺类化合物为氨水。实施例3的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电子导电剂为聚吡咯;胺类化合物为碳酸氢铵与氯化铵的混合物。上述建筑外墙用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应用,具体为:将所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均匀涂覆在建筑外墙,风干固化即可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选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依据JB/T9327-1999白度计标准。将制备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涂覆在聚四氟乙烯板上,风干成膜,膜厚1mm,用波长为280nm-350nm的紫外光照射照射5分钟后,立即用白度计(WSB-2)测试白度,撤去紫外光照射5分钟后再测试白度值,表2为白度变化情况。表2不同光照条件下白度变化情况光照时间0分钟5分钟撤去光照后5分钟实施例1301731上述白度测试,说明制备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光照前颜色较深呈浅黄色,经过光照,白度变小,呈浅白色,撤去光照后又可以恢复到原来颜色。在紫外光照射下,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能够通过颜色变化,达到灯光装饰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预制:取1-烯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与5-氯水杨醛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回流6小时后,得到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成品;/nS2、改性纯丙乳液:取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得混合物;/nS3、预乳液的制备:将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搅拌,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同时滴加所述混合物,滴加结束再混合反应2小时后得到预乳液;/nS4、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向所述预乳液中依次加入流平剂、消泡剂、电子导电剂,胺类化合物,天然石英砂,硅酸镁铝混合均匀得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取1-烯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与5-氯水杨醛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回流6小时后,得到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成品;
S2、改性纯丙乳液:取1-烯丙基-6-氯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得混合物;
S3、预乳液的制备:将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引发剂,混合搅拌,加热至78-82℃,反应4小时,同时滴加所述混合物,滴加结束再混合反应2小时后得到预乳液;
S4、真石漆涂料的制备:向所述预乳液中依次加入流平剂、消泡剂、电子导电剂,胺类化合物,天然石英砂,硅酸镁铝混合均匀得到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真石漆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各原料的配比包括:1-烯丙基-2,3,3-三甲基吲哚啉0.5-1g、5-氯水杨醛1-4g,乙醇溶液130-200ml;S2中各原料的配比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350-98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先林徐春科崔江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创美涂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