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c常温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改性剂
,具体的说是一种smc常温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是一种高黏度材料,主要用于铺筑路面。随着车辆行驶以及自然老化的作用,沥青路面常会出现表面裂缝、坑槽、抗滑性能下降等损害。为了保持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需要在其表面铺设磨耗层;而超薄磨耗层是一种沥青原料与沥青改性剂混合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沥青改性剂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273374.9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该改性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SMC40~90份、胶黏材料55~80份、增韧剂1~10份、助剂0.2~5份,SMC的重均分子量为1万~5万。现有技术中存在沥青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对各组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时,需要将不同组分进行有顺序注入搅拌,将需要提前加热搅拌的组分进行最先投入,并维持原搅拌温度,后加入的组分较后投入,但是在加入后进入的组分时,搅拌设备内的热量会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SMC40~90份、环氧树脂50~8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15~30份、助剂0.2~5份;/n所述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分别取出70份SMC、60份环氧树脂、2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0.35份助剂;/nS2.先将取出的环氧树脂加入搅拌设备当中,将搅拌温度调至40℃~50℃,进行均匀搅拌,直至环氧树脂稠度变稀;/nS3.再将SMC、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助剂预热后投入加热搅拌后的环氧树脂中,并且维持在40℃~50℃的温度下均匀搅拌,进行充分混合;/nS4.搅拌完成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材料:SMC40~90份、环氧树脂50~8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15~30份、助剂0.2~5份;
所述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取出70份SMC、60份环氧树脂、2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0.35份助剂;
S2.先将取出的环氧树脂加入搅拌设备当中,将搅拌温度调至40℃~50℃,进行均匀搅拌,直至环氧树脂稠度变稀;
S3.再将SMC、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助剂预热后投入加热搅拌后的环氧树脂中,并且维持在40℃~50℃的温度下均匀搅拌,进行充分混合;
S4.搅拌完成后,将混合溶剂加入待用桶中进行密封保存,制备SMC超薄磨耗层沥青增粘改性剂完成;
其中,步骤S2中所述搅拌设备包括搅拌壳体(1);所述搅拌壳体(1)包括内侧的加热层(101)和外侧的保温层(102);所述保温层(1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搅拌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的顶部连接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注料主体(5);所述注料主体(5)包括注料保温壳体(501)和注料导热壳体(502);所述注料导热壳体(502)固定连接在注料保温壳体(501)内壁上,并且所述注料导热壳体(502)外表面与注料保温壳体(501)之间留设出两个加热腔(503);所述加热腔(503)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6);所述加热丝(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加热腔(503)内壁的两侧;所述注料导热壳体(502)右侧的通口延伸至注料保温壳体(501)外部;所述注料保温壳体(501)的左侧滑动连接有输送轴(7);所述注料保温壳体(501)的内壁上对应输送轴(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的内壁滑动连接在输送轴(7)的表面上;所述输送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右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固定连接在注料保温壳体(501)的顶部;所述安装板(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电机(11);所述输送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输送轴(7)的左端;所述输送轴(7)的右端穿入注料导热壳体(502)并延伸至注料导热壳体(502)内部;所述输送轴(7)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输送叶(12);所述输送叶(12)位于注料导热壳体(502)内部靠近搅拌壳体(1)的一侧;所述注料保温壳体(501)顶部靠左侧的位置开设有注料口(13);所述注料口(13)贯通至注料导热壳体(502)内部;所述注料保温壳体(501)的顶部对应注料口(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注料斗(1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马成,马海洋,王天军,郭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睿泰天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