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78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走线机构,包括贯通有通道的工作平台,通道设置有左线板和右线板,左线板和右线板均贯通有线孔,左线板和右线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贯通有限位孔,限位孔插接有限位杆;走线机构还包括配重块,配重块设置有线环,线环设置有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得配重块悬挂于与线孔正对设置的位置,进而使得铜线穿过配重块的操作简便,同时利用限位杆与配重块的限位环插接,当取出限位杆时,若干配重块同时下坠,进而使得配重块的下方操作简便。

A rou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走线机构
本技术涉及铜线绕线
,尤其是涉及一种走线机构。
技术介绍
铜线在生产过程中,是将含有杂质的铜经过高温铜水,然后向铜水内泵送高压氧,经过模具冷却后形成模片,通过电解除去杂质后,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铜板,铜板经过第二次高温融化后,经冷却后被拉成较粗的铜条,较粗的铜条经延展又粗变细,从而达到电线标准要求。铜线经过最后一次冷却和干燥后,需要通过走线装置进行走线,以及通过绕线装置进行绕线操作以形成成品,铜线在走线过程中由于距离较长,因此需要对铜线进行张紧操作,铜线的张紧操作是在若干铜线上分别穿过相同重量的重物,利用重物的重力作用,从而使得铜线的中部向下张紧铜线。重物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重物的一端与工作平台铰接,重物在未穿过铜线时,由于重力作用,重物会往下掉落,进而使得重物整体低于工作平台的上端面,进而使得穿孔操作不便。因此,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线机构,具有便于铜线穿线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走线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走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贯通有通道(11),所述通道(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线板(2)和右线板(3),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均贯通有若干供铜线穿过的线孔(4),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工作平台(1)固定连接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侧面贯通有限位孔(63),所述限位孔(63)与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之间的空间相连通,所述限位孔(63)插接有限位杆(7);所述走线机构还包括若干配重块(5),所述配重块(5)的周面设置有供铜线穿过的线环(53),所述线环(53)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杆(7)插接的限位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走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贯通有通道(11),所述通道(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线板(2)和右线板(3),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均贯通有若干供铜线穿过的线孔(4),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工作平台(1)固定连接的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的侧面贯通有限位孔(63),所述限位孔(63)与所述左线板(2)和右线板(3)之间的空间相连通,所述限位孔(63)插接有限位杆(7);所述走线机构还包括若干配重块(5),所述配重块(5)的周面设置有供铜线穿过的线环(53),所述线环(53)设置有供所述限位杆(7)插接的限位环(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走线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平台(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铰接板(13),所述铰接板(13)位于所述通道(11)的一侧,所述铰接板(13)铰接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远离所述铰接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52),所述支杆(52)与所述连接杆(51)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杆(52)远离所述连接杆(51)的一端与所述配重块(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强安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