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氏酸改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米氏酸改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羧酸减水剂主要由不饱和羧酸单体如丙烯酸、马来酸酐等和聚醚大单体等共聚而成,具有长碳链主链、聚醚等枝链构成的梳形状及羧基、羟基等活性侧基基团的特殊分子结构。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对于水泥颗粒等具有良好的稳定的分散性能,能够显著提高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和可施工性能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是聚羧酸减水剂的应该具有的基本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与分子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可选择的单体及活性基繁多,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单体及组成比例、选择不同的活性基团等优化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及增加一些辅助功能如引气、增黏、降黏、抗泥等依然是目前聚羧酸减水剂研究的重点。聚羧酸减水剂的应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聚羧酸减水剂在我国已经获得了普遍的应用,有关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以及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很多了,这些对于推动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氏酸改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照质量份将82.6~103.4份聚醚大单体A加入到反应器内,控制体系温度为60~65℃并进行搅拌使其熔化,边搅拌将5.2~6.3份米氏酸在10~20分钟内分次加入反应器内,加料完毕后升温至90~95℃继续搅拌反应2~3小时,反应器上装有回收丙酮的装置,然后降低反应产物温度至60~65℃,保持反应产物为液态;/n步骤二、将42.3~51.7份的聚醚大单体B、4.1~5.8份丙烯酸、1.3~1.9份甲基丙烯磺酸钠和148.3~185.8份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氏酸改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质量份将82.6~103.4份聚醚大单体A加入到反应器内,控制体系温度为60~65℃并进行搅拌使其熔化,边搅拌将5.2~6.3份米氏酸在10~20分钟内分次加入反应器内,加料完毕后升温至90~95℃继续搅拌反应2~3小时,反应器上装有回收丙酮的装置,然后降低反应产物温度至60~65℃,保持反应产物为液态;
步骤二、将42.3~51.7份的聚醚大单体B、4.1~5.8份丙烯酸、1.3~1.9份甲基丙烯磺酸钠和148.3~185.8份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反应产物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溶解,调控体系温度在30~40℃,然后开始滴加9.3~15.6份丙烯酸、2.9~3.7份甲基丙烯磺酸钠、2.5~3.1份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0.31~0.42份抗坏血酸、0.25~0.35份分子量调节剂与80.5~116.8份水的混合物,滴加时间为1.5~2.5小时,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2~3小时;
步骤三、慢慢滴加30~40份质量分数4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步骤三的反应产物中,调控pH值为6~7,即得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氏酸改性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大单体A为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和异戊烯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均为工业级,分子量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生华,刘相,习海涛,李宁国,高党国,杨俊杰,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