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自嫒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71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芹菜素、伯胺衍生物、多聚甲醛、2,4‑二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酸酐与纤维素作为原料,经过曼尼希反应、酯化等多步骤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材料。该新型抗紫外纤维材料不仅有效解决目前棉纤维的抗紫外能力不足或抗紫外持久效果不佳的同时,还具有高效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可以预见,该材料将会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适用服装面料等户外领域。

A new UV resistant fib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棉纤维具有透气性好、手感柔软、吸湿性优良、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因此成为耗用量最大的天然纤维。然而棉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常规棉纺织品的防紫外性能比较差,不能起到有效保护人体皮肤的作用。太阳光的紫外辐射也会引起人体皮肤晒伤,产生色斑与黑色素,甚至可能诱发癌变,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棉纤维是一种亲水性的多孔纤维,吸湿后的潮湿环境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丰富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紫外线除了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有影响外,对纺织品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经常暴晒会加速纤维损坏并缩短使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的屏蔽效果除了受到织物的厚度、密度、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纤维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棉纤维的透过率最高,涤纶的透过率最低。究其原因是因为涤纶分子有苯环,羊毛和丝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它们的分子活性大,对紫外线有较好的吸收性,而棉纤维中缺少这种活性分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较差,导致棉织物抗紫外线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C2H4、-C4H8O、-C6H12、-C7H14、-C8H16或-C20H40;-R2为-H或-OH;-R3为-H或-OH;-R4为-C2H4、-C3H6或-C5H10。


2.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曼尼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
步骤(2):曼尼希反应,得到中间产物II;
步骤(3):酯化反应,得到羧基改性纤维素的中间产物III;
步骤(4):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I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
将1mol芹菜素(A)、2-2.4mol伯胺衍生物(B)、2-2.4mol多聚甲醛加入到50mol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90-110℃搅拌4-20h,静置,减压蒸馏,将浓缩物溶于有机溶剂b中,冷却后,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3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静置分层,分液,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
将1molI、2-2.4mol2,4-二羟基二苯甲酮衍生物(C)、2-2.4mol多聚甲醛加入到50mol有机溶剂a中,加热至90-110℃,强力搅拌8-20h,静置,减压蒸馏,将浓缩物溶于有机溶剂b中,冷却后,加入1N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3次,去离子水洗涤3次,静置分层,分液,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过滤,旋蒸,真空干燥,得到中间产物II。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紫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烯丙基-3-甲基氯代咪唑离子液体,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自嫒
申请(专利权)人:向自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