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637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送机机不能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U形壳体,U形壳体内设有一个第一螺旋绞龙,U形壳体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漏斗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上端与漏斗底部连通,下端封闭的方管,方管内设有一个可与其内壁贴壁上下移动的挡板。漏斗内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空心圆管,圆筒内设有一个第二螺旋绞龙,空心圆管的下端至于方管内,上端连接有一个外端向下倾斜的出料管,U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卷线轮,每个卷线轮上缠绕并固定有一根绳索,每根绳索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空心圆管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Angle adjustable auger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粮食输送设备领域,特别是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绞龙式输送机是一种粮食输送常用设备,传统的绞龙式输送机分为两种,一种水平输送机,一种竖直输送机,二者输送方式单一,有的厂家为了更好的适应实际需要,将水平式输送机一端抬起可进行倾斜输送,但这种输送方式的倾斜角度不可调节,适应能力低,且占地空间大不易运输,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送机机不能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水平且上端开口的U形壳体,U形壳体内设有一个第一螺旋绞龙,U形壳体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漏斗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上端与漏斗底部连通,下端封闭的方管,方管内设有一个可与其内壁贴壁上下移动的挡板,漏斗内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空心圆管,圆筒内设有一个第二螺旋绞龙,空心圆管的下端至于方管内,上端连接有一个外端向下倾斜的出料管,U形壳体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卷线轮,每个卷线轮上缠绕并固定有一根绳索,每根绳索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空心圆管的上端。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送机机不能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空心圆管竖直时的主视剖面图。图2本技术空心圆管向左倾斜时的主视图。图3本技术不安装进料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可知,本技术包括一个水平且上端开口的U形壳体1,U形壳体1内设有一个第一螺旋绞龙2,U形壳体1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3,漏斗3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上端与漏斗3底部连通,下端封闭的方管4,方管4内设有一个可与其内壁贴壁上下移动的挡板5,漏斗3内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空心圆管6,圆筒内设有一个第二螺旋绞龙7,空心圆管6的下端至于方管4内,上端连接有一个外端向下倾斜的出料管8,U形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卷线轮9,每个卷线轮9上缠绕并固定有一根绳索10,每根绳索10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空心圆管6的上端。为了实方便U形壳体1的上料,所述U形壳体1的右侧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小小的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下端至于U形壳体1内,U形壳体1下方设有一个支架,U形壳体1固定在支架上,漏斗经支撑杆固定在支架的左侧。为了实现挡板5的上下移动,所述挡板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自由端贯穿并伸出方管4下端面,螺纹杆12上配合安装有一个固定在方管4下端面上的螺母13,螺纹杆12的下端固定有拨轮。为了实现卷线轮9的驱动,所述每个卷线轮9的外侧同轴固定有一个摇把14。为了防止卷线轮9的反转,所述每个卷线轮9的内侧同轴固定有一个棘轮15,棘轮15的外侧配合安装有一个铰接在U形壳体1外侧壁上的棘爪16。为了防止空心圆管6转动角度过大,所述U形壳体1的左端设有L形挡杆17,L形挡杆17可防止空心圆管6向上端向右端倾斜。为了实现第一螺旋绞龙2和第二螺旋绞龙7的驱动,所述第一螺旋绞龙2的右端连接有固定在U形壳体1外侧的第一电机,第二螺旋绞龙7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在空心圆管6上端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一螺旋绞龙2和第二螺旋绞龙7转动。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摇把14实现卷线轮9的转动,卷线轮9的逆时针转动可实现绳索10的松开并使空心圆管6的上端向左倾斜,反之顺时针转动卷线轮9可使空心圆管6的上端向右倾斜,空心圆管6向右倾斜的最大角度即空心圆管6保持竖直状态,棘轮15棘爪16结构阻碍卷线轮9的逆时针转动。当调整好空心圆管6的角度后,通过旋拧螺纹杆12使其与螺母13配合实现螺纹杆12的转动带动挡板5的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空心圆管6与挡板5之间的间隙方便进料,粮食经进料斗11进入到U形壳体1内经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旋绞龙2的驱动进入到漏斗3内并置于方管4内,此时经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螺旋绞龙7的驱动实现将漏斗3内的粮食进行提升,提升至出料管8后经出料管8出料。本装置的显著好处:本装置的通过在水平状的U形壳体1的左端设置一个漏斗3,在漏斗3内实现对水平输送和倾斜输送的结合,在方管4下端设置可上下移动的挡板5可有效的调整方管4深度,从而配合不同角度下的空心圆管6与挡板5之间的间隙使得进料过程更加稳定,同时经绳索10和卷线轮9的配合实现空心圆管6转动角度的调整,在保证角度调整的方便的情况下有效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送机机不能进行角度调整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包括一个水平且上端开口的U形壳体(1),U形壳体(1)内设有一个第一螺旋绞龙(2),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壳体(1)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3),漏斗(3)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上端与漏斗(3)底部连通,下端封闭的方管(4),方管(4)内设有一个可与其内壁贴壁上下移动的挡板(5),漏斗(3)内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空心圆管(6),圆筒内设有一个第二螺旋绞龙(7),空心圆管(6)的下端至于方管(4)内,上端连接有一个外端向下倾斜的出料管(8),U形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卷线轮(9),每个卷线轮(9)上缠绕并固定有一根绳索(10),每根绳索(10)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空心圆管(6)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包括一个水平且上端开口的U形壳体(1),U形壳体(1)内设有一个第一螺旋绞龙(2),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壳体(1)的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3),漏斗(3)的下端连接有一个上端与漏斗(3)底部连通,下端封闭的方管(4),方管(4)内设有一个可与其内壁贴壁上下移动的挡板(5),漏斗(3)内铰接有一个竖向的空心圆管(6),圆筒内设有一个第二螺旋绞龙(7),空心圆管(6)的下端至于方管(4)内,上端连接有一个外端向下倾斜的出料管(8),U形壳体(1)的左右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卷线轮(9),每个卷线轮(9)上缠绕并固定有一根绳索(10),每根绳索(10)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空心圆管(6)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壳体(1)的右侧的上端设有一个上大小小的进料斗(11),进料斗(11)的下端至于U形壳体(1)内,U形壳体(1)下方设有一个支架,U形壳体(1)固定在支架上,漏斗经支撑杆固定在支架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节的绞龙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下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超母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久超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