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垢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43956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垢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所述阻垢粉末包括经过表面活性剂疏水处理的阻垢材料,所述阻垢材料包括阻垢剂和包载阻垢剂的介孔材料;所述阻垢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介孔材料加入阻垢剂水溶液中混合,固液分离,干燥,得干燥物;(2)将表面活性剂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干燥物中,反应,得到所述阻垢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粉末缓释效果好,同时能控制释放速率,具有长效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在水质阻垢处理中应用。

A scale inhibiting powder,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垢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化学品领域,涉及一种阻垢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工业化进程造成的污染,水体循环使用周期加快,不得不超采大量的地下水使得自来水的硬度越来越高,据调查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质硬度已高达500ppm,高硬度的水质烧开饮用口感差,且常常造成壶底结垢,长期饮用高硬度的水易引起肠胃功能絮乱、肾结石等疾病。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饮用水除垢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利用磁场、电场等物理方法进行软化水质,但物理法除垢性能较一般,难以应用于北方高硬度的水质,同时需要消耗较大电能。化学法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软化水体,但存在树脂交换当量小,再生成本高等缺陷。工业上用水存在较多的低成本性水处理阻垢剂的应用,由于其为液态或为易溶于水粉末晶体态,一般为投放式使用针对于工业循环用水,难以在家庭用水中得到应用。CN101700937A公开了一种高硬高碱工业循环水的复合阻垢剂,该阻垢剂是由HEDP、聚天冬胺酸、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分散剂等组成,其中聚丙烯酸分散剂可以是聚丙烯酸三元分散剂的一种或几种,也可以是四元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该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阻垢剂具有优异的阻垢性能,但是其未提及缓释性能。CN108002552A公开了一种净水阻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由生物质构成的前驱体作为溶质,水为溶剂,混合获得前驱液;(2)将前驱液滴入交联液中,在交联液中交联,交联完后,将交联体捞出;(3)将交联体置于后置交联液中继续交联一段时间,交联完后进行烘干,获得净水阻垢材料。该专利技术制备的净水阻垢材料具有成本低、安全环保、阻垢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其未公开缓释功能。CN107032509A公开了一种三元共聚物浓缩缓释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三元共聚物的分子式如下,其中,x:y:z=(1-2):(2-3):(0.5-1),该三元共聚物浓缩缓释阻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将马来酸酐配制成水溶液,并加入催化剂水溶液;步骤二,将丙烯酸与过硫酸铵水溶液缓慢加入步骤一配制的体系中,并开启升温回流;步骤三,步骤二反应完成后,缓慢向步骤二的反应体系中加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溶液,保持步骤二的温度不变继续回流反应;步骤四,待步骤三的反应完成后,加入聚乙烯醇,搅拌至其溶解后,然后反应液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得产品。该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剂具有更好的阻垢性能和缓释性能,但是其缓释效果的长效性有待提高。因此,开发一种除垢能力强、能有效控制缓释速度和释放速度,且便于家庭投放使用的阻垢粉末仍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垢粉末、其制备方法以及用途,所述阻垢粉末缓释效果好,且可通过不同的复配比例和工艺来控制缓释速度和释放浓度,在饮用水中,有效成分的释放浓度为0.01-2.0mg/L,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和长效性,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用于水质阻垢处理,尤其适用于家庭饮用水净化设备,如RO机设备、超滤膜、陶瓷膜等的阻垢处理,尤其是在饮用水净水设备的水效标准提出之后,对于延长过滤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水排放、甚至实现零废水排放有极大的益处。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阻垢粉末,所述阻垢粉末包括经过表面活性剂疏水处理的阻垢材料,所述阻垢材料包括阻垢剂和包载阻垢剂的介孔材料。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阻垢粉末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且能控制释放效率,同时具备长效性。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阻垢剂为聚天冬氨酸、聚天冬氨酸改性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酸改性物、柠檬酸、柠檬酸改性物、聚马来酸酐或聚马来酸酐改性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的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3:1,例如1:1、1.5:1、2:1、2.5:1、3:1等。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可增加阻垢剂的阻垢效果;当仅选用其中任一种时,阻垢效果会降低;当二者的质量比不在1:1-3:1的范围内,阻垢效果亦会下降;当选用其他阻垢剂或者其他阻垢剂的复配时,阻垢效果亦较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态阻垢剂与介孔材料的质量比为1:1-5:1,例如1:1、1.5:1、2:1、2.5:1、3:1、3.5:1、4:1、4.5:1、5:1等。本专利技术中若阻垢剂与介孔材料的质量比低于1:1,会造成介孔材料的浪费;若阻垢剂与介孔材料的质量比高于5:1,则会有部分阻垢剂不能被包载,影响缓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介孔材料的目数为80-1000目,例如80目、100目、200目、300目、400目、500目、600目、700目、800目、900目、1000目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介孔材料为硅系介孔材料、硅藻土、活性炭、沸石粉、凹凸棒石或蒙脱土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选用介孔材料作为缓释载体,利于其具有孔道结构规则且比表面积较大的优点,使得孔道与进入孔道的阻垢剂形成包结,从而改善阻垢剂本身的性能,达到缓慢释放阻垢活性成分的目的,从而起到缓释效果;当选用介孔材料的目数较低时,缓释效果较差,而介孔材料目数过高时价格昂贵,不利于工业生产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选用表面活性剂对阻垢材料进行疏水处理,从而增加阻垢剂的长效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阻垢粉末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介孔材料加入阻垢剂水溶液中混合,固液分离,干燥,得干燥物;(2)将表面活性剂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干燥物中,反应,得到所述阻垢粉末。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阻垢粉末,通过将阻垢剂进行吸附提取和疏水处理,使阻垢粉末具有缓释效果好,同时能控制释放速率,具有长效性,且该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更广,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阻垢剂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例如10%、15%、20%、25%、30%、35%、40%、45%、50%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阻垢剂水溶液是将阻垢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混合是在搅拌条件下进行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搅拌时间为0.5-2h,例如0.5h、0.8h、1h、1.3h、1.5h、1.8h、2h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干燥温度为60-80℃,例如60℃、62℃、65℃、67℃、70℃、72℃、75℃、78℃、80℃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步骤(1)制备的干燥物重量的3%-10%。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所述搅拌速度为400-600r/min,例如400r/min、450r/min、500r/min、550r/min、600r/min等。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所述反应温度为80-120℃,例如80℃、90℃、10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垢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粉末包括经过表面活性剂疏水处理的阻垢材料,所述阻垢材料包括阻垢剂和包载阻垢剂的介孔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垢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粉末包括经过表面活性剂疏水处理的阻垢材料,所述阻垢材料包括阻垢剂和包载阻垢剂的介孔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垢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剂为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柠檬酸或聚马来酸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聚天冬氨酸和聚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垢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垢剂与介孔材料的质量比为1:1-5:1;
优选地,所述介孔材料的目数为80-10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阻垢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材料为硅系介孔材料、硅藻土、活性炭、沸石粉、凹凸棒石或蒙脱土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或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阻垢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介孔材料加入阻垢剂水溶液中混合,固液分离,干燥,得到干燥物;
(2)将表面活性剂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到步骤(1)制备得到的干燥物中,反应,得到所述阻垢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垢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阻垢剂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
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柔羲梁立兵秦黎明李延涛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倍益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