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511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包括托架、举升机和底座,托架底端后侧与底座后端相互铰接,举升机连接在底座前端与托架底端前侧之间,举升机包括减速箱、两块三角臂、两根拉杆和一根丝杠,三角臂相对设置在托架底部,每块三角臂上的三个角处分别设置三个铰点,两块三角臂的铰点Ⅰ分别与托架底端前侧相互铰接,两块三角臂的铰点Ⅱ通过轴相互连接,减速箱铰接在底座前端,减速箱包括箱体、螺母,螺母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中,箱体上有驱动螺母转动的转动机构,丝杠旋合在减速箱螺母的内螺纹中,丝杠后端通过连接装置与两块三角臂铰点Ⅱ之间的轴铰接,拉杆的前端分别与底座前端相互铰接拉杆的后端分别与三角臂的铰点Ⅲ相互铰接。

A self-locking amplification lif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举升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工程机械举升机构多为油缸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或油缸直推式举升机构,其共同点在于需要配置一套液力驱动系统才能实现油缸的伸缩,从而驱动举升机构。同时为了实现举升机构在任意位置状态保持,油缸和液力驱动系统中需要特别设置保压单元,因此液力驱动系统将较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化举升机构、减小机构重量并使举升机构在任意位置实现机械自锁的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包括托架、举升机和底座,托架底端后侧与底座后端相互铰接,该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举升机连接在底座前端与托架底端前侧之间,举升机包括减速箱、两块三角臂、两根拉杆和一根丝杠,三角臂相对设置在托架底部,每块三角臂上的三个角处分别设置三个铰点,三个铰点分别为铰点Ⅰ、铰点Ⅱ、铰点Ⅲ,两块三角臂的铰点Ⅰ分别与托架底端前侧相互铰接,该铰接处为第二铰接点,两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包括托架(1)、举升机和底座(2),托架(1)底端后侧与底座(2)后端相互铰接,举升机连接在底座(2)前端与托架(1)底端前侧之间,其特征在于,举升机包括减速箱(6)、两块三角臂(3)、两根拉杆(4)和一根丝杠(5),三角臂(3)相对设置在托架(1)底部,每块三角臂(3)上的三个角处分别设置三个铰点,三个铰点分别为铰点Ⅰ(301)、铰点Ⅱ(302)、铰点Ⅲ(303),两块三角臂(3)的铰点Ⅰ(301)分别与托架(1)底端前侧相互铰接,两块三角臂(3)的铰点Ⅱ(302)通过轴相互连接,减速箱(6)铰接在底座(2)前端,减速箱(6)包括箱体(601)及设置在箱体(6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放大举升机构,包括托架(1)、举升机和底座(2),托架(1)底端后侧与底座(2)后端相互铰接,举升机连接在底座(2)前端与托架(1)底端前侧之间,其特征在于,举升机包括减速箱(6)、两块三角臂(3)、两根拉杆(4)和一根丝杠(5),三角臂(3)相对设置在托架(1)底部,每块三角臂(3)上的三个角处分别设置三个铰点,三个铰点分别为铰点Ⅰ(301)、铰点Ⅱ(302)、铰点Ⅲ(303),两块三角臂(3)的铰点Ⅰ(301)分别与托架(1)底端前侧相互铰接,两块三角臂(3)的铰点Ⅱ(302)通过轴相互连接,减速箱(6)铰接在底座(2)前端,减速箱(6)包括箱体(601)及设置在箱体(601)中部的螺母(602),箱体(601)中部设有螺母安装孔,螺母(602)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螺母安装孔中,箱体(601)上有驱动螺母(602)转动的转动机构,丝杠(5)旋合在减速箱(6)螺母(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龙朱江平张昌德李勇梁德广祝平波唐群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长虹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