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车间下料方式主要为拆包机,车间拆包机通常安装于地面,料包主要通过传送带送至割刀位置拆袋,物料通过下料口进入传送带,最终进入溶解釜。这样的投料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传送带过长,投料时间过长,造成拆包机工作效率低,产品生产进度缓慢;(2)拆包机下料口至传送带有一定距离,物料在下漏过程中飞粉严重,影响车间空气质量和工作人员健康;(3)拆包机传送带损耗大,易出故障。当拆包机故障时,必须用料斗进行人工投料。同时配备拆包机投料和人工投料两套系统,使设备更加繁琐,设备占地面积加大,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减少设备占地空间和工人作业时间,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改善车间环境。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包括投料平台、人工投料口、自动投料口、出料口、拆包装置、隔间、传送带;人工投料口、自动投料口、拆包装置、传送带设置于投料平台之上;出料口设置于投料平台之下;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平台(1)、人工投料口(2)、自动投料口(3)、出料口(4)、拆包装置(7)、隔间(9)、传送带(11);人工投料口(2)、自动投料口(3)、拆包装置(7)、传送带(11)设置于投料平台(1)之上;出料口(4)设置于投料平台(1)之下;所述人工投料口(2)和自动投料口(3)连通汇入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上方区域设置隔间(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平台(1)、人工投料口(2)、自动投料口(3)、出料口(4)、拆包装置(7)、隔间(9)、传送带(11);人工投料口(2)、自动投料口(3)、拆包装置(7)、传送带(11)设置于投料平台(1)之上;出料口(4)设置于投料平台(1)之下;所述人工投料口(2)和自动投料口(3)连通汇入出料口(4);所述出料口(4)上方区域设置隔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包装置(7)结构包括破袋装置(8)、废袋出口(18)、镂空筒(16);破袋装置(8)设置于自动投料口(3)正上方;镂空筒(16)设置于破袋装置(8)下方;破袋装置(8)与废袋出口(18)通过镂空筒(16)相连接;所述废袋出口(18)设置于隔间(9)后外侧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装置(8)结构包括割刀(14)、割刀轴(15),电机B(6);所述割刀(14)包含割刀A(14.1)和割刀B(14.2);所述割刀轴(15)包含割刀轴A(15.1)和割刀轴B(15.2);所述电机B包含电机B1(6.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才金,李震,李松,余永益,孔军,段志莹,刘子泰,程爱波,许正贵,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