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47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17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本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滑动腔,滑动腔上侧连通设有链轮腔,链轮腔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下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上侧带轮腔,上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与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滑动腔后侧连通设有升降动力腔,通过真空吸盘吸取物件,从而防止转移时对物件表面造成划伤,同时通过链轮带动滑动箱移动,可支持较长距离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块带动真空罩升降,在真空罩接触物件上表面后自动固定并开始抽真空,从而实现对不同高度物件的自动固定转移。

An object transfer device with adaptiv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制造相关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渐渐开始被机械臂所代替,其中将物件在两条流水线之间转移是最常见的工步,传统的机械臂成本高,可移动范围有限,同时针对不同高度的物体需要重新编写程序,另一方面,机械臂夹持物件容易对物件表面造成损伤,留下划痕,且对于大型物件的夹持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侧连通设有链轮腔,所述链轮腔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上侧带轮腔,所述上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滑动腔后侧连通设有升降动力腔,所述升降动力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带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动力腔内的第一从动轴,所述升降动力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设有曲柄连杆腔,所述曲柄连杆腔下侧连通设有向下开口的连接块腔,所述连接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外界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真空罩,所述连接块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滑动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被一端向左开口且另一端向后开口的抽气腔贯穿,所述曲柄连杆腔后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上侧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上侧设有转动限制腔。<br>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链轮腔包括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左右对称与所述链轮腔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且向下延伸至所述链轮腔内,所述链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轴固定连接的链轮,所述链轮上动力配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链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滑动块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块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链轮腔左右端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滑动框侧壁接触的触发块。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上侧带轮腔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上侧带轮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轴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电机下端壁固定连接且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上侧带轮腔至所述下侧带轮腔内,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上侧带轮腔内的第一传动带,左侧所述第二从动轴向上延伸至所述下侧带轮腔内,左侧所述第二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上侧带轮腔和所述下侧带轮腔之间连通设有绷紧块腔,所述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可绷紧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磁性绷紧块,所述磁性绷紧块下端面与所述下侧带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上侧带轮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磁性绷紧块对应的第一电磁铁。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啮合腔包括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啮合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花键轴内设有向下开口的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啮合腔内的第三从动轴,所述第三从动轴上端面与所述花键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啮合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磁性转盘,所述磁性转盘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三从动轴固定连接且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啮合腔上端壁还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轴前侧的第四从动轴,所述第四从动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啮合腔至所述锥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至所述转动限制腔内,所述第四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啮合腔内且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所述啮合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花键轴外侧且与所述磁性转盘对应的第二电磁铁。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动限制腔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一端与所述第四从动轴上端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限制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限制腔外侧连通设有多个以所述第四从动轴为中心周向分布的限位块腔,所述转动限制腔内设有与所述第四从动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所述限位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端面与所述限位块腔外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腔,所述限位块腔外端面与所述第三从动轴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曲柄连杆腔包括第五从动轴,所述第五从动轴与所述曲柄连杆腔后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从动轴向前延伸至所述曲柄连杆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所述锥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四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五从动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曲柄连杆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五从动轴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铰接的连杆。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真空罩包括真空腔,所述真空腔位于所述真空罩内且开口向下,所述真空腔左侧连通设有向左开口的空气通腔,所述空气通腔与所述抽气腔左侧开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真空腔上侧连通设有感应杆腔,所述感应杆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感应杆,所述感应杆上端面与所述感应杆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感应杆腔后端面上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感应杆接触的气泵触发块,所述真空腔右侧连通设有向右开口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删除个连通设有挡板腔,所述挡板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磁铁,所述挡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电磁铁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压缩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真空吸盘吸取物件,从而防止转移时对物件表面造成划伤,同时通过链轮带动滑动箱移动,可支持较长距离的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块带动真空罩升降,在真空罩接触物件上表面后自动固定并开始抽真空,从而实现对不同高度物件的自动固定转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包括主体箱10,所述主体箱10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滑动腔13,所述滑动腔13上侧连通设有链轮腔11,所述链轮腔11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42,所述下侧带轮腔42上侧设有上侧带轮腔41,所述上侧带轮腔41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包括主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侧连通设有链轮腔,所述链轮腔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上侧带轮腔,所述上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滑动腔后侧连通设有升降动力腔,所述升降动力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带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动力腔内的第一从动轴,所述升降动力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设有曲柄连杆腔,所述曲柄连杆腔下侧连通设有向下开口的连接块腔,所述连接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外界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真空罩,所述连接块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滑动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被一端向左开口且另一端向后开口的抽气腔贯穿,所述曲柄连杆腔后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上侧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上侧设有转动限制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包括主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侧连通设有链轮腔,所述链轮腔上侧设有下侧带轮腔,所述下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上侧带轮腔,所述上侧带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滑动腔后侧连通设有升降动力腔,所述升降动力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上侧带轮腔内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动力腔内的第一从动轴,所述升降动力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设有曲柄连杆腔,所述曲柄连杆腔下侧连通设有向下开口的连接块腔,所述连接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外界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真空罩,所述连接块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滑动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气泵被一端向左开口且另一端向后开口的抽气腔贯穿,所述曲柄连杆腔后侧设有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上侧设有啮合腔,所述啮合腔上侧设有转动限制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腔包括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左右对称与所述链轮腔上端面转动配合连接且向下延伸至所述链轮腔内,所述链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从动轴固定连接的链轮,所述链轮上动力配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链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滑动块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块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链轮腔左右端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滑动框侧壁接触的触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带轮腔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上侧带轮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轴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电机下端壁固定连接且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上侧带轮腔至所述下侧带轮腔内,所述主动轴与所述第一从动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上侧带轮腔内的第一传动带,左侧所述第二从动轴向上延伸至所述下侧带轮腔内,左侧所述第二从动轴与所述主动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上侧带轮腔和所述下侧带轮腔之间连通设有绷紧块腔,所述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可绷紧所述第一传动带和所述第二传动带的磁性绷紧块,所述磁性绷紧块下端面与所述下侧带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上侧带轮腔上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磁性绷紧块对应的第一电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度的物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腔包括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啮合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花键轴内设有向下开口的花键腔,所述花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普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