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本体和受力杆,汽车底盘本体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受力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靠近竖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汽车底盘本体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横杆穿过第一通孔与刹车装置连接,汽车底盘本体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汽车底盘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插杆,插杆顶端与汽车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插杆下端穿过第二通孔与横杆接触,当横杆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插杆插入卡槽。众所周知,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同时,一个好的底盘,可以保证驾驶者的生命安全。
A kind of automobile chassis with high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底盘
,具体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同时,一个好的底盘,可以保证驾驶者的生命安全。现有的汽车底盘仅仅起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形成汽车整体造型的作用,当汽车受到撞击时不会有保护措施,例如当误踩油门撞到障碍物时,汽车不会停止,而是会冲破障碍物继续行进,造成车体的二度伤害,甚至危害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的自动刹车装置一般采用超声波电子传感器作为机电传动机构触发信号的解决方案,但是该种解决方案的可靠性过度依赖电子器件,因此可靠性不高,其他的现有自动刹车解决方案中,采用纯机械弹性传动的液压油挤压触发结构,但是由于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大概率并非是前端齐平撞击前方障碍物,因此可能存在一侧轮胎继续转动,另一侧继续前行的类旋转运动,容易导致车辆二次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本体和对称位于车头左右侧的两受力杆,所述汽车底盘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每侧的所述受力杆均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侧壁下端与所述横杆一端固定,竖杆与汽车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横杆靠近竖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汽车底盘本体前端设置有与横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横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空腔与所述刹车装置连接,横杆向后移动并经过第一位置时,刹车装置阻止车轮转动,汽车底盘本体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汽车底盘本体上端设置有与卡槽相对应插杆,插杆顶端与汽车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所述插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空腔,插杆下端与横杆接触,当横杆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插杆插入卡槽,其中刹车装置内的刹车油装载筒内预留一定距离的自由流动空间,供横杆伸入空腔内一段距离的竖杆内嵌设置有压力应变片和超声波测距探头,在汽车底盘本体内还设置有二维陀螺仪传感器,用以监测车辆的转向,在汽车底盘本体前端对应第一弹簧处设置有可调电磁铁,该可调电磁铁配设有一电流调整模块,该电流调整模块响应于压力应变片、超声波测距探头以及陀螺仪传感器的组合输出信号,并按照如下逻辑控制电磁铁动作:当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直线前进且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的变化速率大于干扰阈值时,时刻保持电磁铁关闭;如果当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直线前进且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的变化速率小于干扰阈值时,电流调整模块接入反向电流信号,产生朝向竖杆的反向推力;如果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转弯状态,则远离道路中线侧的电磁铁时刻保持开启,该侧的电流调整模块接入正向电流信号使得产生吸附竖杆的吸引力,使得横杆伸入空腔内一段距离,该一段距离与所述自由流动空间相匹配,并且在压力传感器变化速率达到阈值时,加大电流调整模块接入反向电流信号使得竖杆带动横杆达到最大行程。每侧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连通管和刹车片,所述制动杆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制动杆通过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制动主缸连接,制动主缸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制动轮缸连接,所述刹车片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刹车片通过所述第二活塞与制动轮缸连接。所述制动轮缸分别设置于左侧前轮的两侧以及右侧前轮的两侧。为实现良好的刹车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有,刹车装置包括制动杆、制动主缸、制动轮缸、连通管和刹车片,制动杆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制动杆通过第一活塞与制动主缸连接,制动主缸通过连通管与制动轮缸连接,刹车片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刹车片通过第二活塞与制动轮缸连接。为增加受力装置的耐损耗性,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有,受力杆的材质为金属。为增加刹车片的奶损耗性,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有,刹车片材质为金属。(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加入不同驾驶模式下的不同自动伸缩刹车模式,配合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检测压力变化速率以及陀螺仪的转向信号,使得避免低速碰撞下的误刹车和拐弯模式下的两侧车轮同步刹车。该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本体和受力杆,汽车底盘本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受力杆的竖杆与横杆固定连接,竖杆与汽车底盘本体之间设置有一弹簧,缓冲了受力杆所受的压力,减少了损耗,横杆靠近竖杆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横杆穿过通孔伸入空腔与刹车装置连接,横杆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刹车装置阻止车轮转动,实现刹车的目的,汽车底盘本体上端有与卡槽相对应插杆,插杆穿过通孔与横杆接触,插杆顶端与汽车底盘本体之间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确保当横杆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插杆插入卡槽。刹车装置的制动杆的一端与横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塞与制动主缸连接,制动主缸通过连通管与制动轮缸连接,刹车片一端通过活塞与制动轮缸连接,制动主缸、制动轮缸与连通管内充满刹车油,确保了受力杆受到一定压力后刹车装置的启动,制动轮缸分别设置于两前轮的两侧,确保了刹车的灵敏性,受力杆的材质为金属,增加了受力装置的耐损耗性。刹车片材质为金属,增加了刹车片的耐损耗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图2状态相对应的刹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所示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与图4状态相对应的刹车结构示意图。图中:1、汽车底盘本体;2、空腔;3、竖杆;4、横杆;5、卡槽;6、第一通孔;7、第一弹簧;8、第二通孔;9、插杆;10、第二弹簧;11、制动杆;12、第一活塞;13、制动主缸;14、连通管;15、制动轮缸;16、刹车片;17、第二活塞;18、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包括汽车底盘本体1和对称位于车头左右侧的两受力杆,所述汽车底盘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每侧的所述受力杆均包括横杆4和竖杆3,所述竖杆3侧壁下端与所述横杆4一端固定,竖杆3与汽车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横杆4靠近竖杆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5,汽车底盘本体1前端设置有与横杆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横杆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伸入空腔2与所述刹车装置连接,横杆4向后移动并经过第一位置时,刹车装置阻止车轮18转动,汽车底盘本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底盘本体(1)和对称位于车头左右侧的两受力杆,所述汽车底盘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每侧的所述受力杆均包括横杆(4)和竖杆(3),所述竖杆(3)侧壁下端与所述横杆(4)一端固定,竖杆(3)与汽车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横杆(4)靠近竖杆(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5),汽车底盘本体(1)前端设置有与横杆(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横杆(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伸入空腔(2)与所述刹车装置连接,横杆(4)向后移动并经过第一位置时,刹车装置阻止车轮(18)转动,汽车底盘本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8),汽车底盘本体(1)上端设置有与卡槽(5)相对应插杆(9),插杆(9)顶端与汽车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10),所述插杆(9)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伸入空腔(2),插杆(9)下端与横杆(4)接触,当横杆(4)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插杆(9)插入卡槽(5),其中刹车装置内的刹车油装载筒内预留一定距离的自由流动空间,供横杆(4)伸入空腔(2)内一段距离的竖杆(3)内嵌设置有压力应变片和超声波测距探头,在汽车底盘本体(1)内还设置有二维陀螺仪传感器,用以监测车辆的转向,在汽车底盘本体(1)前端对应第一弹簧(7)处设置有可调电磁铁,该可调电磁铁配设有一电流调整模块,该电流调整模块响应于压力应变片、超声波测距探头以及陀螺仪传感器的组合输出信号,并按照如下逻辑控制电磁铁动作:当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直线前进且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的变化速率大于干扰阈值时,时刻保持电磁铁关闭;如果当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直线前进且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的变化速率小于干扰阈值时,电流调整模块接入反向电流信号,产生朝向竖杆(3)的反向推力;如果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转弯状态,则远离道路中线侧的电磁铁时刻保持开启,该侧的电流调整模块接入正向电流信号使得产生吸附竖杆(3)的吸引力,使得横杆(4)伸入空腔(2)内一段距离,该一段距离与所述自由流动空间相匹配,并且在压力传感器变化速率达到阈值时,加大电流调整模块接入反向电流信号使得竖杆(3)带动横杆(4)达到最大行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底盘本体(1)和对称位于车头左右侧的两受力杆,所述汽车底盘本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部设置有刹车装置,每侧的所述受力杆均包括横杆(4)和竖杆(3),所述竖杆(3)侧壁下端与所述横杆(4)一端固定,竖杆(3)与汽车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横杆(4)靠近竖杆(3)的一端设置有卡槽(5),汽车底盘本体(1)前端设置有与横杆(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横杆(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伸入空腔(2)与所述刹车装置连接,横杆(4)向后移动并经过第一位置时,刹车装置阻止车轮(18)转动,汽车底盘本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8),汽车底盘本体(1)上端设置有与卡槽(5)相对应插杆(9),插杆(9)顶端与汽车底盘本体(1)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二弹簧(10),所述插杆(9)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伸入空腔(2),插杆(9)下端与横杆(4)接触,当横杆(4)向后移动经过第一位置时,插杆(9)插入卡槽(5),其中刹车装置内的刹车油装载筒内预留一定距离的自由流动空间,供横杆(4)伸入空腔(2)内一段距离的竖杆(3)内嵌设置有压力应变片和超声波测距探头,在汽车底盘本体(1)内还设置有二维陀螺仪传感器,用以监测车辆的转向,在汽车底盘本体(1)前端对应第一弹簧(7)处设置有可调电磁铁,该可调电磁铁配设有一电流调整模块,该电流调整模块响应于压力应变片、超声波测距探头以及陀螺仪传感器的组合输出信号,并按照如下逻辑控制电磁铁动作:当陀螺仪传感器信号表示当前汽车在直线前进且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信号的变化速率大于干扰阈值时,时刻保持电磁铁关闭;如果当陀螺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威,李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