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春腾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33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包括底板、固定机构、外壳、抵触机构、缓冲机构、缓冲室、复位弹簧、压板、支撑杆、挤压板、伸缩弹簧、滑槽、滑轮、挡板和活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底板和外壳的两端内部安装有抵触机构,有利于对外壳内侧壁进行抵触防护,当外壳受到外力碰撞挤压时,多个压板一侧的两个支撑杆对多个活动块进行抵触,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多个活动块收缩形变,从而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多个支撑杆受到的压力分别传导至缓冲室两端的挤压板侧壁,从而使两个挤压板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挡板侧壁滑动,从而使一部分压力得到分解,有效的防止垂直方向的外力对底板进行冲击,导致底板的损坏。

A new energy vehicle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汽车的越来越多,道路上的事故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汽车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威胁到乘客或司机的生命安全。然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车头保险杠均为单薄的合金或塑料材质制成,当受到外力撞击时,对外部的冲击力削弱能力欠佳,从而容易造成保险杠发生形变,严重时导致车头破损,从而威胁到驾驶室内部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包括底板和安装于所述底板一侧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板的两端一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抵触机构,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室、复位弹簧、压板、支撑杆、挤压板、伸缩弹簧、挡板和活动块,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室,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之间的两端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挡板;两组所述挡板之间安装有所述挤压板,且所述挤压板与两组所述挡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的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伸缩弹簧,且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挤压板另一侧通过多个所述挤压板和所述支撑杆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所述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支撑杆,且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压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的另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压板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压板和多组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缓冲室内部滑动。优选的,为了对所述外壳的两端内部侧壁进行支撑和抵触,从而提高了所述外壳的抗压能力,所述抵触机构包括压槽、支撑板、压缩弹簧和连接块,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两端内侧设有所述压槽,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邻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离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和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为了增加外壳的抗压能力,同时方便与汽车前部进行安装和保护,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壳的面积。优选的,为了起到对所述外壳的支撑,同时也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防止外部杂物进入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橡胶板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外壳之间,为了方便对所述底板与汽车的前部进行安装和固定,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为了使所述固定块在安装时更加的方便,同时也方便后续的拆卸,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固定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优选的,为了使所述挤压板能够在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滑动顺畅,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滑槽和滑轮,所述滑槽设于两组所述挡板的侧壁,所述挤压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滑轮,且所述滑轮与所述挤压板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与所述滑槽内部滚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在底板和外壳的两端内部安装有抵触机构,有利于对外壳内侧壁进行抵触防护,防止外壳受外部撞击发生形变而破损,同时在底板和外壳的中心段内侧安装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压板,多个压板对外壳的内侧壁进行抵触支撑,从而起到了加固和防护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当外壳受到外力碰撞挤压时,外壳会抵触多个压板向缓冲室内侧移动,从而使多个压板一侧的两个支撑杆对多个活动块进行抵触,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多个活动块收缩形变,从而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同时多个支撑杆受到的压力分别传导至缓冲室两端的挤压板侧壁,从而使两个挤压板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挡板侧壁滑动,从而使一部分压力得到分解,有效的防止垂直方向的外力对底板进行冲击,导致底板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固定机构,21、外壳,22、固定块,23、固定孔,24、橡胶板,3、抵触机构,31、压槽,32、支撑板,33、压缩弹簧,34、连接块,4、缓冲机构,41、缓冲室,42、复位弹簧,43、压板,44、支撑杆,45、挤压板,46、伸缩弹簧,47、滑槽,48、滑轮,49、挡板,49a、活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包括底板1和安装于所述底板1一侧的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两端一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抵触机构3,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室41、复位弹簧42、压板43、支撑杆44、挤压板45、伸缩弹簧46、挡板49和活动块49a,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室41,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的两端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挡板49;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安装有所述挤压板45,且所述挤压板45与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45的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伸缩弹簧46,且所述伸缩弹簧46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挤压板45另一侧通过多个所述挤压板45和所述支撑杆44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外壳21的内侧壁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所述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支撑杆44,且两个所述支撑杆44分别与所述压板43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45的另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49a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块49a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压板43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包括底板(1)和安装于所述底板(1)一侧的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两端一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抵触机构(3),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室(41)、复位弹簧(42)、压板(43)、支撑杆(44)、挤压板(45)、伸缩弹簧(46)、挡板(49)和活动块(49a),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室(41),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的两端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挡板(49);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安装有所述挤压板(45),且所述挤压板(45)与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45)的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伸缩弹簧(46),且所述伸缩弹簧(46)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挤压板(45)另一侧通过多个所述挤压板(45)和所述支撑杆(44)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外壳(21)的内侧壁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所述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支撑杆(44),且两个所述支撑杆(44)分别与所述压板(43)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45)的另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49a)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块(49a)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压板(43)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与所述活动块(49a)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44)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块(49a)的一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压板(43)和多组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2)与所述缓冲室(41)内部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结构,包括底板(1)和安装于所述底板(1)一侧的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安装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两端一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抵触机构(3),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安装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室(41)、复位弹簧(42)、压板(43)、支撑杆(44)、挤压板(45)、伸缩弹簧(46)、挡板(49)和活动块(49a),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室(41),所述底板(1)和所述外壳(21)之间的两端侧壁分别安装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挡板(49);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安装有所述挤压板(45),且所述挤压板(45)与两组所述挡板(4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板(45)的一侧安装有两个所述伸缩弹簧(46),且所述伸缩弹簧(46)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1)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所述挤压板(45)另一侧通过多个所述挤压板(45)和所述支撑杆(44)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外壳(21)的内侧壁安装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所述压板(43),所述压板(43)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支撑杆(44),且两个所述支撑杆(44)分别与所述压板(43)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45)的另一侧中心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44)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块(49a)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块(49a)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复位弹簧(42),所述复位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压板(43)一侧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44)与所述活动块(49a)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44)与另一个所述活动块(49a)的一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压板(43)和多组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复位弹簧(42)与所述缓冲室(41)内部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腾李志城
申请(专利权)人:贾春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