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换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换电站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现有的换电站中,将汽车开动至汽车承载装置上,然后将汽车上的电池拆卸,并装上充满电的电池,以完成电池的更换。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汽车上拆卸的电池对应移动传送至充电架的每一个充区中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接头在充电区中的位置是不变的,假如电池送入充电区的位置发出偏移,这样一来,电池上的插接部和充电接头的插接口就会错位产生碰撞,同时也不能正常对接,造成充电接头的配合部或/和电池的插接口的损坏率较高,给汽车电池的充电带来极大的不便。然后,一旦电池送往充电区进行对接后,发现不能正常充电或其他故障时,只能等汽车完成电池更换,并且汽车驶出换电站后,再由电池取料机构自充电架中取出故障电池,并自汽车承载机构的检修口顶出故障电池以进行电池的检修,因此,整个实施过程十分复杂和繁琐,无法达到快速抢修的目的。同时,电池若出现着火现象的话,如不及时进行应急处理,还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其包括:/n充电单元,其包括形成在充电架上的多个充电区、位于每一个所述充电区内的充电接头、以及与所述充电接头一一对应设置的辅助件,所述的充电接头包括与充电架相连接的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插接口,其中所述插接口包括电源插接口、定位插接口、以及电源外接口,汽车电池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源插接口和所述定位插接口一一对应匹配连接的电源插接部和定位插接部;/n电池故障检修单元,其用于故障电池的检修处理;/n应急处理单元,其用于意外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n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避让孔;所述定位插接部与所述定位插接口对接的端部呈外径逐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其包括:
充电单元,其包括形成在充电架上的多个充电区、位于每一个所述充电区内的充电接头、以及与所述充电接头一一对应设置的辅助件,所述的充电接头包括与充电架相连接的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的插接口,其中所述插接口包括电源插接口、定位插接口、以及电源外接口,汽车电池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源插接口和所述定位插接口一一对应匹配连接的电源插接部和定位插接部;
电池故障检修单元,其用于故障电池的检修处理;
应急处理单元,其用于意外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位板上形成有避让孔;所述定位插接部与所述定位插接口对接的端部呈外径逐渐变小的圆锥形或圆台形;
所述的电池充电接头还包括连接面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连接面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弹性缓冲件,其中所述电源插接口和所述定位插接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面板的正面且对应设置在充电区的内部;所述的电源外接口位于所述连接面板的背面且自所述的避让孔中穿出设置,当汽车电池与电池充电接头对接时,所述定位插接部先插入所述定位插接口中,所述电源插接部与所述电源插接口对齐并匹配对接,所述电源外接口与充电电源连通;
所述的辅助件包括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充电区相对两侧的轨道,汽车电池自相对两侧滑动地设置在两侧所述的轨道上;
所述的电池故障检修单元包括形成在换电站的充电架底部的检修通道、以及位于所述充电架外侧且能够与所述检修通道相衔接的承载通道,其中所述的检修通道沿着所述充电架上所形成充电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充电架底部相对内侧的两条检修轨道、形成在每条所述检修轨道上的滚动支撑件,所述的滚动支撑件的顶面齐平形成滚动传输面,所述检修轨道的出口冒出所述充电架外,所述承载通道形成有与所述滚动传输面齐平且延伸方向一致的承载支撑面,当电池发生故障时,电池自充电区取出并送至所述检修通道,并由电池相对两侧滑动在所述滚动传输面上向所述承载支撑面上平移和转载;
所述的应急处理单元包括形成在换电站的充电架底部的应急通道、远离所述充电架并与所述应急通道对应设置的应急池、以及设置在所述应急通道内部和外部且能够快速的将电池导入所述应急池中的应急导轨,其中所述的应急池内盛装有降温或灭火的介质,所述应急导轨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所述应急导轨的上部位于所述应急通道内;下部伸出所述应急通道外部且下端部位于所述应急池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轨道关于所述充电接头对称设置,且形成的轨道面齐平设置,其中所述轨道面水平设置在所述充电架上,每条所述的轨道包括沿着所述充电区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在所述充电架内侧的轨道支撑条、设置在所述轨道支撑条上的滚动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滚动支撑部包括前置接引辊和后置纠偏辊,每个所述的前置接引辊包括沿着所述轨道支撑条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在所述轨道支撑条上的接引辊座、绕着水平轴线自由转动设置在所述接引辊座上的多个接引辊,其中所述的接引辊座靠近所述充电区的电池进出口设置,多个所述接引辊的顶面齐平设置并形成接引传输面;每个所述后置纠偏辊包括位于所述接引辊座内端部所在位置和所述轨道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源,王乾,李高阳,钱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