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扣座和具有其的车辆,卡扣座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形成为环形件;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中部向所述支撑框的另一侧凸起以形成为粘接面;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扣座,通过使连接板的中部形成凸起的粘接面以便于与被粘接面相连,并在连接板的四周设置支撑框以防止胶水外溢,该卡扣座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粘接效果好,便于控制用胶量。
A buckle seat and a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扣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提出更高的感官体验要求,以及更方便的维修拆卸要求。暗扣设计(即外观面不可见的卡扣和卡扣座设计)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目前卡扣底座普遍采用平面设计,且涂胶面设计粗糙层,留有溢胶孔,目前卡扣底座无法消除因热熔胶造成粘接面的法向高度偏差,无法保证两个粘接面的水平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扣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卡扣座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卡扣座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形成为环形件;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中部向所述支撑框的另一侧凸起以形成为粘接面;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溢胶孔。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溢胶孔分别均匀间隔地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周向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形成为正方形框,所述连接板形成为与所述支撑框形状对应的正方形板。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形成为相邻两边两两相连的等腰梯形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自所述支撑框所在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为矩形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四周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形成为所述粘接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包括:四个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架分别形成为长条形且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一体成型件。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形成一侧和上端分别设有缺口的柱状体,所述卡接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卡扣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通过使连接板的中部形成凸起的粘接面以便于与被粘接面相连,并在连接板的四周设置支撑框以防止胶水外溢,该卡扣座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粘接效果好,便于控制用胶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的再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卡扣座100;支撑框10;连接板20;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溢胶孔23;卡接部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100。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100包括支撑框10、连接板20和卡接部30。具体而言,支撑框10形成为环形件,连接板20设在支撑框10的一侧,连接板20的一侧与支撑框10的一侧相连,连接板20一侧的中部向支撑框10的另一侧凸起以形成为粘接面,卡接部30设在连接板20的另一侧。换言之,卡扣座100主要由支撑框10、连接板20和卡接部30组成,其中,支撑框10形成为环形件,连接板20设在支撑框10的一侧,连接板20的中部向下凸出以形成粘接面,粘接面与被粘接面相连。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将热熔胶打在凸起的粘接面上,对卡扣座100施加作用力,通过粘接面按压热熔胶,使热熔胶向四周挤压,连接板20边沿的支撑框10可以有效地保证被粘接面和粘接面的贴合,并有效地阻隔胶水外溢。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100,通过使连接板20的中部形成凸起的粘接面以便于与被粘接面相连,并在连接板20的四周设置支撑框10以防止胶水外溢,该卡扣座100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粘接效果好,便于控制用胶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连接板20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溢胶孔23,溢胶孔23可以使被粘接面挤压的胶水从溢胶孔23溢出以便于统一处理。可选地,多个溢胶孔23分别均匀间隔地设在连接板20的周向上,溢胶孔23的数量可以为12个,12个溢胶孔23分别设在连接板20的四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框10形成为正方形框,连接板20形成为与支撑框10形状对应的正方形板,正方形框和正方形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优选地,连接板20包括四个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具体地,四个第一连接板21分别形成为相邻两边两两相连的等腰梯形板,第一连接板21自支撑框10所在一端向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22形成为矩形板,第二连接板22的四周分别与四个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板22的一侧形成为粘接面。也就是说,连接板20可以由四个第一连接板21和一个第二连接板22组成,其中,第一连接板21形成为等腰梯形,四个第一连接板21的两端两两相连以组成环形,第一连接板21自外周向内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22设在四个第一连接板21之间且与四个第一连接板21分别相连,第一连接板21的一侧形成为粘接面以用于与被粘接面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稳固,便于加工。优选地,支撑框10包括四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分别形成为长条形且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1的一端相连,具体地,支撑架与第一连接板21相连处设有倒圆角。进一步地,支撑架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稳固,便于加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卡接部30形成一侧和上端分别设有缺口的柱状体,卡接部30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板22的上表面垂直相连。具体地,卡接部30内部可以为空腔结构以便于与卡扣相配合,卡接部30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2上,根据具体的需要,卡接部30的形状与卡扣的形状相对应。总而言之,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卡扣座100,通过使连接板20的中部形成凸起的粘接面以便于与被粘接面相连,并在连接板20的四周设置支撑框10以防止胶水外溢,该卡扣座100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粘接效果好,便于控制用胶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卡扣座100,由于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卡扣座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卡扣座100粘接稳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形成为环形件;/n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中部向所述支撑框的另一侧凸起以形成为粘接面;/n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形成为环形件;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支撑框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的一侧相连,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中部向所述支撑框的另一侧凸起以形成为粘接面;
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溢胶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溢胶孔分别均匀间隔地设在所述连接板的周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形成为正方形框,所述连接板形成为与所述支撑框形状对应的正方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
四个第一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超,王湖,曹慧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