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备箱侧饰板,该侧饰板包括饰板本板和返修组件;返修组件包括返修板和设置在本板上且贯穿本板厚度的返修口;返修板可拆卸地卡装在返修口上,用于敞开或封闭返修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维修效率更高。
Car trunk side tr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备箱侧饰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备箱侧饰板。
技术介绍
一般地,汽车车身的内侧为钣金内面,通过在钣金内面设置内饰层对车身进行吸音减震和隔热防潮,同时对钣金内面起到保护作用和装饰作用,以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和使用性能体验。汽车车身内饰件的外形、结构和效果根据其使用部位进行选取。汽车后备箱区域的内饰件包括后盖内饰件、底侧内饰件和两侧边内饰件。其中,后备箱两侧内饰件相对设置在后备箱的左右两侧,通过在内饰件与侧边的钣金内面之间填充吸音棉进行吸音减震、隔热防潮。现有技术中,后备箱的侧饰板为一体式结构,该侧饰板安装于后备箱的侧面且全覆盖后备箱的侧面,当需要对侧饰板及其所在区域进行维修时,需拆卸整个侧饰板,待维修完毕后,再进行整体安装,其维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备箱侧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的维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包括饰板本板和返修组件;所述返修组件包括返修板和设置在所述本板上且贯穿所述本板厚度的返修口;所述返修板可拆卸地卡装在所述返修口上,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返修口。本实施例提供的后备箱侧饰板包括饰板本板和返修板,返修板可拆卸地卡装在返修口上,当需要对侧饰板或侧饰板所在的区域进行维修时,拆卸返修板以使返修口敞口,进而完成维修;维修完毕后,将返修板卡装入返修口以封闭饰板本板,其维修效率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返修组件还包括由所述返修口的边沿朝向所述本板的后侧凸起形成的外圈卡装环和由所述返修板的边沿朝向所述返修板的后侧凸起形成的内圈卡装环;所述返修板通过所述内圈卡装环和所述外圈卡装环可拆卸地卡装在所述返修口上。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可使返修板便捷地卡装在返修口上,并且便捷地进行拆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返修组件还包括成型在所述内圈卡装环的后端且朝向所述外圈卡装环延伸的侧翼卡装板;所述侧翼卡装板与所述外圈卡装环的后端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返修板以侧翼卡装板限制其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以使返修板稳定地卡装在返修口上,以防卡装松脱或掉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返修组件包括两个所述侧翼卡装板;两个所述侧翼卡装板沿所述返修板的长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返修板以侧翼卡装板限制其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以使返修板稳定地卡装在返修口上,以进一步防止卡装松脱或掉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本板后侧面上的吸音棉;所述吸音棉与所述本板的后侧面通过超声波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以使用吸音棉起到吸音减震、隔热防潮的作用,且在不损坏吸音棉的基础上,通过超声波焊接保证连接强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网兜组件;所述网兜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网布;所述本板朝向所述本板的后侧凹陷形成有布设空间,所述布设空间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支撑在两个所述侧壁之间且与所述布设空间的底壁间隔形成收纳区间。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使网兜通过支撑架便捷地插接在饰板本板上,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便于清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为U型架。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简化网兜的结构,进而简化整个侧饰板的结构。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同轴后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同轴侧视图;图6是图5的同轴后视图。图中:10-本板;20-返修组件;30-吸音棉;40-网兜组件;11-布设空间;21-返修板;22-返修口;23-外圈卡装环;24-内圈卡装环;25-侧翼卡装板;41-支撑架;42-网布。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包括饰板本板10和返修组件20,该返修组件20包括返修板21和设置在本板10上且贯穿本板10厚度的返修口22,返修板21可拆卸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用于敞开或封闭返修口22。本实施例提供的后备箱侧饰板包括饰板本板10和返修组件20,返修组件20中的返修板21可拆卸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当需要对侧饰板或侧饰板所在的区域进行维修时,拆卸返修板21以使返修口22敞口,进而完成维修;维修完毕后,将返修板21卡装入返修口22以封闭饰板本板10,其维修效率高。进一步地,返修组件20还包括由返修口22的边沿朝向本板10的后侧凸起形成外圈卡装环23和由返修板21的边沿朝向返修板21的后侧凸起形成内圈卡装环24;返修板21通过内圈卡装环24和外圈卡装环23可拆卸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如此设置,可使返修板21便捷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并且便捷地进行拆卸。进一步地,返修组件20还包括成型在内圈卡装环24的后端且朝向外圈卡装环23延伸的侧翼卡装板25;侧翼卡装板与外圈卡装环24的后端卡接。如此设置,返修板21以侧翼卡装板25限制其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以使返修板21稳定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以防卡装松脱或掉落。本实施例中,返修组件20包括两个侧翼卡装板25;两个侧翼卡装板25沿返修板21的长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相对设置。返修板21以侧翼卡装板25限制其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以使返修板21稳定地卡装在返修口22上,以进一步防止卡装松脱或掉落。本实施例提供的侧饰板还包括布设在本板10后侧面上的吸音棉30;吸音棉30与本板10的后侧面通过超声波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改进技术方案,以使用吸音棉30起到吸音减震、隔热防潮的作用,且在不损坏吸音棉30的基础上,通过超声波焊接保证连接强度。具体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饰板还包括网兜组件40;网兜组件40包括支撑架41和支撑在支撑架41上的网布;本板10朝向本板10的后侧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饰板本板(10)和返修组件(20);/n所述返修组件(20)包括返修板(21)和设置在所述本板(10)上且贯穿所述本板(10)厚度的返修口(22);所述返修板(21)可拆卸地卡装在所述返修口(22)上,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返修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饰板本板(10)和返修组件(20);
所述返修组件(20)包括返修板(21)和设置在所述本板(10)上且贯穿所述本板(10)厚度的返修口(22);所述返修板(21)可拆卸地卡装在所述返修口(22)上,用于敞开或封闭所述返修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返修组件(20)还包括由所述返修口(22)的边沿朝向所述本板(10)的后侧凸起形成的外圈卡装环(23)和由所述返修板(21)的边沿朝向所述返修板(21)的后侧凸起形成的内圈卡装环(24);
所述返修板(21)通过所述内圈卡装环(24)和所述外圈卡装环(23)可拆卸地卡装在所述返修口(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备箱侧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返修组件(20)还包括成型在所述内圈卡装环(24)的后端且朝向所述外圈卡装环(23)延伸的侧翼卡装板(25);
所述侧翼卡装板(25)与所述外圈卡装环(23)的后端卡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涛,卢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