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3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5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属于吹塑机领域,包括调整环和口模;调整环和口模同心设置;压环设置于调整环与口模之间;至少两个微调环分别设置于调整环与口模之间,且两个微调环沿调整环的轴向依次设置,各微调环的圆周面与调整环的圆周面之间连接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沿调整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两个微调环与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交错设置;压环与口模之间、微调环与口模之间及调整环与口模之间共同形成出料间隙;通过上下两个微调环,并将螺栓上下交错设置,将传统的调整环上的调整螺栓的数量增加至2倍,实现微调环圆周上调整点的倍增,达到出料间隙精细化调整,更加精细化调整薄膜的厚度。

A structure of die gap adjustment of blow molding machine for high speed film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吹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速吹膜机的薄膜吹膜过程中,薄膜的厚度主要是依靠调整模头的出料间隙来完成的。现有技术中对模头的出料间隙调整的方式为,如图1所示,在调整环上设有螺纹孔,外围有套,在套上设有螺孔,通过螺栓进行推拉来改变模头的出料间隙,但是上述方式因为空间有限,在圆周上能够设置的最大螺栓数量是固定的,很难通过增加螺栓数量对出口间隙进行微量调整。而且,每两个螺栓之间因为结构上没有可变形的结构设置,因此,在调整其中一个螺栓时会导致相邻螺栓处出料间隙的变化、它们相互干涉,无法独立完成一个点的调整,进而导致薄膜的厚度在某点处调整非常困难。再者,因为模头上的数量有限,从模头出来的膜泡经过吹胀2-6倍后,圆周上的相对误差也会被放大2-6倍,这种情况下要调整薄膜厚薄误差主要靠调整螺栓,但是螺栓的数量有限,要做到更加精细和快速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调整环的周向弧长有限导致设置的螺栓数量比较固定、局限的问题,这种螺栓布置的方式在对出料间隙某一点处进行微量调整时会影响出料间隙的其他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出料间隙在某一点处的调整较为困难,故而,设计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具体为: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包括:调整环和口模;调整环和口模同心设置;压环,压环设置于调整环与口模之间;至少两个微调环,两个微调环分别设置于调整环与口模之间,且两个微调环沿调整环的轴向依次设置,且各微调环的圆周面与调整环的圆周面之间连接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沿调整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两个微调环与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交错设置;压环与口模之间、微调环与口模之间及调整环与口模之间共同形成出料间隙。优选的,两个微调环与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错位角度为4.5°-5°。优选的,各微调环与调整环之间连接的调整螺栓相邻两个之间的夹角为10°-10.5°。优选的,调整螺栓布满调整环和微调环的圆周面,且多个调整螺栓均匀设置。优选的,在微调环上沿其周向还间隔设有多个变形缓冲槽,多个变形缓冲槽与调整螺栓相间设置。优选的,变形缓冲槽的槽深为微调环厚度的1/2-2/3。优选的,调整螺栓直径为两个相邻变形缓冲槽最小垂直距离的2/3。优选的,出料间隙包括调整段和定型段,调整环与口模之间的间隙为出料间隙的定型段;两个微调环与口模之间的间隙为出料间隙的调整段。优选的,定型段的间隙小于调整段的间隙。优选的,调整螺栓包括推送调整螺栓和回拉调整螺栓,推送调整螺栓和回拉调整螺栓沿微调环的轴向对正设置。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有益效果如下:①通过上下两个微调环,并将微调环上的螺栓上下交错设置,能够将传统的调整环上的调整螺栓的数量增加至2倍,实现了微调环圆周上调整点的倍增,进而达到出料间隙精细化调整,更加精细化调整薄膜的厚度。②增加了现有技术中调整环上的调整螺栓和变形缓冲槽相间设置的数量,这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微调环上独立的调整点,这样某一点的变形不影响其他位置的限制和制约。③调整点的增多这也减小了调整螺栓的直径、这样又可以增加了调整螺栓的数量,能够减少变形量所施加的力,这样小螺栓、小螺距就可以胜任,和以前相比调整螺栓转动同样的角度,因螺距很小其使得微调环的变形量可以做的更小,从而实现出料间隙更加精细化调整,为高速薄膜的生产打下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调环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图;图4为口模的主视图;图5为图4中B-B的截面图;图6为压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整环,101、光孔,102、第一螺纹孔,2、口模,3、微调环,301、第二螺纹孔,302、变形缓冲槽,4、压环,5、调整螺栓,501、推送调整螺栓,502、回拉调整螺栓,6、出料间隙,601、调整段,602、定型段。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6所示,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包括调整环1、口模2、压环4和两个微调环3。调整环1与口模2同心设置,同时,压环4和两个微调环3也与调整环1同心设置,压环4与口模2之间、微调环3与口模2之间及调整环1与口模2之间共同形成出料间隙6,吹出的薄膜就是从出料间隙6被吹出。压环4设置在调整环1与口模2之间,两个微调环3也设置在调整环1与口模2之间,两个微调环3及压环4沿调整环1的轴向依次设置。每个微调环3的圆周面与调整环1的圆周面之间连接有调整螺栓5,每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沿调整环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两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在调整环1的端面上的投影交错设置。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微调环3的数量也可设置三个、四个、五个……,多个数量的微调环3互相交错设置,这样使得调整螺栓5在圆周上的调整点就会为一个微调环3的三倍、四倍五倍……。在本实施例中,微调环3的外圈直径为366mm,内圈直径为280mm,所以,在此微调环3下,每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沿周向间隔设置四十个,两个微调环3上下对齐设置,且两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交错,那么,在微调环3的圆周上就会形成八十个调整螺栓5的调整点,这样,能够在微调环3圆周面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一倍的调整点,提高了调整螺栓5调整密度,提高了出料间隙6的调整精度。本申请调整螺栓5的数目只是根据微调环3的尺寸大小而设置,并不限于此数量,具体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具体微调环3的具体尺寸来设置。进一步的,两个微调环3与调整环1之间的调整螺栓5在调整环1端面上的投影错位角度为4.5°-5°,优选为4.5°,这样能够将两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错开,增加调整螺栓5的布置点的密度,使得两个微调环3上的调整螺栓5最大范围布满微调环3的圆周面,增大在圆周面上的调整点的均匀性。进一步的,各微调环3与调整环1之间连接的调整螺栓5相邻两个之间的夹角为10°-10.5°,优选为10°,这样在能够保证微调环3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的多的设置调整螺栓5的数量,从而实现出料间隙6的精细化调整,同时调整螺栓5数量增加必然使得调整螺栓5的直径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调整环和口模;所述调整环和所述口模同心设置;/n压环,所述压环设置于所述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n至少两个微调环,两个所述微调环分别设置于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且两个所述微调环沿所述调整环的轴向依次设置,且各所述微调环的圆周面与所述调整环的圆周面之间连接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沿所述调整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两个所述微调环与所述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所述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交错设置;/n所述压环与所述口模之间、所述微调环与所述口模之间及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共同形成出料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环和口模;所述调整环和所述口模同心设置;
压环,所述压环设置于所述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
至少两个微调环,两个所述微调环分别设置于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且两个所述微调环沿所述调整环的轴向依次设置,且各所述微调环的圆周面与所述调整环的圆周面之间连接有调整螺栓,所述调整螺栓沿所述调整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两个所述微调环与所述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所述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交错设置;
所述压环与所述口模之间、所述微调环与所述口模之间及所述调整环与所述口模之间共同形成出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微调环与所述调整环之间的调整螺栓在所述调整环端面上的投影错位角度为4.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微调环与所述调整环之间连接的调整螺栓相邻两个之间的夹角为10°-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生产薄膜的吹塑机模头间隙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栓布满所述调整环和所述微调环的圆周面,且多个所述调整螺栓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红杨莹莹张正洲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