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21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33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一循环泵、一热介质供应管路、一吹气回水管路、一冷介质供应管路以及一旁通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利用一个循环泵完成加热行程、吹气行程、冷却行程以及等待行程,有利于节能减排。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温度控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
技术介绍
模具温度控制机(即,模温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滚轮、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传统的模温机需要两个水泵分别驱动热水以及冷却水在管路中进行循环,从而对模具进行加热和冷却。由于每一水泵在加热以及冷却过程中均需全程运行,如此,会导致能耗以及加工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能耗的模具温度控制机,从而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一循环泵,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一管路分支,用于连接一模具,所述管路分支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一热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所述热介质输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设有一第一控制阀;所述热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一吹气回水管路,包括一压缩气体输入段以及一压缩气体输出段,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体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设有一第三控制阀;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设有一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吹气回路;一冷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所述冷介质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冷介质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上依次连接一第五控制阀、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冷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冷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七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以及一旁通段,连接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之间,所述旁通段上设有一第八控制阀,所述第八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旁通段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旁通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利用一个循环泵完成加热行程、吹气行程、冷却行程以及等待行程,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小所述模具温度控制机的整体尺寸,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模具温度控制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温度控制机处于加热行程时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模具温度控制机处于吹气行程时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模具温度控制机处于冷却行程时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模具温度控制机处于等待行程时的工作示意图。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100。所述模具温度控制机100包括一热介质供应管路10、一吹气回水管路20、一冷介质供应管路30、一管路分支40、一旁通段50以及一循环泵60。所述热介质供应管路10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11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12。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端部111以及一第二端部112。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的所述第一端部111连接所述循环泵60的输出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于所述第一端部111与所述第二端部112之间设有一第一控制阀18,所述第一控制阀18可临近所述第二端部112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于所述第一端部111与所述第二端部112之间还依次连接一第一加热器13、一第二加热器14、一第一压力表15、一第一压力开关16以及一第一温度传感器17。所述第一控制阀18可位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7与所述第二端部112之间。所述第二端部112连接所述管路分支40的输入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分支40上设有一第二温度传感器41以及一第三温度传感器42。所述管路分支40用于连接一模具200,所述模具200可连接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1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42之间。所述模具200可以是公模、母模或滑块。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三端部121以及一第四端部122,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的所述第三端部121连接所述管路分支40的输出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于所述第三端部121与所述第四端部122之间设有一第二控制阀19,所述第二控制阀19可临近所述第三端部121设置。所述第四端部122连接至所述循环泵60的输入端。从而,所述热介质输入段11、所述管路分支40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12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循环回路用于对所述模具200进行加热以使其达到工作温度。所述吹气回水管路20包括一压缩气体输入段21以及一压缩气体输出段22。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五端部211以及一第六端部212。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21的所述第五端部211连接一气体压缩机(图未示)。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21于所述第五端部211以及所述第六端部212之间设有一第三控制阀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21于所述第五端部211以及所述第六端部212之间还依次连接一第一节流阀23、一第二压力开关24以及一第二压力表25,所述第三控制阀26可位于所述第二压力表25与所述第六端部212之间。所述第六端部212连接所述管路分支40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七端部221以及一第八端部222。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22的所述第七端部221连接所述管路分支40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22于所述第七端部221以及所述第八端部222之间设有一第四控制阀27,所述第四控制阀27可临近所述第七端部221设置。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n一循环泵,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n一管路分支,用于连接一模具,所述管路分支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n一热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所述热介质输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设有一第一控制阀;所述热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n一吹气回水管路,包括一压缩气体输入段以及一压缩气体输出段,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体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设有一第三控制阀;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设有一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吹气回路;/n一冷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所述冷介质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冷介质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上依次连接一第五控制阀、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冷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冷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七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以及/n一旁通段,连接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之间,所述旁通段上设有一第八控制阀,所述第八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旁通段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旁通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
一循环泵,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
一管路分支,用于连接一模具,所述管路分支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
一热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热介质输入段以及一热介质输出段;所述热介质输入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入段设有一第一控制阀;所述热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所述热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加热循环回路;
一吹气回水管路,包括一压缩气体输入段以及一压缩气体输出段,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体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设有一第三控制阀;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设有一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以及所述第四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压缩气体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压缩气体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吹气回路;
一冷介质供应管路,包括一冷介质输入段以及一冷介质输出段,所述冷介质输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冷介质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入端,所述冷介质输入段上依次连接一第五控制阀、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第六控制阀;所述冷介质输出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管路分支的输出端,所述冷介质输出段设有一第七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七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冷介质输入段、所述管路分支以及所述冷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冷却回路;以及
一旁通段,连接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与所述热介质输出段之间,所述旁通段上设有一第八控制阀,所述第八控制阀连通时使得所述热介质输入段、所述旁通段以及所述热介质输出段共同形成一旁通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输入段的所述一端及另一端为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还依次连接一第一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泰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