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该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釜前轨道、釜内轨道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之间的连接轨道,连接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活动轨道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轨道,活动轨道远离固定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凹部,釜内轨道端部设置有与凹部相配合的凸部,活动轨道转动至与釜内轨道平齐,且凸部插设于凹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能够有效减小连接轨道与釜内轨道之间的间隔缝隙,从而减小蒸养小车与釜内轨道的碰撞,提高蒸养小车的行车稳定性;并且,增补轨道能够转动至与连接轨道贴合,从而不会阻碍连接轨道的移动,以为蒸压釜的釜门的开启和关闭提供充足的空间。
A rail docking device for autocla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蒸压釜是加汽砖生产的重要设备,作用是用一定压力的饱和水蒸气通过蒸压釜釜体两侧进气管均匀地进入设备内,釜内的砖胚吸收热量经过蒸压养护,转换成高强度的粉煤灰砖。工作过程是打开一侧釜门装置,将一辆辆满载加汽砖的蒸养小车通过轨道依次进入蒸压釜内,关闭釜门打开进气阀通入蒸汽,当蒸压釜内升压至工作压力,保压一定时间进行蒸压养护,再降压冷却,生成的加汽砖成品随小车被从另一侧推出。蒸压釜因为需要一定的开门空间,所以蒸压釜与外部轨道需留有一定的距离,就要求一段连接釜内轨道和外部轨道的轨道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3449452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该送料轨道包括置于蒸压釜中的第一轨道以及置于蒸压釜外部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靠近蒸压釜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铰链,铰链与第三轨道铰接,第三轨道的另一端置于蒸压釜的釜盖的一侧,且第三轨道的底部与伸缩气缸的伸缩杆铰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使第三轨道绕所述铰链产生上、下偏转,以为釜门的开启和关闭腾出空间。但是,由于蒸压釜的釜门结构,第三轨道设置在蒸压釜内距离釜身端部一段距离的位置,第一轨道为了保证其转动挪移对接,其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轨道到釜身端部的距离,这样第三轨道和第一轨道对接时会存在一段间隔,蒸养小车的车轮经过间隔时会与蒸压釜中的第一轨道产生剧烈的撞击,不利于蒸养小车的行车稳定,还会损坏第一轨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该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在方便实现釜外轨道和釜内轨道的对接同时能够有效减小连接轨道与釜内轨道之间的缝隙,减小蒸养小车与釜内轨道的碰撞,提高蒸养小车行车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该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包括釜前轨道、釜内轨道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之间的连接轨道,所述连接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所述活动轨道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轨道,所述活动轨道远离所述固定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凹部,所述釜内轨道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相配合的凸部,所述活动轨道转动至与所述釜内轨道平齐,且凸部插设于所述凹部,所述凸部端面和凹部底面之间存在预留距离。作为优选地,所述釜内轨道凹部两侧的端面与所述釜内轨道凸部两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所述凸部的端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宽度大于所述预留距离。作为优选地,所述活动轨道凹部两侧的端面到所述凹部的底面的距离不一致。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轨道的下方设置有活动小车,所述活动小车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活动小车,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轨道,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活动轨道的下方,活动轨道转动至与固定轨道平齐时其下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抵接。作为优选地,所述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釜前轨道或釜内轨道方向延伸,所述活动小车滑移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作为优选地,所述连接轨道通过连接销分别与所述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连接。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包括釜前轨道、釜内轨道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之间的连接轨道,连接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活动轨道转动连接于固定轨道,活动轨道远离固定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凹部,釜内轨道端部设置有与凹部相配合的凸部,活动轨道转动至与釜内轨道平齐,且凸部插设于凹部,活动轨道转动伸入蒸压釜内实现与釜内轨道的对接,能够有效减小连接轨道与釜内轨道之间的间隔缝隙,减小蒸养小车与釜内轨道的碰撞,提高蒸养小车的行车稳定性,减缓釜内轨道对接端的碰撞耗损;同时,活动轨道与釜内轨道对接后,活动轨道与釜内轨道由于凸部和凹部的设置,二者拼合成的轨道间隔是交错呈现在轨道的顶面,使得活动轨道与釜内轨道始终连续,而不会出现横跨整个轨道顶面的间隔,能够为蒸养小车提供连续的承托,有效增加蒸养小车车轮经过间隔缝隙时与轨道的接触面积,不会减弱蒸养小车车轮行车的稳定性;并且,活动轨道转动连接在固定轨道上,其能够转动至与固定轨道贴合,使得整个连接轨道的长度小于釜前轨道到蒸压釜釜身端部的距离,从而不会阻碍连接轨道的移动,以为蒸压釜釜门的开启和关闭提供充足的空间;2.本专利技术的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釜内轨道凹部两侧的端面与釜内轨道凸部两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凸部的端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宽度大于预留距离,能够为釜内轨道受蒸压釜工作影响而产生的受热膨胀留有余裕,而不会出现因釜内轨道受热膨胀变长,活动轨道偏转受阻,无法实现活动轨道与釜内轨道对接的情况;3.本专利技术的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活动轨道凹部两侧的端面到凹部的底面的距离不一致,这样凸部两侧的第二间隔也是相互交错的,这样在保证轨道对车轮承托连续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轮经过各间隔时与轨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蒸养小车的行车稳定;4.本专利技术的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连接轨道通过活动小车设置在釜前轨道和釜内轨道之间的滑轨上,可通过将活动小车挪移至蒸压釜侧边,为釜门开启和关闭腾出有效的空间;并且,连接轨道可通过活动小车的滑移实现多个蒸压釜的轨道对接,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且操作方便,实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轨道与釜内轨道对接的俯视图。图中,10、釜前轨道;20、釜内轨道;21、凸部;30、连接轨道;31、固定轨道;32、活动轨道;321、凹部;33、第一间隔;34、第二间隔;35、活动小车;351、第一支撑柱;352、第二支撑柱;36、滑轨;37、连接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该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包括釜前轨道10、釜内轨道20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10和釜内轨道20之间的连接轨道30,连接轨道30包括固定轨道31和活动轨道32,活动轨道32转动连接于固定轨道31,活动轨道32远离固定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凹部321,釜内轨道20端部设置有与凹部321相配合的凸部,活动轨道32转动至与釜内轨道20平齐,且凸部插设于凹部321,凸部端面和凹部321底面之间存在预留距离。该预留距离是指在固定轨道31与釜前轨道10对接平齐的情况下,活动轨道32相对于固定轨道31刚好能够转动至与釜内轨道20平齐位置时,釜内轨道20与活动轨道32之间的间距。在该预设距离存在下,活动轨道32才能够顺利转动至与釜内轨道20平齐。使用时,将连接轨道30布设至釜前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包括釜前轨道(10)、釜内轨道(20)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10)和釜内轨道(20)之间的连接轨道(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道(30)包括固定轨道(31)和活动轨道(32),所述活动轨道(3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轨道(31),所述活动轨道(32)远离所述固定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凹部(321),所述釜内轨道(20)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321)相配合的凸部(21),所述活动轨道(32)转动至与所述釜内轨道(20)平齐,且凸部(21)插设于所述凹部(321),所述凸部(21)端面和凹部(321)底面之间存在预留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包括釜前轨道(10)、釜内轨道(20)以及活动设于釜前轨道(10)和釜内轨道(20)之间的连接轨道(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轨道(30)包括固定轨道(31)和活动轨道(32),所述活动轨道(3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轨道(31),所述活动轨道(32)远离所述固定轨道(31)的一端设置有凹部(321),所述釜内轨道(20)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凹部(321)相配合的凸部(21),所述活动轨道(32)转动至与所述釜内轨道(20)平齐,且凸部(21)插设于所述凹部(321),所述凸部(21)端面和凹部(321)底面之间存在预留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内轨道(20)凹部(321)两侧的端面与所述釜内轨道(20)凸部(21)两侧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33),所述凸部(21)的端面与所述凹部(32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34),所述第一间隔(33)和第二间隔(34)的宽度大于所述预留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压釜轨道对接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忠,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华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