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为模块化抛光机,包括主体装置、抛光装置、固定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轨、滑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螺杆、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第二变频马达和固定框,可以通过固定框的作用对圆形物料进行夹紧固定,通过第二变频马达实现对圆形物料的自动转动,通过设置的抽风机、第一气管、过滤箱、第二气管、盖板、回收箱和进气口,在对物料进行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抽风机的作用把粉尘通过过滤箱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箱的作用方便金属粉尘的回收。
Modular pol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机
,具体为模块化抛光机。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采用抛光装置对工件进行抛光,抛光作业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为了防止工件因产生的热量而发生变形,或者避免因受到热量而影响加工精度,工件经过所述抛光装置的抛光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检测作业,当工件被检测不合格后,还需要返回所述抛光装置处进行后续抛光修正,因此使得工件的加工工序较为繁琐,因此,对模块化抛光机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模块化抛光机大部分体积较为庞大、操作系数高且繁琐、成本高和效率低,存在的这些问题给加工者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也降低了抛光的效率,降低了整个生产的进度,而且一般的抛光机也浪费电力,且加工完成后没有辅助装置进行检测,容易造成次品的产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模块化抛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抛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块化抛光机,包括主体装置、抛光装置、固定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所述抛光装置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主体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收装置。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包括中控面板、螺钉和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控面板,所述主体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螺钉,且螺钉的个数总共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主体壳体的底端四周。优选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LED灯管、亚克力防护罩、第一变频马达、打磨棒和放大镜,所述主体装置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LED灯管,所述主体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亚克力防护罩,所述主体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马达,所述第一变频马达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棒,所述主体装置的前端上侧转动连接有放大镜。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轨、滑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螺杆、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第二变频马达、固定框、第二固定螺杆,所述主体装置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变频马达,所述第二变频马达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块,所述固定框的左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杆,所述第二固定螺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紧块。优选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抽风机、第一气管、过滤箱、第二气管、盖板、回收箱和进气口,所述主体装置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顶端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顶端外侧连通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回收箱的顶端设置有盖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螺杆的个数总共有两个,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固定座的内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的横截面的形状均呈“U”型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块的直径与第二夹紧块的直径大小相等,且第一夹紧块的中心与第二夹紧块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内。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顶端内侧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前端内侧开设有进气口,且回收箱通过第二气管和进气口与外界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LED灯管、亚克力防护罩、第一变频马达、打磨棒和放大镜,使整个模块化抛光机简单易捷,所占空间小、易于操作,可调整转速,成本低且效率高,抛完光可以在放大镜进行QC,确保抛光质量优质,拥有亚克力防护罩,操作安全,采用第一变频马达设计,省电节能,可长时间使用不过热;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轨、滑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螺杆、固定框和第二固定螺杆,可以对需要加工的条形物料进行固定,便于对条形物料进行抛光,减少人力的体力支出,提高操作的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轨、滑块、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螺杆、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第二变频马达和固定框,可以通过固定框的作用对圆形物料进行夹紧固定,通过第二变频马达实现对圆形物料的自动转动。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抽风机、第一气管、过滤箱、第二气管、盖板、回收箱和进气口,在对物料进行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抽风机的作用把粉尘通过过滤箱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箱的作用方便金属粉尘的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滑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LED灯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的C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变频马达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亚克力防护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装置、101-中控面板、102-螺钉、103-主体壳体、2-抛光装置、201-LED灯管、202-亚克力防护罩、203-第一变频马达、204-打磨棒、205-放大镜、3-固定装置、301-滑轨、302-滑块、303-第一固定座、304-第二固定座、305-第一固定螺杆、306-第一夹紧块、307-第二夹紧块、308-第二变频马达、309-固定框、310-第二固定螺杆、4-回收装置、401-抽风机、402-第一气管、403-过滤箱、404-第二气管、405-盖板、406-回收箱、a-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模块化抛光机,包括主体装置1、抛光装置2、固定装置3和回收装置4,主体装置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2,抛光装置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主体装置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收装置4,主体装置1包括中控面板101、螺钉102和主体壳体103,主体壳体1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控面板101,主体壳体103的底端设置有螺钉102,且螺钉102的个数总共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主体壳体103的底端四周,抛光装置2包括LED灯管201、亚克力防护罩202、第一变频马达203、打磨棒204和放大镜205,主体装置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LED灯管201,主体装置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亚克力防护罩202,主体装置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马达203,第一变频马达203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棒204,主体装置1的前端上侧转动连接有放大镜205,固定装置3包括滑轨301、滑块302、第一固定座303、第二固定座304、第一固定螺杆305、第一夹紧块306、第二夹紧块307、第二变频马达308、固定框309、第二固定螺杆310,主体装置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轨301,滑轨30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滑块302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304,第二固定座30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块化抛光机,包括主体装置(1)、抛光装置(2)、固定装置(3)和回收装置(4),其奇特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2),所述抛光装置(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主体装置(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收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抛光机,包括主体装置(1)、抛光装置(2)、固定装置(3)和回收装置(4),其奇特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抛光装置(2),所述抛光装置(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3),所述主体装置(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回收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中控面板(101)、螺钉(102)和主体壳体(103),所述主体壳体(1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中控面板(101),所述主体壳体(103)的底端设置有螺钉(102),且螺钉(102)的个数总共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主体壳体(103)的底端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2)包括LED灯管(201)、亚克力防护罩(202)、第一变频马达(203)、打磨棒(204)和放大镜(205),所述主体装置(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LED灯管(201),所述主体装置(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亚克力防护罩(202),所述主体装置(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变频马达(203),所述第一变频马达(203)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棒(204),所述主体装置(1)的前端上侧转动连接有放大镜(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滑轨(301)、滑块(302)、第一固定座(303)、第二固定座(304)、第一固定螺杆(305)、第一夹紧块(306)、第二夹紧块(307)、第二变频马达(308)、固定框(309)、第二固定螺杆(310),所述主体装置(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滑轨(301),所述滑轨(30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所述滑块(302)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304),所述第二固定座(30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03),所述第一固定座(303)的顶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杆(310),所述第一固定座(30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六福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