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9064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8
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实时采集设置于两电极帽处的传感器输出的本征过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根据关系图进行飞溅判断,得到飞溅次数、单次特征量并组合得到飞溅过程中的累积特征量;根据累积特征量与电极帽的形貌特征量计算飞溅金属体积,进而得到飞溅金属量的预测值;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电阻点焊的本征过程信号进行飞溅金属量的在线预测,实现点焊飞溅程度的在线量化评估,克服了传统技术依赖人工检测的缺点,检测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不同电极帽形状的影响,适用性强,飞溅金属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联,检测精度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飞溅在线检测方法计算速度快,对硬件系统要求低,适用于各类电阻点焊应用场景。

On line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spatter i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based on intrinsic process sig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焊接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阻点焊工艺完成了90%以上的全钢车身的焊装工作。飞溅影响车身表面质量和定位精度,甚至影响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现有技术通过人工剥离手段,测量飞溅前后质量差以得到飞溅金属的质量,但是这种方式的工作量大,测量精度低且无法实时在线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成本低、时效性强且准确率高,适用于多次飞溅检测,能够运用于焊接生产线上。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实时采集设置于两电极帽处的传感器输出的本征过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根据关系图进行飞溅判断,得到飞溅次数、单次特征量并组合得到飞溅过程中的累积特征量;根据累积特征量与电极帽的形貌特征量计算飞溅金属体积,进而得到飞溅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实时采集设置于两电极帽处的传感器输出的本征过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根据关系图进行飞溅判断,得到飞溅次数、单次特征量并组合得到飞溅过程中的累积特征量;根据累积特征量与电极帽的形貌特征量计算飞溅金属体积,进而得到飞溅金属量的预测值;/n所述的本征过程信号包括:动态电阻信号、动态电极压力信号、动态电极位移信号、声发射信号和超声波信号;/n所述的形貌特征量包括:电极底部直径、端面直径、端面曲率半径和顶部圆锥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本征过程信号的电阻点焊飞溅在线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焊接过程中实时采集设置于两电极帽处的传感器输出的本征过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建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根据关系图进行飞溅判断,得到飞溅次数、单次特征量并组合得到飞溅过程中的累积特征量;根据累积特征量与电极帽的形貌特征量计算飞溅金属体积,进而得到飞溅金属量的预测值;
所述的本征过程信号包括:动态电阻信号、动态电极压力信号、动态电极位移信号、声发射信号和超声波信号;
所述的形貌特征量包括:电极底部直径、端面直径、端面曲率半径和顶部圆锥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飞溅判断是指:在通电焊接阶段,当本征过程信号对时间的微分等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为飞溅开始;判定飞溅开始后,当本征信号对时间的微分再次等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为一次飞溅结束;飞溅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对应的本征过程信号的幅度值差的绝对值,为单次特征量;
当一次点焊过程中发生多次飞溅时,将多个本征过程信号单次特征量进行组合得到本征过程信号的累积特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飞溅金属体积的计算方式包括:
弧面圆顶电极:


其中:K1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选择的修正系数,Rt为电极帽端面曲率半径,Dt为电极帽端面直径,D为电极帽底部直径,ΔX为累计特征量,h0和h1为特征高度且和
弧面锥顶电极:

,
其中:K2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选择的修正系数,Rt为电极帽端面曲率半径,Dt为电极帽端面直径,ΔX为累计特征量,h0为特征高度,计算公式为
球头电极:其中:K3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进行选择的修正系数,D为电极帽底部直径,ΔX为累计特征量;
平顶直电极:其中:K4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进行选择的修正系数,D为电极帽底部直径,ΔX为累计特征量;
平面锥顶电极:其中:K5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进行选择的修正系数,端面直径Dt和顶部圆锥角θ,ΔX为累计特征量;

,
其中:K6为根据不同的本征过程信号进行选择的修正系数,D为电极帽底部直径,Rt为电极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裕俊沈衍李永兵雷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