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0581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复合加工方法,第一步,于刀具本体一端设置有放电电极组,且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留有给放电电极组放电的放电间隙,第二步,向放电电极组通电,以使放电电极组对工件的加工表面进行放电,使得放电电极组、工件以及供电处之间组成回路,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极组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放电于工件上,电极放电击穿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产生高温,使待加工表面特性发生改变,软化工件表面,生成易切削的变性层,便于切除,从而延长刀具本体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实现材料高效精密去除。

A method of ultrasonic EDM assisted m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铣削加工技术是机械加工领域的基础,铣削是通过铣床带动切削刀具旋转而对工件外表面进行切削加工,常用手段是通过切削刀一直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切削,因此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不仅对铣刀损耗大,而且切削加工时也比较困难,难以切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削刀一直与工件表面接触进行切削,因此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阻力较大,不仅对刀具损耗大,而且切削加工工件时也比较困难,难以切除的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利用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的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刀具本体一端的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保持放电间隙;S2:为所述放电电极组供电,以使所述放电电极组对工件加工表面放电。进一步的,所述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3:在加工过程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于工件的进给方向或刀具本体竖直方向产生的超声波传递给工件或刀具本体。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组由供电装置供电,所述供电装置一端通过电刷搭接在刀具本体上与放电电极组电连接,另一端与工件电连接。进一步的,在刀具本体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放电电极组低于所述于刀具本体加工顶端以在切削加工时形成所述放电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放电间隙距离为0.01-0.05mm。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有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有变幅杆。进一步的,在加工过程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于刀具本体竖直方向产生超声波时,所述超声波发生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于铣床上的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以及设于所述刀具本体的第二电磁感应线圈。进一步的,所述刀具本体上设有第一切削刀与第二切削刀,所述放电电极组包括第一放电电极与第二放电电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削刀最外端与所述第二切削刀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最外端与所述第二放电电极最外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削刀与所述刀具本体之间设有绝缘垫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第一步,于刀具本体一端设置有放电电极组,且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留有给放电电极组放电的放电间隙,第二步,向放电电极组通电,以使放电电极组对工件的加工表面进行放电,使得放电电极组、工件以及供电处之间组成回路,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极组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放电于工件上,电极放电击穿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产生高温,使待加工表面特性发生改变,软化工件表面,生成易切削的变性层,便于切除,也不会损坏刀具组,本申请主要通过放电电极组放电,产生高温,利用高能量的电火花对工件待切削局部区域进行加热使之软化,降低该区域的加工硬化程度,然后通过刀具本体对工件进行切除,从而延长刀具本体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实现材料高效精密去除。2.本申请还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将超声波发生器所产生的超声波通过换能器与变幅杆的传导,将超声波传递至铣削刀片组上或者工件上,使得刀具组或者工件产生高频振动,可以有效减少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短路、拉弧等现象,有利于断屑,降低切削力,提高表面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的操作步骤方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一(超声波发生装置于工件的进给方向);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二(超声波发生装置于刀具本体竖直方向)。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三(超声波发生装置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与图3所示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刀具本体1一端的放电电极组4与工件2之间保持放电间隙3;S2:为所述放电电极组4供电,以使所述放电电极组4对工件2加工表面放电。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复合加工方法,第一步,于刀具本体一端设置有放电电极组,且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留有给放电电极组放电的放电间隙,第二步,向放电电极组通电,以使放电电极组对工件的加工表面进行放电,使得放电电极组、工件以及供电处之间组成回路,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极组通过空气作为介质放电于工件上,电极放电击穿放电电极组与工件之间的间隙产生高温,使待加工表面特性发生改变,软化工件表面,生成易切削的变性层,便于切除,也不会损坏刀具组,本申请主要通过放电电极组放电,产生高温,利用高能量的电火花对工件待切削局部区域进行加热使之软化,降低该区域的加工硬化程度,然后通过刀具本体对工件进行切除,从而延长刀具本体使用寿命、提高加工效率,实现材料高效精密去除。进一步的,所述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3:在加工过程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5于工件2的进给方向或刀具本体1竖直方向产生的超声波传递给工件2或刀具本体1;如图2所示,超声波发生装置5设置于工件2的进给方向,如图3所示,超声波发生装置5设置于刀具本体1竖直方向,当超声波发生装置5产生超声波后传递至工件2或刀具本体1,使得工件2或刀具本体1产生高频振动,在切削待加工工件时,同时刀具本体1对待加工工件进行打磨抛光,使得待加工工件的光洁度和精度更高,并且铣削刀片组3在振动加工时,便于产生的残屑排出,避免积削瘤的产生,并且在振动切削时可减少铣削刀片组3的阻力,降低铣削刀片组3的磨损,也可以有效减少电火花放电过程中短路、拉弧等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组4由供电装置6供电,所述供电装置6一端通过电刷7搭接在刀具本体1上与放电电极组4电连接,另一端与工件2电连接,将所述电刷7与所述放电电极组4电连接,由于刀具本体1在工作时会不停旋转,因此于刀具本体1与供电装置6之间设置有电刷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刀具本体(1)一端的放电电极组(4)与工件(2)之间保持放电间隙(3);/n为所述放电电极组(4)供电,以使所述放电电极组(4)对工件(2)加工表面放电。/n在加工过程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5)于工件(2)的进给方向或刀具本体(1)竖直方向产生的超声波传递给工件(2)或刀具本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刀具本体(1)一端的放电电极组(4)与工件(2)之间保持放电间隙(3);
为所述放电电极组(4)供电,以使所述放电电极组(4)对工件(2)加工表面放电。
在加工过程中,将超声波发生装置(5)于工件(2)的进给方向或刀具本体(1)竖直方向产生的超声波传递给工件(2)或刀具本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组(4)由供电装置(6)供电,所述供电装置(6)一端通过电刷(7)搭接在刀具本体(1)上与放电电极组(4)电连接,另一端与工件(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刀具本体(1)的轴线方向上,所述放电电极组(4)低于所述于刀具本体(1)加工顶端以在切削加工时形成所述放电间隙(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间隙(3)距离为0.01-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电火花辅助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平黄磊高泰祖李树健李鹏南牛秋林邱新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