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020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出机构,能够与气体发生器相连并接收所述气体发生器输送的气体,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外杆,所述外杆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道;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从所述通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通道且能够沿着所述外杆的轴向活动,所述内杆的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外杆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间隙,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内杆插接与所述通道内的部分,并与所述间隙连通以将从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进入的气体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排出。该顶出机构既能实现顶出功能,也能实现气体辅助功能,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Eje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出机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灯具中各组成型腔的产品质量以及合格率问题,模具是对其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产品质量及合格率的问题点中模具影响50%以上。模具结构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后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与人工成本等,例如对于车灯生产过程中的多色灯罩产品焊筋处存在缩痕,其后期很难通过工艺改善,且产品有焊接要求焊筋根部壁厚不能减少,故流动末端存在缩痕,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并且,现代车灯行业中产品结构越发复杂,车灯模具也随之越发繁琐,一种既可以顶出产品又可以进行吹气的机构可以很好的把两大功能进行结合,变繁为简。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三种方案:方案一,在模具上既设计有顶杆又设计有吹气机构,需要在模具上预留出足够大的空间;方案二,直接利用原有的顶杆加工孔进行吹气,这样做气密性会很差,顶杆机构前后都会漏气且顶杆吹气孔的加工难度本身就非常大不便于推广;方案三,其它的一些根据产品造型进行的特殊设计的既可以顶出又能实现吹气功能的结构,会因为价格或者结构太过复杂而无法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出机构,能够与气体发生器相连并接收所述气体发生器输送的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n外杆,所述外杆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道;/n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从所述通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通道且能够沿着所述外杆的轴向活动,所述内杆的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外杆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间隙,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内杆插接与所述通道内的部分,并与所述间隙连通以将从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进入的气体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出机构,能够与气体发生器相连并接收所述气体发生器输送的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
外杆,所述外杆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通道;
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从所述通道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通道且能够沿着所述外杆的轴向活动,所述内杆的一端的外壁面与所述外杆的内壁面的至少一部分间隔开形成间隙,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通,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至少延伸至所述内杆插接与所述通道内的部分,并与所述间隙连通以将从所述通气孔的一端进入的气体从所述通道的另一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插接于所述通道内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外杆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分别形成为柱状,所述内杆伸入所述外杆内的部分的外壁面与所述外杆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所述间隙,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通道的一端以封闭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之间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的一端的外壁面设有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外杆的一端的径向尺寸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设有沿其轴向贯通且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豪罗俊陈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