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上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93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上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上漆装置,包括两侧开口的上漆箱,上漆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处理组;处理组包括辊磨机构和位于辊磨机构一侧的上漆机构,辊磨机构包括若干由驱动件驱动的打磨辊;上漆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漆箱上的人孔,人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漆组件,上漆组件朝向上漆箱的中部,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气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对钢结构进行快速打磨和上漆。

Painting device for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上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钢结构上漆
,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上漆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在钢结构上喷漆等方式进行防锈,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年限。现在钢结构的上漆通过上漆设备进行上漆,通过传送带将钢结构传送至打磨装置,打磨过后翻面再进行另一面打磨,直至钢结构的两面均达到一定的粗糙度,然后对钢结构的一面进行上漆,待一面漆凝固之后再进行另一面的上漆,如此导致上漆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不高,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794386A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自动喷漆打磨生产线,通过传送带对材料进行传送,对材料的一面进行打磨,然后进行喷漆,虽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相较而言并不能同时对材料的两面进行打磨,工作效率仍然不高,并且在对一面喷漆以后,仍然需要等待油漆的凝固,再进行另一面的打磨和喷漆工作,因此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对此,为了提高钢结构上漆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对钢结构的上漆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钢结构上漆装置,以对钢结构上漆装置进行改进,提高上漆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上漆装置,包括两侧开口的上漆箱,上漆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处理组;处理组包括辊磨机构和位于辊磨机构一侧的上漆机构,辊磨机构包括若干由驱动件驱动的打磨辊;上漆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漆箱上的人孔,人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漆组件,上漆组件朝向上漆箱的中部,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气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对钢结构的打磨采用人工打磨或机械单面打磨,同时,打磨完成后对钢结构进行上漆时是采用单面上漆的方式,上漆效率不高。(1)本方案中,通过夹具与滑轨的配合将钢结构悬吊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运输,运输至辊磨机构的钢结构被打磨,增大钢构件表面的粗糙度,由于辊磨机构设置为两组,同时对钢结构的两面进行打磨,进而提高了钢结构打磨的工作效率。(2)本方案中,运输至上漆机构的钢结构经过上漆组件时,上漆组件对钢结构进行均匀上漆,相比于人工上漆而言,均匀度高,工作效率快。在对钢结构上漆时,喷气组件可朝向喷头的一侧进行喷气,一方面使得人孔内形成气幕,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上漆情况的同时气幕对漆颗粒进行阻挡,避免漆颗粒逸散到工作间内,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气体进入到上漆箱内,由于气体未直接喷射到钢结构上,进而作用力较小,在对钢结构进行初步吹干的同时避免了刚上好的漆从钢结构脱离,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直接吹干,避免了油漆的脱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晾干,加快了效率。(3)钢结构经过喷气组件时,转动喷气组件朝向钢结构,并且对钢结构进行喷气,气体直接作用在钢结构上,加快钢结构上的漆凝固,提高钢结构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辊磨机构还包括外壳,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滑板,打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滑板转动连接,滑板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由动力件驱动。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某些情况下也会采用对辊进行双面打磨,但是由于对辊之间的间距较小且一定,难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钢结构,本方案中,通过螺杆、滑板以及动力件的作用,带动对辊朝向或远离上漆箱运动,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钢构件。进一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张紧轮,打磨辊的转轴上均设置有转轮,张紧轮和转轮上套设有皮带。有益效果:通过张紧轮、皮带和转轮的配合,可减少动力件的设置,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所述打磨辊包括上辊和下辊,上辊与下辊之间焊接固定有连接轴。有益效果:通过上辊和下辊的设置可扩大对钢结构的打磨面积。进一步,所述连接轴内开设有空腔,连接轴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气孔,气孔朝向上漆箱的中部,上辊内开有与连接轴连通的气道,外壳上安装有泵组件,泵组件连通有转动连接,转动连头与气道连通。有益效果:通过泵组件对气道、空腔抽风,进而将上漆箱内的漆颗粒以及打磨出的粉尘抽走,以便于漆颗粒和粉尘的集中处理。进一步,所述上漆组件包括若干漆喷头和与漆喷头连通的漆泵,漆喷头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均布。有益效果:运输钢结构经过漆喷头时,多个漆喷头对钢结构进行喷漆,以提高钢结构的上漆均匀。进一步,所述喷气组件包括若干气喷头和与气喷头连通的气泵,气喷头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均布且气喷头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有益效果:通过气喷头的转动,气喷头喷出的气体可在人孔形成气幕,操作人员可在人孔观察上漆情况,同时由于气幕的阻塞漆颗粒不会从人孔跑出,降低了漆颗粒的逸散,进而避免了漆颗粒对工作间的污染。进一步,所述气喷头连通有纵截面为锥形的罩体。有益效果:通过罩体可扩大气喷头喷出气体的面积,以使得气体扩散。进一步,所述气泵与气喷头之间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进气口与气泵连通,加热器的出气口与气喷头连通。有益效果:通过加热器对气体进行加热,吹向钢结构的气体为热气,可进一步提高漆的干燥。进一步,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为60~100℃。有益效果:在60~100℃内加热烘干,可避免漆干燥过快,进而保证漆与钢结构的粘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钢结构上漆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钢结构上漆装置的左向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钢结构上漆装置的正向视图;图4为图3的E-E向视图;图5为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F-F向剖视图;图8为图7的A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漆箱1、外壳2、滑板21、单相电机22、皮带23、抽风泵24、主管25、转动接头26、上辊3、气道31、连接轴32、空腔33、气孔34、下辊4、三相电机5、人孔6、气喷头61、第二支撑板62、漆喷头63、出料口7、滑轨8、夹具81、滚珠轴承811、支撑轴812、横板813、竖板814、永磁铁815。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钢结构上漆装置,包括纵截面为长方形的上漆箱1,上漆箱1的两端分别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7。上漆箱1内的上部安装有滑轨8,本实施例中上漆箱1放置于工作间,滑轨8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工作间的墙体上。滑轨8上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夹具81,如附图5所示,夹具81包括支撑轴812,支撑轴812的两侧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螺栓固定有与支撑轴812同轴的轴承,本实施例中轴承为滚珠轴承811,滚珠轴承811与滑轨8水平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轴812为长度可调轴,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0980103514.7的专利文件。支撑轴812的底部焊接固定有横板813,横板813的两侧水平滑动连接有竖板814,具体的竖板814的顶部一体成型有T型块,横板813上开有与T型块滑动配合的T型槽(图中未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结构上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开口的上漆箱,上漆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处理组;处理组包括辊磨机构和位于辊磨机构一侧的上漆机构,辊磨机构包括若干由驱动件驱动的打磨辊;上漆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漆箱上的人孔,人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漆组件,上漆组件朝向上漆箱的中部,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气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上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开口的上漆箱,上漆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处理组;处理组包括辊磨机构和位于辊磨机构一侧的上漆机构,辊磨机构包括若干由驱动件驱动的打磨辊;上漆机构包括开设在上漆箱上的人孔,人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漆组件,上漆组件朝向上漆箱的中部,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若干喷气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上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磨机构还包括外壳,外壳的上部和下部均水平滑动连接有滑板,打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滑板转动连接,滑板上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由动力件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上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张紧轮,打磨辊的转轴上均设置有转轮,张紧轮和转轮上套设有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上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辊包括上辊和下辊,上辊与下辊之间焊接固定有连接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上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亮谢家凤徐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实创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