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87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包括内炉体、加热体、外壳体和透光组件;内炉体为具有炉膛的密闭结构,内炉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透光孔;加热体均匀固定在内炉体的内表面上,且用于给炉膛加热;外壳体密封包裹在内炉体的外侧,且侧壁开设有与内透光孔对应的外透光孔;透光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在外透光孔的外侧边沿,且用于对照射进入炉膛内部的光源进行透光和滤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透光孔的恒温炉,光源位于恒温炉外侧,通过透光孔从外向内引入光源,能够将光源引入炉膛内,从而可实现光热协同反应;透光组件将透光孔遮住,防止热量向外部的流动,因此该恒温炉具有良好的加热均匀性;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A thermostatic furnace for photothermal synergistic re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反应性能测试的仪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
技术介绍
光热协同反应是将光和热两者结合起来,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在光的辅助作用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一般远高于单一的光催化和热催化活性。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反应活性,在光的参与作用下,可明显地降低反应的温度,同时可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反过来说,热源的存在可以减低所需光源的能量,即在一定温度下,使得原本需要在很高能量的光源作用的反应可以在常规的白色光(390~780nm)和紫外光源(254nm)下完成。因此光热协同反应器充分发挥了光和热的协同作用,使光热作用相互促进,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的反应炉内部炉膛为实体结构,不适合于引入光照,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能实现光热的协同反应,其结构成为限制光热协同反应发展的难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在实现高温的同时,将光照引入至反应炉中,同时保持反应炉内部温度的均匀性的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包括:内炉体、加热体、外壳体和透光组件;所述内炉体为具有炉膛的密闭结构,所述内炉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透光孔;所述加热体均匀固定在所述内炉体的内表面上,且用于给所述炉膛加热;所述外壳体密封包裹在所述内炉体的外侧,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透光孔对应的外透光孔;所述透光组件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外透光孔的外侧边沿,且用于对照射进入所述炉膛内部的光源进行透光和滤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透光孔的恒温炉,光源位于恒温炉外侧,通过透光孔从外向内引入光源,能够将光源引入炉膛内,从而可实现光热协同反应;透光组件将透光孔遮住,防止热量向外部的流动,因此该恒温炉具有良好的加热均匀性;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透光组件包括固定环、窗片和中间螺帽;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外透光孔的外侧边沿;所述窗片的表面与所述外透光孔密封贴合,且卡接在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所述中间螺帽为阶梯型管体,所述中间螺帽直径较小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螺纹连接,且端头顶紧所述窗片。既能够保证透光效果,又能够对透光孔进行封堵,防止热量外流,且便于拆卸替换窗片及维修。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窗片为石英材质或玻璃材质的凸面镜结构。可以将入射的光源通过聚焦进入炉膛内。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透光组件还包括滤光片和紧固螺帽;所述滤光片卡接在所述中间螺帽直径较大部分的阶梯面和内壁上;所述紧固螺帽为环形结构,且外壁与所述中间螺帽的内壁螺纹连接,并顶紧所述滤光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光组件还具有滤光功能,且便于拆卸更换。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滤光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滤光片可以叠加两个、三个或更多,无需在光源上另外放置一个大的滤光片,降低其成本。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内透光孔的数量为1个,且开设在所述内炉体侧壁的轴线方向的中点;或所述内透光孔的数量为2个,且对称开设在所述内炉体两侧壁的轴线方向的中点。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布置。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内炉体为碳化硅、刚玉或纤维烧结的一体化炉膛。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外壳体为不锈钢金属外壳。保温效果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加热体为加热炉丝、硅碳棒或硅钼棒。恒温加热效果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中,所述光源为管式光源、平行光源、光纤光源、LED、氙灯、汞灯或卤钨灯。能够满足光照反应需求。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透光孔的恒温炉,光源位于恒温炉外侧,通过透光孔从外向内引入光源,能够将光源引入炉膛内,从而可实现光热协同反应;透光组件将透光孔遮住,防止热量向外部的流动,因此该恒温炉具有良好的加热均匀性;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光组件具有透光和滤光功能,既能够保证透光和滤光效果,又能够对透光孔进行封堵,防止热量外流,且便于拆卸替换窗片和滤光片及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内炉体;11-炉膛;12-内透光孔;2-加热体;3-外壳体;31-外透光孔;4-透光组件;41-固定环;42-窗片;43-中间螺帽;44-滤光片;45-紧固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附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包括:内炉体1、加热体2、外壳体3和透光组件4;内炉体1为具有炉膛11的密闭结构,内炉体1的侧壁开设有一个内透光孔12;加热体2均匀固定在内炉体1的内表面上,且用于给炉膛11加热;外壳体3密封包裹在内炉体1的外侧,且侧壁开设有与内透光孔12对应的外透光孔31;透光组件4可拆卸密封连接在外透光孔31的外侧边沿,且用于对照射进入炉膛11内部的光源进行透光和滤光。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透光组件4包括固定环41、窗片42和中间螺帽43;固定环41固定在外透光孔31的外侧边沿;窗片42的表面与外透光孔31密封贴合,且卡接在固定环41的内壁上;中间螺帽43为阶梯型管体,中间螺帽43直径较小部分的外壁与固定环41的内壁螺纹连接,且端头顶紧窗片42。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窗片42为石英材质或玻璃材质的凸面镜结构。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透光组件4还包括滤光片44和紧固螺帽45;滤光片44卡接在中间螺帽43直径较大部分的阶梯面和内壁上;紧固螺帽45为环形结构,且外壁与中间螺帽43的内壁螺纹连接,并顶紧滤光片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炉体(1)、加热体(2)、外壳体(3)和透光组件(4);/n所述内炉体(1)为具有炉膛(11)的密闭结构,所述内炉体(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透光孔(12);/n所述加热体(2)均匀固定在所述内炉体(1)的内表面上,且用于给所述炉膛(11)加热;/n所述外壳体(3)密封包裹在所述内炉体(1)的外侧,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透光孔(12)对应的外透光孔(31);/n所述透光组件(4)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外透光孔(31)的外侧边沿,且用于对照射进入所述炉膛(11)内部的光源进行透光和滤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炉体(1)、加热体(2)、外壳体(3)和透光组件(4);
所述内炉体(1)为具有炉膛(11)的密闭结构,所述内炉体(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透光孔(12);
所述加热体(2)均匀固定在所述内炉体(1)的内表面上,且用于给所述炉膛(11)加热;
所述外壳体(3)密封包裹在所述内炉体(1)的外侧,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透光孔(12)对应的外透光孔(31);
所述透光组件(4)可拆卸密封连接在所述外透光孔(31)的外侧边沿,且用于对照射进入所述炉膛(11)内部的光源进行透光和滤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4)包括固定环(41)、窗片(42)和中间螺帽(43);所述固定环(41)固定在所述外透光孔(31)的外侧边沿;所述窗片(42)的表面与所述外透光孔(31)密封贴合,且卡接在所述固定环(41)的内壁上;所述中间螺帽(43)为阶梯型管体,所述中间螺帽(43)直径较小部分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环(41)的内壁螺纹连接,且端头顶紧所述窗片(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恒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片(42)为石英材质或玻璃材质的凸面镜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热协同反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思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