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艾军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86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6
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所述第一气压缸固定在第一气压缸基座上方,所述活塞安装在第一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智能相机安装在智能相机基座顶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基座顶部,所述橡胶推块固定在第三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限位推块安装在第四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紫外消毒器安装在工作台顶部。通过智能相机识别西林瓶的高度,第二气压缸动作将针头刺入瓶子内,代替了人工穿刺的步骤,提高了效率;通过紫外消毒器对针头进行消毒,保证所配药液无污染;通过第一气压缸带动活塞运动,将溶液注射到西林瓶内与药品混合,重复多次保证西林瓶内药品无残余,保证了药品配兑的比例,代替了人工兑药的操作,减少了人力开支。

An automatic dispensing device for medic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一气压缸带动活塞运动,将筒体内的溶液注入西林瓶后溶化粉末状药品,从而实现自动兑药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医疗卫生领域,部分药品以粉末态的形式存放在西林瓶内,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药品需要根据需求与不同的药液调兑,以满足注射要求。传统的兑药完全由医护人员手工完成,首先用针管从点滴瓶内吸取药液,将其注入存放粉状药品的西林瓶内使二者混合,再用针管吸出,重复多次上述步骤,保证西林瓶内无药品粉末残留,最后将兑好的药液重新注入点滴瓶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在面对大规模兑药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药剂溶解不充分的问题,另外,这样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兑药效率低,浪费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以解决人工操作时工作质量不能保证,且人力劳动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包括第一气压缸、第一气压缸基座、活塞、筒体、第一支架、智能相机、智能相机基座、控制器、基座、第二气压缸、第三气压缸、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橡胶推块、限位推块、第四气压缸、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紫外消毒器、工作台和针头,所述第一气压缸固定在第一气压缸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气压缸基座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活塞安装在第一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筒体固定在第一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基座左侧,其为双L型结构,所述智能相机安装在智能相机基座顶部,其朝向筒体正下方,所述智能相机基座固定在工作台左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基座顶部,其位于第二气压缸右侧,所述基座为长方形铁板,所述第二气压缸竖直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第三气压缸安装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前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橡胶推块固定在第三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限位推块安装在第四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第四气压缸固定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左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结构相同,所述紫外消毒器安装在工作台顶部,其位于智能相机基座的左侧,其朝向针头方向,所述工作台为T型结构,其安装在第二气压缸的顶部,所述针头固定在筒体下表面的中央位置。所述筒体为圆柱型中空结构,其内半径为1厘米,其下表面开有半径0.3毫米的圆孔与针头相连接,所述针头朝向限位推块的正中央,所述活塞位于筒体的内部。所述限位推块为双层U型结构,其上下两层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所述橡胶推块位于限位推块上下两层之间,其高度为0.9厘米。所述筒体和第一支架之间通过方形插销连接,筒体和第一支架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插拔来分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对称分布安装在上。所述第一气压缸和筒体为同心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智能相机抓取放置在限位推块内瓶子的形状,得出其与针头之间的高度数据并上传到控制器,控制器驱动第二气压缸动作相应的距离使针头扎入瓶子内,代替了人工手持针管扎入瓶子的过程,节省了劳动量;通过紫外消毒器持续不断的对针头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通过针头进入药液内,保证了所配药液干净无污染;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三气压缸和第四气压缸动作,使橡胶推块和限位推块将西林瓶夹在针头的正下方,由压力传感器检测西林瓶和两个推块之间的压力数据,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表明西林瓶被固定好,两个气压缸停止动作,防止压力过大损坏西林瓶;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一气压缸带动活塞运动,将筒体内的溶液注入西林瓶后溶化粉末状药品,反复多次保证西林瓶内的药品无残余,代替了人工兑药的过程,提高了效率和兑药的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下方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俯视轴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气压缸,2、第一气压缸基座,3、活塞,4、筒体,5、第一支架,6、智能相机,7、智能相机基座,8、控制器,9、基座,10、第二气压缸,11、第三气压缸,12、第一压力传感器,13、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14、橡胶推块,15、限位推块,16、第四气压缸,17、第二压力传感器,18、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19、紫外消毒器,20、工作台,21针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包括第一气压缸1、第一气压缸基座2、活塞3、筒体4、第一支架5、智能相机6、智能相机基座7、控制器8、基座9、第二气压缸10、第三气压缸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13、橡胶推块14、限位推块15、第四气压缸16、第二压力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18、紫外消毒器19、工作台20和针头21,所述第一气压缸1固定在第一气压缸基座2上方,所述第一气压缸基座2固定在第一支架5的顶部,所述活塞3安装在第一气压缸1的主轴上,所述筒体4固定在第一支架5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5固定在基座9左侧,其为双L型结构,所述智能相机6安装在智能相机基座7顶部,其朝向筒体4正下方,所述智能相机基座7固定在工作台20左侧,所述控制器8安装在基座9顶部,其位于第二气压缸10右侧,所述基座9为长方形铁板,所述第二气压缸10竖直固定在基座9顶部,所述第三气压缸11安装在第一压力传感器12前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2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13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13安装在工作台20的顶部,所述橡胶推块14固定在第三气压缸11的主轴上,所述限位推块15安装在第四气压缸16的主轴上,所述第四气压缸16固定在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左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安装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18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18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13的结构相同,所述紫外消毒器19安装在工作台20顶部,其位于智能相机基座7的左侧,其朝向针头21方向,所述工作台20为T型结构,其安装在第二气压缸10的顶部,所述针头21固定在筒体4下表面的中央位置。所述筒体4为圆柱型中空结构,其内半径为1厘米,其下表面开有半径0.3毫米的圆孔与针头21相连接,所述针头21朝向限位推块15的正中央,所述活塞3位于筒体4的内部。所述限位推块15为双层U型结构,其上下两层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所述橡胶推块14位于限位推块15上下两层之间,其高度为0.9厘米。所述筒体4和第一支架5之间通过方形插销连接,筒体4和第一支架5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插拔来分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包括第一气压缸、第一气压缸基座、活塞、筒体、第一支架、智能相机、智能相机基座、控制器、基座、第二气压缸、第三气压缸、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橡胶推块、限位推块、第四气压缸、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紫外消毒器、工作台和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缸固定在第一气压缸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气压缸基座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活塞安装在第一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筒体固定在第一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基座左侧,其为双L型结构,所述智能相机安装在智能相机基座顶部,其朝向筒体正下方,所述智能相机基座固定在工作台左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基座顶部,其位于第二气压缸右侧,所述基座为长方形铁板,所述第二气压缸竖直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第三气压缸安装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前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橡胶推块固定在第三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限位推块安装在第四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第四气压缸固定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左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结构相同,所述紫外消毒器安装在工作台顶部,其位于智能相机基座的左侧,其朝向针头方向,所述工作台为T型结构,其安装在第二气压缸的顶部,所述针头固定在筒体下表面的中央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自动兑药装置,包括第一气压缸、第一气压缸基座、活塞、筒体、第一支架、智能相机、智能相机基座、控制器、基座、第二气压缸、第三气压缸、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橡胶推块、限位推块、第四气压缸、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紫外消毒器、工作台和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缸固定在第一气压缸基座上方,所述第一气压缸基座固定在第一支架的顶部,所述活塞安装在第一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筒体固定在第一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基座左侧,其为双L型结构,所述智能相机安装在智能相机基座顶部,其朝向筒体正下方,所述智能相机基座固定在工作台左侧,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基座顶部,其位于第二气压缸右侧,所述基座为长方形铁板,所述第二气压缸竖直固定在基座顶部,所述第三气压缸安装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前侧,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在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橡胶推块固定在第三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限位推块安装在第四气压缸的主轴上,所述第四气压缸固定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左侧表面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基座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基座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艾军宗文博李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艾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