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仇涛专利>正文

矿石粉尘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884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上述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包括机体、转动套管、输液管、扇叶组件、活塞、动力传输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机体包括盖板和基座,盖板盖设于基座,盖板开设有通孔,基座开设有避空槽、蓄液槽、滑动槽和加压槽,避空槽分别与通孔和滑动槽连通,蓄液槽与加压槽连通,加压槽通过滑动槽与避空槽连通;转动套管穿设于通孔内并与盖板转动连接,且转动套管部分位于避空槽内,转动套管开设有吸气孔、连接孔、容纳槽、喷液管道和清洗管道,吸气孔通过容纳槽与避空槽连通。由于吸气孔通过容纳槽与避空槽连通,使粉尘颗粒随除尘液流入避空槽内,解决了传统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可持续除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Ore dust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石粉尘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尤其是在矿石开采作业环境,生产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避免上述的问题,采用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对粉尘进行去除净化。传统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采用吸尘喷淋的方式进行除尘,然而,这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的吸尘孔容易堵塞,随着持续使用时间越长,矿石粉尘净化系统的除尘效果越差。因此,传统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可持续除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可持续除尘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包括:机体,包括盖板和基座,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开设有避空槽、蓄液槽、滑动槽和加压槽,所述避空槽分别与所述通孔和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蓄液槽与所述加压槽连通,所述加压槽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转动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套管部分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转动套管开设有吸气孔、连接孔、容纳槽、喷液管道和清洗管道,所述吸气孔通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吸气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套管的轴向存在小于90度的预定角度,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喷液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还通过所述清洗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吸气孔与所述清洗管道连通的位置邻近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喷液管道连通的位置远离所述容纳槽设置;输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转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加压槽连通;扇叶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扇叶组件套设于所述输液管;活塞,位于所述加压槽内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动力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套管和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上述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盖板盖设于基座,蓄液槽储蓄除尘液,除尘液可以是水;工作时,驱动机构动作,以驱动转动套管相对于盖板转动,由于输液管分别穿设于滑动槽和容纳槽内,且输液管与基座转动连接,输液管与转动套管固定连接,使输液管随转动套管转动,又由于扇叶组件套设于输液管,使扇叶组件随输液管转动,这样容纳槽内产生负压,转动套管外围的空气通过吸气孔进入容纳槽内,实现旋转吸气的效果;与此同时,驱动机构还通过动力传输机构驱动活塞在加压槽内滑动,由于蓄液槽与加压槽连通,使除尘液能够流入加压槽内,又由于加压槽通过滑动槽与避空槽连通,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孔和加压槽连通,使活塞将加压槽内的除尘液通过输液管压入连接孔内,由于连接孔通过喷液管道与吸气孔连通,连接孔还通过清洗管道与吸气孔连通,这样压入连接孔内的除尘液可以分别通过喷液管道和清洗管道进入吸气孔;由于吸气孔与喷液管道连通的位置远离容纳腔设置,使由吸气孔进入的含有粉尘的气体与喷液管道喷出的除尘液混合除尘,又由于吸气孔与清洗管道连通的位置邻近容纳槽设置,清洗管道喷出的除尘液对进入吸气孔的气体进行再次混合除尘,具有较好的除尘效果;由于吸气孔的延伸方向与转动套管的轴向存在小于90度的预定角度,即吸气孔倾斜开设,除尘后的液体可以通过吸气孔流回容纳槽内,且液体中的粉尘颗粒不易停留于吸气孔中,加上清洗管道喷出的除尘液的清洗作用,液体中的粉尘颗粒随除尘液快速排入容纳槽内,由于吸气孔通过容纳槽与避空槽连通,使粉尘颗粒随除尘液流入避空槽内,解决了传统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可持续除尘效果较差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和固定套管,所述避空槽、所述蓄液槽、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加压槽均开设于所述座体;所述固定套管位于所述避空槽内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固定套管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转动套管转动连接,使得所述转动套管还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从而使转动套管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所述固定套管开设有相连通的内腔和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腔连通,使容纳槽依次通过内腔和出液孔与避空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空槽与所述蓄液槽连通,使避空槽内的除尘液可以回流至蓄液槽内再次使用,实现除尘液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除尘液的用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开设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分别与所述避空槽和所述蓄液槽连通,使得所述避空槽与所述蓄液槽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开设有与所述避空槽连通的排气孔,使避空槽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孔排出矿石粉尘净化系统的外围,使吸气孔的吸气更加顺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管还套设于所述输液管上,使输液管同时设置于盖板、基座和固定套管上,从而使输液管更加牢固地设置于机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开设有相连通的动力腔和传递孔,所述动力腔分别与所述传递孔和所述加压槽连通,所述传递孔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动力传输机构位于所述动力腔内,且所述动力传输机构部分位于所述加压槽内,所述驱动机构穿设于所述传递孔内,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转动套管和动力传输机构连接,并使动力传输机构驱动活塞相对于基座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组件、中间轴和螺杆螺母组件,所述第一带轮组件设于所述动力腔内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动力腔内并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组件和所述螺杆螺母组件均套设于所述中间轴,所述螺杆螺母组件位于所述动力腔内,且所述螺杆螺母组件部分位于所述加压槽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这样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的动力通过第一带轮组件传递至中间轴,由于中间轴与机体转动连接,使中间轴相对于机体转动,螺杆螺母组件套设于中间轴,使动力经中间轴传递至螺杆螺母组件,并由螺杆螺母组件作用至活塞,从而使动力传输机构驱动活塞相对于基座滑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轴、第二带轮组件和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体上,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传递孔内并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带轮组件分别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带轮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使得所述第一带轮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所述避空槽内,且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转动套管的周壁上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使得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套管连接,即使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套管相对于盖板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螺母组件包括螺杆套、滑杆和螺母;所述螺杆套位于所述动力腔内,且所述螺杆套套设于所述中间轴,使螺杆套随中间轴相对于机体转动;所述机体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分别与所述动力腔和所述加压槽连通,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滑孔内并与所述机体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加压槽内的端部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螺母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包括盖板和基座,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开设有避空槽、蓄液槽、滑动槽和加压槽,所述避空槽分别与所述通孔和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蓄液槽与所述加压槽连通,所述加压槽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n转动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套管部分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转动套管开设有吸气孔、连接孔、容纳槽、喷液管道和清洗管道,所述吸气孔通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吸气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套管的轴向存在小于90度的预定角度,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喷液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还通过所述清洗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吸气孔与所述清洗管道连通的位置邻近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喷液管道连通的位置远离所述容纳槽设置;/n输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转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加压槽连通;/n扇叶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扇叶组件套设于所述输液管;/n活塞,位于所述加压槽内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n动力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n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套管和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包括盖板和基座,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盖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基座开设有避空槽、蓄液槽、滑动槽和加压槽,所述避空槽分别与所述通孔和所述滑动槽连通,所述蓄液槽与所述加压槽连通,所述加压槽通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
转动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套管部分位于所述避空槽内,所述转动套管开设有吸气孔、连接孔、容纳槽、喷液管道和清洗管道,所述吸气孔通过所述容纳槽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吸气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套管的轴向存在小于90度的预定角度,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喷液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还通过所述清洗管道与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容纳槽连通,所述吸气孔与所述清洗管道连通的位置邻近所述容纳槽设置,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喷液管道连通的位置远离所述容纳槽设置;
输液管,分别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转动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加压槽连通;
扇叶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且所述扇叶组件套设于所述输液管;
活塞,位于所述加压槽内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
动力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套管和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和固定套管,所述避空槽、所述蓄液槽、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加压槽均开设于所述座体;
所述固定套管位于所述避空槽内并与所述座体连接,所述固定套管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转动套管转动连接;
所述固定套管开设有相连通的内腔和出液孔,所述出液孔与所述避空槽连通,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槽与所述蓄液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石粉尘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开设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分别与所述避空槽和所述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涛
申请(专利权)人:仇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