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7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电技术领域,治具前端中部开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设置有螺旋柱,螺旋柱中部贯穿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芯,且转芯两端均嵌入设置在活动槽内壁,抬高电路板,尤其便于使用者维修需要近距离观察电路板的时候使用,嵌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嵌块分别均匀嵌入设置在内治具顶端四侧,嵌块通过螺栓与内治具连接,且嵌块外侧均开有预留槽,预留槽内部均设置有转板,且转板末端侧面均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电路板移动;解决了电路板不便于固定,加上使用者在维修时可能还需要调整电路板的高度,现有的固定治具不便于满足条件的问题。

A mechatronic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ne-piec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电
,具体为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机电中小的核心部件,如电路板等,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先将导电线圈绕在电路板上,但由于电路板不便于固定,加上使用者在维修时可能还需要调整电路板的高度,现有的固定治具不便于满足条件,故而,我们提出抬高电路板,尤其便于使用者维修需要近距离观察电路板的时候使用,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电路板移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所述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包括治具和内治具,所述内治具位于治具内部且与治具滑动连接,所述治具前端中部开有活动槽,且活动槽内部设置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中部贯穿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芯,且转芯两端均嵌入设置在活动槽内壁,所述内治具前端中部呈垂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板;嵌块,所述嵌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嵌块分别均匀嵌入设置在内治具顶端四侧,所述嵌块通过螺栓与内治具连接,且嵌块外侧均开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均设置有转板,且转板末端侧面均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内壁,且嵌块内侧均开有卡槽。作为优选的,所述齿板与螺旋柱相互对立,且螺旋柱与齿板卡接,所述齿板与内治具滑动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内治具底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底端均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均与治具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转板分别呈四侧排布,且四侧的转板之间通过螺栓共同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内壁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垫。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左右两侧与内治具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者可旋转螺旋柱,在螺旋柱旋转的同时,齿板会被螺旋柱向上推动,内治具向上移动,抬高电路板,尤其便于使用者维修需要近距离观察电路板的时候使用,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方便性,且通过套筒和伸缩杆支撑内治具的四侧,避免内治具四侧不平衡而导致电路板倾斜。本技术使用者将压板掰下时,弹簧被迫拉伸,且压板转动到水平状态后,弹簧收缩,所以在压板被压下时,压板会紧紧的抵住电路板外壁,通过橡胶垫垫住压板,防止压板把电路板压坏,且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电路板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螺旋柱零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内治具零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套筒零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转板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治具;101活动槽;2内治具;201套筒;202伸缩杆;203齿板;3嵌块;301卡槽;302预留槽;303转板;304转轴;4弹簧;5压板;501橡胶垫;6螺旋柱;601转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包括治具1和内治具2,内治具2位于治具1内部且与治具1滑动连接,治具1前端中部开有活动槽101,且活动槽101内部设置有螺旋柱6,螺旋柱6中部贯穿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芯601,且转芯601两端均嵌入设置在活动槽101内壁,内治具2前端中部呈垂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板203,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治具1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准备好需要进行加工的电路板,把电路板放置在内治具2上,由于内治具2位于治具1中,电路板的高度较低,可能会出现不便于使用者操作的情况,这时使用者就可通过螺旋柱6来调整内治具2的高度,使用者可旋转螺旋柱6,齿板203与螺旋柱6相互对立,且螺旋柱6与齿板203卡接,齿板203与内治具2滑动连接,在螺旋柱6旋转的同时,由于螺旋柱6呈倾斜状,加上螺旋柱6与齿板203卡接,所以齿板203会被螺旋柱6向上推动,内治具2向上移动,抬高电路板,尤其便于使用者维修需要近距离观察电路板的时候使用,提高使用者使用的方便性,内治具2底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2,且伸缩杆202底端均套接有套筒201,套筒201底端均与治具1固定连接,且通过套筒和伸缩杆202支撑内治具2的四侧,避免内治具2四侧不平衡而导致电路板倾斜;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嵌块3,嵌块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嵌块3分别均匀嵌入设置在内治具2顶端四侧,嵌块3通过螺栓与内治具2连接,且嵌块3外侧均开有预留槽302,预留槽302内部均设置有转板303,且转板303末端侧面均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304,转轴304两端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2内壁,且嵌块3内侧均开有卡槽301,使用者在放置电路板时,将电路板放置在嵌块3之间,且通过卡槽301卡好嵌块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转板303分别呈四侧排布,且四侧的转板303之间通过螺栓共同连接有压板5,压板5内壁均紧密贴合有橡胶垫501,压板5左右两侧与内治具2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4,为了防止使用者在操作时电路板移动,使用者可将压板5掰下,转板303旋转配合压板5的转动,通过弹簧4牵制住压板5,使用者将压板5掰下时,弹簧4被迫拉伸,且压板5转动到水平状态后,弹簧4收缩,所以在压板5被压下时,压板5会紧紧的抵住电路板外壁,通过橡胶垫501垫住压板5,防止压板5把电路板压坏,且避免使用者在操作时电路板移动,使用者可对电路板进行操作,且需要拿出电路板时,只需要将压板5抬起,同样通过弹簧4将压板5快速的拉出。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所述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包括治具(1)和内治具(2),所述内治具(2)位于治具(1)内部且与治具(1)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前端中部开有活动槽(101),且活动槽(101)内部设置有螺旋柱(6),所述螺旋柱(6)中部贯穿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芯(601),且转芯(601)两端均嵌入设置在活动槽(101)内壁,所述内治具(2)前端中部呈垂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板(203);/n嵌块(3),所述嵌块(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嵌块(3)分别均匀嵌入设置在内治具(2)顶端四侧,所述嵌块(3)通过螺栓与内治具(2)连接,且嵌块(3)外侧均开有预留槽(302),所述预留槽(302)内部均设置有转板(303),且转板(303)末端侧面均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304),所述转轴(304)两端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2)内壁,且嵌块(3)内侧均开有卡槽(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所述机电安装与维修一体式结构包括治具(1)和内治具(2),所述内治具(2)位于治具(1)内部且与治具(1)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1)前端中部开有活动槽(101),且活动槽(101)内部设置有螺旋柱(6),所述螺旋柱(6)中部贯穿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转芯(601),且转芯(601)两端均嵌入设置在活动槽(101)内壁,所述内治具(2)前端中部呈垂直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板(203);
嵌块(3),所述嵌块(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嵌块(3)分别均匀嵌入设置在内治具(2)顶端四侧,所述嵌块(3)通过螺栓与内治具(2)连接,且嵌块(3)外侧均开有预留槽(302),所述预留槽(302)内部均设置有转板(303),且转板(303)末端侧面均贯穿设置并转动连接有转轴(304),所述转轴(304)两端均嵌入设置在预留槽(302)内壁,且嵌块(3)内侧均开有卡槽(3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群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荣志盛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