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超专利>正文

中药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731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贴包括外包层、一次性贴身胶膜、一次性连接胶膜和注液装置;注液装置包括盛液囊、囊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盛液囊包括囊体、固定在囊体上端的端部和固定在囊体底部的底环,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注液阀;囊筒包括外筒、内筒和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滑动环,在所述滑动环的下方设置有弹簧;在外筒的下端通过轴承套置一个绕线轮,延伸部与滑动环通过拉线连接;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一个卷绕轮,卷绕轮与绕线轮通过牵引线连接;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网孔板,所述囊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固定在所述网孔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不用拆掉即可自动根据情况添加液体,并可重复使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添加液体的中药贴。
技术介绍
中药贴敷疗法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颈椎病、腰腿痛疼病等均可以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随着中药疗法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中药贴使用越来越多。中药贴使用时,一种是将药物制成膏状,直接用胶布等将膏状药贴在患处,这是现在常用的中药贴敷方法。但是,很多中药在制成膏状后,其药效大大降低,且吸收效果也不佳,因此,很多中药贴为含调和剂的湿度较大的药贴,这种药贴的液体被人体吸收的快,药物一般两天就变干,但此时药物内的有效成分未被充分吸收,若此时将药物扔掉非常浪费,但取下后再加调和剂后重新贴敷非常麻烦,而且浪费胶布等耗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不用拆掉即可自动根据情况添加液体,并可重复使用的中药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贴,它包括外包层、一次性贴身胶膜、一次性连接胶膜和注液装置,所述外包层中间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注液装置位于所述凸起部内;所述外包层的上下两面为光滑面,所述一次性贴身胶膜和一次性连接胶膜均为环形,所述一次性连接胶膜用于密封一次性贴身胶膜和外包层的连接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盛液囊、囊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盛液囊包括囊体、固定在囊体上端的端部和固定在囊体底部的底环,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注液阀;所述囊体的底部为弹性橡胶层,在弹性橡胶层上设置有可被液体撑开的缝隙;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所述囊筒包括外筒、内筒和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滑动环,在所述滑动环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内筒左右对称设置有竖直的开槽,在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环,所述内螺纹连接环和滑动环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开槽的连杆连接;所述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环配合的外螺纹;在所述外筒的下端通过轴承套置一个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底部向所述囊筒的中心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滑动环通过拉线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一个卷绕轮,所述卷绕轮与所述绕线轮通过牵引线连接;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网孔板,所述囊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固定在所述网孔板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凸起部内设置有穿过所述网孔板的湿度计。优选的,所述注液阀为带有连通缝隙的橡胶塞。进一步的,所述端部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端部的后端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拨片。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自动加液模块、敷药时间显示模块、药物湿度显示模块和手动设置模块,所述自动加液模块根据设定的时间和加液量进行自动加液;所述手动设置模块包括手动加液按钮、清零按钮和调节按钮。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无线连接一个遥控器。优选的,在所述凸起部内设置多个囊筒,多个所述囊筒上的绕线轮通过一根牵引线连接后连接到所述卷绕轮上,且牵引线在每个所述绕线轮上缠绕多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不用拆卸即可实现调和液的添加,能自动监测药物的干燥程度实现自动添加或人工手动添加。在盛液囊注入液体后可以多次对药物进行添加,使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大大提高了药贴使用的便利性。囊筒的结构设计成本低,能够定量添加液体。本专利技术还能显示药贴贴敷的时间,以提醒患者更换药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囊筒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盛液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囊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螺纹连接环和滑动环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盛液囊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注液装置包含多个囊筒时的一种连接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外包层1、凸起部11、区域12、网孔板13、一次性贴身胶膜2、一次性连接胶膜3、注液装置4、盛液囊41、囊体411、端部412、拨片4121、底环413、注液阀414、缝隙415、缝隙415’、囊筒42、外筒421、内筒422、开槽4221、凸环4222、滑动环423、弹簧424、内螺纹连接环425、连杆426、密封罩427、伺服电机43、绕线轮5、延伸部51、拉线6、卷绕轮7、牵引线8、湿度计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贴包括外包层1、一次性贴身胶膜2、一次性连接胶膜3和注液装置4,所述外包层1中间设置有凸起部11,所述注液装置3位于所述凸起部11内,且在凸起部11内设置有电池,电池优选采用可充电电池。凸起部11优选采用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外包层1的上下两面为光滑面,所述一次性贴身胶膜2和一次性连接胶膜3为环形,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一次性连接胶膜3用于密封一次性贴身胶膜2和外包层1的连接处。具体的,将一次性贴身胶膜2的内边缘粘贴在如图8所示的外包层1上表面的外边缘的区域12上,然后将一次性连接胶膜3的粘贴在外包层1和一次性贴身胶膜2的连接处。所述注液装置4包括盛液囊41、囊筒42和伺服电机43,所述盛液囊41包括囊体411、固定在囊体411上端的端部412和固定在囊体411底部的底环413。所述囊体411的底部为弹性橡胶层,囊体411的周壁优选为没有弹性的柔软塑料膜。如图7所示,在弹性橡胶层上设置有可被液体撑开的缝隙415,图7中有一个缝隙415’为撑开状态。所述伺服电机43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具体的,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赘述。在所述端部412上设置有用于向盛液囊41内注入液体的注液阀414,优选的,所述注液阀414为带有连通缝隙的橡胶塞,使用时,用尖头的注射器插入橡胶塞的连通缝隙后向盛液囊41内注入液体。当然,注液阀414还可以采用单向阀或其他常见的阀门,再或者在端部412上设置通孔,在通孔上配有塞子。所述囊筒42包括外筒421、内筒422和位于所述外筒421和内筒422之间的滑动环423,在所述滑动环423的下方设置有弹簧424。所述内筒422左右对称设置有竖直的开槽4221,在所述内筒422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环425,所述内螺纹连接环425和滑动环423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开槽4221的连杆426连接。所述端部412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环425配合的外螺纹。内筒422的底部不封闭,且在其底部设置有水平向内延伸的凸环4222,凸环4222优选采用磁铁环,底环413也采用磁铁环,在底环413和凸环4222的相对面上设置一层薄硅胶层用于密封。为了保证盛液囊41内的液体被全部压出,所述端部412的前端设置有圆柱型的凸起。为了方便旋拧,端部412的后端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拨片4121,旋拧端部412时,手指捏持拨片4121旋拧即可。在所述外筒421的下端通过轴承套置一个绕线轮5,所述绕线轮5的底部向所述囊筒42的中心延伸有延伸部51,所述延伸部51与所述滑动环423通过拉线6连接,具体的,在凸环4222上设置有供拉线6穿过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包层、一次性贴身胶膜、一次性连接胶膜和注液装置,所述外包层中间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注液装置位于所述凸起部内;所述外包层的上下两面为光滑面,所述一次性贴身胶膜和一次性连接胶膜均为环形,所述一次性连接胶膜用于密封一次性贴身胶膜和外包层的连接处;/n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盛液囊、囊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盛液囊包括囊体、固定在囊体上端的端部和固定在囊体底部的底环,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注液阀;所述囊体的底部为弹性橡胶层,在弹性橡胶层上设置有可被液体撑开的缝隙;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n所述囊筒包括外筒、内筒和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滑动环,在所述滑动环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内筒左右对称设置有竖直的开槽,在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环,所述内螺纹连接环和滑动环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开槽的连杆连接;所述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环配合的外螺纹;/n在所述外筒的下端通过轴承套置一个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底部向所述囊筒的中心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滑动环通过拉线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一个卷绕轮,所述卷绕轮与所述绕线轮通过牵引线连接;/n所述凸起部的底部设置有网孔板,所述囊筒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固定在所述网孔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包层、一次性贴身胶膜、一次性连接胶膜和注液装置,所述外包层中间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注液装置位于所述凸起部内;所述外包层的上下两面为光滑面,所述一次性贴身胶膜和一次性连接胶膜均为环形,所述一次性连接胶膜用于密封一次性贴身胶膜和外包层的连接处;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盛液囊、囊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盛液囊包括囊体、固定在囊体上端的端部和固定在囊体底部的底环,在所述端部上设置有注液阀;所述囊体的底部为弹性橡胶层,在弹性橡胶层上设置有可被液体撑开的缝隙;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所述囊筒包括外筒、内筒和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滑动环,在所述滑动环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内筒左右对称设置有竖直的开槽,在所述内筒内设置有内螺纹连接环,所述内螺纹连接环和滑动环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开槽的连杆连接;所述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连接环配合的外螺纹;
在所述外筒的下端通过轴承套置一个绕线轮,所述绕线轮的底部向所述囊筒的中心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滑动环通过拉线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一个卷绕轮,所述卷绕轮与所述绕线轮通过牵引线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