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思臻专利>正文

一种脐部外用药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85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脐部外用药贴,包括胶布贴层、药丹、薄膜层和粘片层;所述胶布贴层设有透气网孔,具有粘性的一面与所述薄膜层粘接,所述薄膜层位于所述胶布贴层中心位置,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胶布贴层粘接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所述药丹置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为凸起,所述药丹的形状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胶布贴层再与所述粘片层粘接,所述粘片层包括防粘纸与易撕条,所述易撕条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粘纸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药丹可与肚脐充分接触,加强了药物的渗透效果,使药物更精准发挥药效,显著提升了药贴疗效。易撕条的设计,防粘纸更易撕开,简单快捷;药贴四周圆角设计,敷贴时不易翘边。

A kind of external medicine patch for na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部外用药贴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脐部外用药贴。
技术介绍
脐部的皮肤比较薄,没有皮下脂肪,其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扩散、吸收,在肚脐用药其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给药的效果是口服药的20倍,一处用药可以达到治疗全身的效果,并且不经肝肾代谢,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胃酶的干扰刺激,以及肝脏代谢对药物成分的破坏,同时减少毒副反应,使药物充分发挥药效。因此,肚脐给药是一条内病外治的理想给药途径,治疗方式安全快速。但是目前现有的脐部外用药贴不能直接接触到肚脐底部及其周边,降低了药物的有效释放。再者,现有的脐部外用药贴的贴片与粘片完全粘结,使用时不易分离。如专利号为201510025360.1的“肚脐贴膏”,药膏由桂圆肉、花椒、艾绒和适量茶油混合加工成糊状,并由其占敷在贴布中间以及在药膏周围贴布上吐以胶黏剂而成,贴于人体肚脐眼上,有理气逐寒、调理脾胃和气血的功效。其将药膏占敷在贴布中间成圆状,然后将贴布贴在封面纸板上,药膏不能直接接触到肚脐内部,会影响其药效的发挥,另外敷贴时也不易操作,易影响药贴的粘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方便、能提高药物利用率、提升疗效的脐部外用药贴,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部外用药贴,包括胶布贴层、药丹、薄膜层和粘片层;所述胶布贴层设有透气网孔,具有粘性的一面与所述薄膜层粘接,所述薄膜层位于所述胶布贴层中心位置,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胶布贴层粘接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所述药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药丹的形状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为凸起;所述胶布贴层再与所述粘片层粘接,所述粘片层包括防粘纸与易撕条,所述易撕条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粘纸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易撕条与所述防粘纸连接处为直线、锯齿状或波浪形结构,很方便地将胶布贴片与防粘纸分开;和/或所述易撕条上印有图案,更容易将易撕条与防粘纸区分开,防粘纸更易撕开。进一步地,所述药丹为半球体形或半椭球体形,使肚脐口、底部以及其周边均能充分与药丹接触,增大了药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了药贴疗效。进一步地,所述胶布贴层采用医用无纺布、医用弹力贴布、医用水刺贴布、医用防水透气PU膏药贴布、棉布或棉纱布材料。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层采用棉纱布、无纺布、PU膜、TPU膜、硅胶或纸制品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粘片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玻璃纸。进一步地,所述脐部外用药贴为圆角矩形结构,药贴四周圆角设计,敷贴时不易翘边;和/或所述脐部外用药贴的大小为5~10cm×5~10cm,药贴面积较小,减少对皮肤透气的影响;和/或所述易撕条的宽度为0.5~1.2cm,如此宽度的易撕条,将防粘纸撕去后可使胶布贴层1更好地粘贴,易撕条的宽度过大或过小会引起气泡或胶布贴层自身的粘接,影响使用。进一步地,所述胶布贴层的面积为所述薄膜层的8~10倍,薄膜层保证能将药丹包裹且不会从胶布贴层脱落即可,薄膜层是没有粘性的,面积太大会影响脐贴的粘贴效果;和/或所述薄膜层为正方形或圆形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脐部外用药贴,还包括真空包装袋,所述真空包装袋上设有易撕口,所述脐部外用药贴置于所述真空包装袋内。进一步地,所述易撕口为锐角三角形结构,设于所述真空包装袋侧边的1/8~1/5处。本技术可取得如下有益效果:1、药丹为半球体形或半椭球体形,使肚脐口、底部以及其周边均能充分与药丹接触,增大了药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加强了药物的渗透效果,使药物更精准发挥药效,从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利用率,显著提升了药贴疗效。2、易撕条的设计能很方便地将胶布贴片与防粘纸分开;易撕条的形状及图案,使防粘纸更易撕开,简单快捷。3、薄膜层采用透药性、延展性好的材料,不会影响药贴与肚脐的充分接触,也不会影响药物的渗透效果。4、胶布贴层采用透气网孔设计,透气性良好,不会造成皮肤问题;药贴四周圆角设计,敷贴时不易翘边。5、药贴采用真空包装,使药贴的药效持久保留;易撕口设计,更加人性化,真空包装更容易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脐部外用药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脐部外用药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脐部外用药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带真空包装袋的脐部外用药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脐部外用药贴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脐部外用药贴制作工艺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胶布贴层1,药丹2,薄膜层3,粘片层4,防粘纸5,易撕条6,真空包装袋7,易撕口8,接缝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脐部外用药贴,包括胶布贴层1、药丹2、薄膜层3和粘片层4。其中,胶布贴层1采用医用无纺布材料,其上设有透气网孔,具有粘性的一面与薄膜层3粘接。薄膜层3采用正方形棉纱布材料,位于胶布贴层1中心位置,与胶布贴层1粘接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与凹槽对应的位置为凸起,药丹2置于凹槽内,药丹2的形状与凹槽匹配;胶布贴层1再与粘片层4粘接,粘片层4采用聚乙烯薄膜材料,包括白色的防粘纸5与黄色的易撕条6,易撕条6的宽度为0.5cm,小于粘片4的宽度,如此设置使用时粘贴面积较大,更易贴紧肚脐;易撕条6与防粘纸5连接处为直线的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将胶布贴片1与粘片4分开。本实施例的药丹2为半球体形状,能使肚脐口、底部以及其周边均能充分与药丹接触,增大了药物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药贴疗效。实施例2: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脐部外用药贴,包括胶布贴层1、药丹2、薄膜层3和粘片层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药丹2为半椭球体形状,胶布贴层1采用医用水刺贴布,薄膜层3采用无纺布,为正方形结构,粘片层4采用聚丙烯薄膜材料。另外,易撕条6的宽度为0.8cm,其上还设有图案,与防粘纸5连接处为锯齿状的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将胶布贴片1与粘片4分开。脐部外用药贴为圆角矩形结构,药贴四周圆角设计,敷贴时不易翘边;药贴的大小为5cm×5cm。实施例3:如图2、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脐部外用药贴,包括胶布贴层1、药丹2、薄膜层3和粘片层4。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胶布贴层1采用医用防水透气PU膏药贴布,薄膜层3采用TPU膜材料,粘片层4采用玻璃纸材料,胶布贴层1的面积为薄膜层3的8.5倍。另外,防粘纸5与易撕条6颜色相同,易撕条6的宽度为1.0cm,其上设有斜条纹图案,与防粘纸5连接处同样为锯齿状的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将胶布贴片1与粘片4分开。另外,本实施例的脐部外用药贴使用真空包装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脐部外用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布贴层、药丹、薄膜层和粘片层;所述胶布贴层设有透气网孔,具有粘性的一面与所述薄膜层粘接,所述薄膜层位于所述胶布贴层中心位置,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胶布贴层粘接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所述药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药丹的形状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为凸起;所述胶布贴层再与所述粘片层粘接,所述粘片层包括防粘纸与易撕条,所述易撕条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粘纸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部外用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布贴层、药丹、薄膜层和粘片层;所述胶布贴层设有透气网孔,具有粘性的一面与所述薄膜层粘接,所述薄膜层位于所述胶布贴层中心位置,所述薄膜层与所述胶布贴层粘接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凹槽,所述药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药丹的形状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薄膜层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为凸起;所述胶布贴层再与所述粘片层粘接,所述粘片层包括防粘纸与易撕条,所述易撕条的宽度小于所述防粘纸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部外用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条与所述防粘纸连接处为直线、锯齿状或波浪形结构;和/或所述易撕条上印有图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部外用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丹为半球体形或半椭球体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部外用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布贴层采用医用无纺布,医用弹力贴布、医用水刺贴布、医用防水透气PU膏药贴布、棉布或棉纱布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臻陈瑞荣许云雷胡容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思臻陈瑞荣许云雷胡容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