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68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包括副轴、皮带、电机、电环、主轴、电源接口、研磨轮、衔接板、皮带主转轴、皮带副转轴和电机支撑板,所述主轴套接设于电环内,所述衔接板设于主轴下端,所述副轴上端设于衔接板下端,所述电机支撑板设于衔接板一侧,所述皮带主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设于副轴和电机支撑板上,所述电机设于电机支撑板外侧,所述皮带主转轴贯穿电机支撑板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副轴下端设有圆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外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研磨效果好、产品可靠性高、用户使用维护成本低,可同时解决的电子产品外框磨纹与磨平的柱状镜面研磨装置。

A cylindrical mirror grind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外观加工
,具体是指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的金属外框采用的是比较圆润的圆弧面,加工方式为先采用弧形刀具将产品外框加工成弧面,或使用修有弧面的砂轮磨出弧面,再用软质磨料、磨液通过粗、中、精多次研磨,从而达到镜面效果。当产品外框采用直柱面而不采用圆弧面时,要做到镜面效果,再利用上述制作圆弧面的研磨方式将无法达到,主要有一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柱面在产品直边面上时,就是个平面,而软质磨料无法达到平的要求,特别是达到镜面时,通过反光就很容易判断出来;二,要达到平的镜面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有同向的纹路,而上述制作圆弧面的方法,无论使用多细的磨料都会产生同一方向的纹路,无法达到纯平的镜面效果。现有的平面研磨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可研磨方式,平面研磨加工的电子产品外框不产生纹路又可使产品表面达到平的镜面效果,但平面研磨的局限性很大,只能研磨平面却无法加工既间隔有平面,又有转角的电子产品外框柱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轴、皮带、电机、电环、主轴、电源接口、研磨轮、衔接板、皮带主转轴、皮带副转轴和电机支撑板,所述主轴套接设于电环内,所述衔接板设于主轴下端,所述副轴上端设于衔接板下端,所述电机支撑板设于衔接板一侧,所述皮带主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设于副轴和电机支撑板上,所述电机设于电机支撑板外侧,所述皮带主转轴贯穿电机支撑板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副轴下端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皮带副转轴可旋转设于圆形通孔内,所述副轴下端设有方形槽,所述研磨轮设于皮带副转轴上且可旋转设于方形槽内,所述皮带一端绕接设于皮带主转轴上,所述皮带另一端绕接设于皮带副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轴、皮带、电机、电环、主轴、电源接口、研磨轮、衔接板、皮带主转轴、皮带副转轴和电机支撑板,所述主轴套接设于电环内,所述衔接板设于主轴下端,所述副轴上端设于衔接板下端,所述电机支撑板设于衔接板一侧,所述皮带主转轴两端分别旋转设于副轴和电机支撑板上,所述电机设于电机支撑板外侧,所述皮带主转轴贯穿电机支撑板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副轴下端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皮带副转轴可旋转设于圆形通孔内,所述副轴下端设有方形槽,所述研磨轮设于皮带副转轴上且可旋转设于方形槽内,所述皮带一端绕接设于皮带主转轴上,所述皮带另一端绕接设于皮带副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柱状镜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创金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