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368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包括:模板主体、产品定位孔、裁切孔、产品折弯槽、锁模孔和导柱孔,所述模板主体中心设置有产品折弯槽,所述产品折弯槽两侧设置有裁切孔和产品定位孔,所述产品定位孔设置于裁切孔两侧,所述裁切孔外侧设置有锁模孔,所述锁模孔一侧设置有导柱孔;还包括缓冲机构、降噪垫块和排废机构;一方面对下模板结构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使其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下模板在工作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下模板的噪音,减少了噪音污染;利用气压差,提高了设备的密封性,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质量。

A kind of automatic cutting template for material arran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
本技术属于冲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
技术介绍
模具是材料成型加工中的重要的一种工艺装备,其所能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其价值在模具本身的很多倍,而利用模具能够轻易的批量生产出大量具有价值且满足质量要求的制件。因此,模具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上述行业中约60%-8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工作都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各行各业的生产也是如此,大多数都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为了提高产品的精度,我们需要对相应的模具进行设计,实现模具的自动化、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国产化。同时,我们需要解决现有模具的不足之处,例如易磨损、开合模噪音大和密封差等问题。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下模板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现在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在的模具由于自身重量问题,通常在开合模时产生大量冲击力,容易对模具本身造成损伤,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2、现在的模具大多利用自身平面的低粗糙度和紧固件的紧固力实现密封,密封效果较低,容易出现渗透,损伤模具,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一方面对下模板结构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使其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下模板在工作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下模板的噪音,减少了噪音污染;利用气压差,提高了设备的密封性,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质量。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包括:模板主体、产品定位孔、裁切孔、产品折弯槽、锁模孔和导柱孔,所述模板主体呈长方体,所述模板主体中心设置有产品折弯槽,所述产品折弯槽两侧设置有裁切孔和产品定位孔,所述裁切孔和产品定位孔呈线性排列,所述产品定位孔设置于裁切孔两侧,所述裁切孔外侧设置有锁模孔,所述锁模孔一侧设置有导柱孔,所述导柱孔设置于模板主体边缘。本技术中所述下模板的设置,其通过对下模板进行自动化的适应性改造,提高了设备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可靠性,其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产品定位孔对产品进行定位,通过裁切孔减少与刀具的冲击,通过产品折弯槽同步折弯产品,缩短产品加工时间,通过锁模孔增加模具结合力,通过导柱孔对模具定位,提高其精准度。本技术中所述的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将模板主体表面分为模板面和工作面,所述裁切孔跨越模板面和工作面,所述产品定位孔跨越模板面和工作面。本技术中所述的产品折弯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跨越产品折弯槽和工作面。本技术中所述通孔的设置,能够起到排气、排屑的作用,保证产品在折弯时的平整度。本技术中所述的模板主体边缘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柱、缓冲槽柱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柱固定设置于模板主体外边缘,所述缓冲槽柱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缓冲柱,所述缓冲柱设置于缓冲槽柱内,所述缓冲柱穿出缓冲槽柱,所述缓冲柱与缓冲槽柱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缓冲槽柱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本技术中所述缓冲机构的设置,其利用弹性形变和气压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模具下模板在工作过程中收到的冲击力,使得下模板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中所述的模板主体上设置有降噪垫块,所述降噪垫块设置于模板面上,所述降噪垫块包括吸音层和缓冲层,所述模板面上固定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上设置有吸音层。本技术中所述降噪垫块的设置,其利用吸音层分散、消磨声音,利用缓冲层减少声音的产生,从而减少了下模板在工作时的噪音污染,优化了车间环境。本技术中所述的吸音层采用有机纤维,所述缓冲层采用海绵。本技术中所述的降噪垫块还包括真空隔板,所述真空隔板设置于模板主体外侧,所述真空隔板内部抽真空。本技术中所述真空隔板的设置,能够在外围进一步阻止声音的扩散,降低噪音。所述的裁切孔底部设置有排废机构,所述排废机构包括排废通道、吸气通道、阻料滤网和单向塞,所述裁切孔底部设置有排废通道,所述排废通道一端设置有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一端设置有阻料滤网,所述吸气通道另一端连接输气设备;所述排废通道底部设置有单向塞,所述单向塞受气压变化上下运动。本技术中所述排废机构的设置,其通过气压差将废料碎屑吸至下模板底部排出,排废速度快,不影响产品成形,最终产品成形质量高。本技术利用康达效应,使得吸气通道在吸气时单向塞封闭底部通道,实现吸气的高输出。本技术中所述的吸气通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本质为三位两通电磁阀,所述阀门上连接有反向输气管,所述反向输气管向排废通道输气,所述反向输气管一端连接输气设备。本技术中所述反向输气管的设置,能够利用反方向的气流,清洗阻料滤网,避免废料碎屑进入吸气通道,保证了吸气通道的清洁度和安全性。本技术中所述的输气设备可以是空压机或者气泵中的一种。本技术中所述的模板主体材料采用SKD11,所述模板主体经过热处理、慢丝精加工和精磨处理。本技术中所述模板主体的处理,能够提高模板应对自动化生产的能力,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通过对下模板进行自动化的适应性改造,提高了设备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可靠性,其通过在下模板上设置产品定位孔对产品进行定位,通过裁切孔减少与刀具的冲击,通过产品折弯槽同步折弯产品,缩短产品加工时间,通过锁模孔增加模具结合力,通过导柱孔对模具定位,提高其精准度。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利用弹性形变和气压的相互作用,降低了模具下模板在工作过程中收到的冲击力,使得下模板不易损伤,使用寿命长。3、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利用吸音层分散、消磨声音,利用缓冲层减少声音的产生,从而减少了下模板在工作时的噪音污染,优化了车间环境。4、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通过气压差将废料碎屑吸至下模板底部排出,排废速度快,不影响产品成形,最终产品成形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适应性改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降噪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排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模板主体-1、模板面-11、工作面-12、产品定位孔-2、裁切孔-3、产品折弯槽-4、锁模孔-5、导柱孔-6、缓冲机构-7、缓冲柱-71、缓冲槽柱-72、缓冲弹簧-73、降噪垫块-8、吸音层-81、缓冲层-82、真空隔板-83、排废机构-9、排废通道-91、吸气通道-92、阻料滤网-93、单向塞-94、阀门-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1)、产品定位孔(2)、裁切孔(3)、产品折弯槽(4)、锁模孔(5)和导柱孔(6),所述模板主体(1)中心设置有产品折弯槽(4),所述产品折弯槽(4)两侧设置有裁切孔(3)和产品定位孔(2),所述裁切孔(3)和产品定位孔(2)呈线性排列,所述产品定位孔(2)设置于裁切孔(3)两侧,所述裁切孔(3)外侧设置有锁模孔(5),所述锁模孔(5)一侧设置有导柱孔(6),所述导柱孔(6)设置于模板主体(1)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主体(1)、产品定位孔(2)、裁切孔(3)、产品折弯槽(4)、锁模孔(5)和导柱孔(6),所述模板主体(1)中心设置有产品折弯槽(4),所述产品折弯槽(4)两侧设置有裁切孔(3)和产品定位孔(2),所述裁切孔(3)和产品定位孔(2)呈线性排列,所述产品定位孔(2)设置于裁切孔(3)两侧,所述裁切孔(3)外侧设置有锁模孔(5),所述锁模孔(5)一侧设置有导柱孔(6),所述导柱孔(6)设置于模板主体(1)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主体(1)上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将模板主体(1)表面分为模板面(11)和工作面(12),所述裁切孔(3)跨越模板面(11)和工作面(12),所述产品定位孔(2)跨越模板面(11)和工作面(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折弯槽(4)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跨越产品折弯槽(4)和工作面(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主体(1)边缘设置有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缓冲柱(71)、缓冲槽柱(72)和缓冲弹簧(73),所述缓冲槽柱(72)固定设置于模板主体(1)外边缘,所述缓冲槽柱(72)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73),所述缓冲弹簧(73)一端连接缓冲柱(71),所述缓冲柱(71)设置于缓冲槽柱(72)内,所述缓冲柱(71)穿出缓冲槽柱(72),所述缓冲柱(71)与缓冲槽柱(72)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缓冲槽柱(72)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料的自动化裁切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伟李德求赵华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湘北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