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21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所述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箱、加药箱、第一水泵、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散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通过筛板将药剂分流成若干的小股进入到加药箱内部与冷却液进行混合,使混合更加的均匀,且通过将水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转动扇叶转动的动能,使转动扇叶转动,可以增大冷却液与药剂的混合均匀度,同时传动组件带动舢板左右震动,使药剂均匀的下落,不会堵塞,极大的提高了的冷却液与药剂之间的混合均匀度,缩短了混合的时间,提高了冷却水的质量。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closed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device for pumping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
技术介绍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功能是向汽轮机、锅炉、发电机的辅助设备提供冷却水,该系统为一闭式回路,用开式冷却水系统中的水流经闭式循环冷却水热交换器来冷却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冷却水,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主要包括2台100%容量的闭式循环冷却水泵、环冷却水热交换器、1台高位水箱、加药箱、三通式气动截止阀等设备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置有加药箱,加药箱上方设有加药漏斗,用于添加磷酸盐,调整闭式循环冷却水的pH值,改善其水质,现有在添加磷酸盐时直接通过加药漏斗加入,使磷酸盐与水自动溶于水中,溶解的速度慢,且与水混合均匀度低,水质改善效果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解决了现有在添加向加药箱内部添加磷酸盐后,溶解的速度慢,且与水混合均匀度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箱、加药箱、第一水泵、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散料组件,所述散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加药箱内壁的背面;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导液部,所述导液部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左侧的顶部;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加药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箱右侧的底部通过进液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出液管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连通。优选的,所述散料组件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所述进料管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进料管表面的上侧设置有外螺纹,密封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相适配的内螺纹,密封盖可以防止杂物掉落大加药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筛板,所述进料管内壁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筛板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槽的内部,且所述筛板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壁的的底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筛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所述筛板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布,所述密封布的底部与所述筛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带动板和圆轮,所述圆轮套设于所述转动轴表面且位于所述转动扇叶的前侧,所述圆轮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优选的,所述带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带动轴的一端通过滑槽延伸至所述带动板的另一侧,所述带动板的顶部与筛板底部的前侧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药箱内壁左侧的顶部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加药箱的顶部设置为不封口的空腔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通过筛板将药剂分流成若干的小股进入到加药箱内部与冷却液进行混合,使混合更加的均匀,且通过将水流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转动扇叶转动的动能,使转动扇叶转动,可以增大冷却液与药剂的混合均匀度,同时传动组件带动舢板左右震动,可以使药剂均匀的下落,不会堵塞,极大的提高了的冷却液与药剂之间的混合均匀度,缩短了混合的时间,提高了冷却水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加药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筛板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水箱,2、加药箱,3、第一水泵,4、换热器,5、第二水泵,6、散料组件,61、进料管,62、密封盖,63、筛板,64、安装槽,65、筛孔,66、密封布,67、锥形块,7、传动组件,71、带动板,72、圆轮,73、带动轴,74、滑槽,8、第一输液管,9、进液管,10、第二输液管,11、出液管,12、导液部,13、转动轴,14、转动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加药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筛板的俯视图。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水箱1、加药箱2、第一水泵3、换热器4和第二水泵5;散料组件6,所述散料组件6设置于所述加药箱2的顶部;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转动连接于所述加药箱2内壁的背面;转动扇叶14,所述转动扇叶14固定于所述转动轴13的表面;传动组件7,所述传动组件7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3上;导液部12,所述导液部12设置于所述加药箱2的左侧的顶部;所述水箱1的底部通过第一输液管8与所述加药箱2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箱2右侧的底部通过进液管9与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液管10与所述换热器4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4的出水端通过出液管11与所述第二水泵5的输入端连通。水箱1相对与待冷却设备,设置在高处,第二水泵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待冷却的设备连接,且待冷却的设备通过管道与水箱1连通,形成循环冷却利用,且水箱1通过管道与待冷却设备连接,当输送系统故障时,位于管道上的气动截止阀自动打开,水箱1内部的水直接流入到待冷却设备,对其降温,使其可以正常运行,智能化高。所述散料组件6包括进料管61,所述进料管61连通于所述加药箱2的顶部,所述进料管61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2。所述进料管61的内部设置有筛板63,所述进料管61内壁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64,所述筛板63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安装槽64的内部,且所述筛板63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槽64内壁的的底部滑动连接。安装槽64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动槽,筛板6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相对应的滑块,进料管61左右两侧的与安装槽64位置对应地方设置有增厚快,进料管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筛板63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65,所述筛板6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67,所述进料管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布66,所述密封布66的底部与所述筛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锥形块67与带动板71固定在筛板63的位置相对应,此处未开设筛孔,锥形块67防止药剂堆积,造成浪费,密封布66防止药剂进入到安装槽64内部,密封布的长度足够筛板63左右震动所需距离,进料管61的内壁和筛板63的顶部焊接有环形固定件,环形固定件上开设有环形固定槽,密封布通过固定槽固定在环形固定件上。所述传动组件7包括带动板71和圆轮72,所述圆轮72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3表面且位于所述转动扇叶14的前侧,所述圆轮72正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73。转动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加药箱、第一水泵、换热器和第二水泵;/n散料组件,所述散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n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加药箱内壁的背面;/n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表面;/n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n导液部,所述导液部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左侧的顶部;/n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加药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箱右侧的底部通过进液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出液管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加药箱、第一水泵、换热器和第二水泵;
散料组件,所述散料组件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加药箱内壁的背面;
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固定于所述转动轴的表面;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
导液部,所述导液部设置于所述加药箱的左侧的顶部;
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所述加药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加药箱右侧的底部通过进液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液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出液管与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组件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连通于所述加药箱的顶部,所述进料管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泵站智能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筛板,所述进料管内壁左右两侧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雪孙勇蒋涛薛海朋童建伟王辉李辰霄吴皓明戴庆云孙崧薛铮陈明毛思朱慧庄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