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21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5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制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面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设置有叶片,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垂直设置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速药液混合的速度。

A kind of compound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制罐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制罐。
技术介绍
现有制药的过程中,有一步工序是将不同的药液均匀的混合到一起,该工序一般采用配制罐来完成。例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5288220U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制药用配制罐,其包括配制罐主体,配制罐主体上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搅拌驱动装置,搅拌驱动装置上设第一药液管接头,搅拌驱动装置下端连接设置在配制罐主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为空心轴,搅拌轴上设有叶片,搅拌轴连通第一药液管接头,搅拌轴末端设有旋转喷头,密封盖上设有第二药液管接头,第二药液管接头连接设置在密封盖内侧的喷头,配制罐主体外壁设有加热保温装置,配制罐主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搅拌驱动装置工作,搅拌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拌罐体内的药液。因为搅拌轴相对于罐体是固定的,叶片只能带动叶片周围的药液,搅拌叶周围的药液再带动距离叶片更远的药液转动,所以叶片间接带动距离叶片较远处的药液,其搅拌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配制罐,其优势在于其可以加速配制罐搅拌药液的速度。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配制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面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搅拌轴,搅拌轴设置有叶片,所述罐体上方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垂直设置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驱动减速电机和气缸,减速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拌药液。气缸工作,活塞杆升降并且带动减速电机升降,减速电机带动搅拌轴升降,搅拌轴带动叶片在罐体内从底端到顶端往复升降。叶片在罐体内往复升降并且转动,搅拌罐体内的全部药液,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上间隔设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有一个减速电机,每个减速电机分别连接一根搅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内有两根带有叶片的搅拌轴,两根搅拌轴同时转动,两根搅拌轴上相对的叶片水平方向形成对流区;两个气缸先后工作,活塞杆的在同一时间的升降的高度不同,两个减速电机在同一时间的高度不同,罐体内的每根搅拌轴上的叶片在同一时间的高度不同,高度不同的叶片搅动罐体内不同高度的药液,两根搅拌轴相邻的叶片高度方向上形成对流区,不同的药液相互掺混,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表面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框架,限位框架和减速电机升降的轨迹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驱动减速电机升降时,减速电机带动搅拌轴升降,故减速电机所受拉力较大,在减速电机升降的运动轨迹固定有限位框架,限位框架将减速电机运动轨迹固定,从而保证了减速电机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当叶片搅拌药液时,提高了叶片在罐体内转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轴上螺接有套环,叶片垂直分布在套环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上固定有叶片,套环和搅拌轴可拆卸连接,当叶片因使用时间过长而损坏时,将套环从搅拌轴上取下,将新的套环安装到搅拌轴上,继续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根搅拌轴上的套环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套环位于搅拌轴的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搅拌轴上的叶片需要从罐体的底端上升到罐体的顶端,如果只在罐体的底端设有叶片,搅拌轴会从完全位于罐体内,到完全探出到罐体外,需要很长的活塞杆驱动减速件机升降。每根拌轴上的叶片至少为两组,因此减少了搅拌轴升降的行程,不需要很长的气缸活塞杆,并且叶片能将罐体内全部药液均匀搅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搅拌轴上下相邻叶片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下叶片的的倾斜角度不同,叶片拨动药液的方向也不同,当两根搅拌轴同向旋转时,每根搅拌轴上下相邻的叶片间的药液不断发生对流冲击,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根所述搅拌轴底端的叶片尺寸大于其上端叶片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浓度较大的药液位于罐体的底端,较大的叶片能搅动更多的药液,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的周面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叶片搅动更多的药液,加快了不同药液的混合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内壁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搅拌块,搅拌块圆周均匀分布于罐体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叶片拨动药液转动时,转动的药液和罐体内壁上的搅拌块撞击并且产生对流,药液搅拌的更加均匀。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依次驱动减速电机和气缸,减速电机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拌药液。气缸工作,活塞杆升降并且带动减速电机升降,减速电机带动搅拌轴升降,搅拌轴带动叶片在罐体内从底端到顶端往复升降。叶片在罐体内往复升降并且转动,搅拌罐体内的全部药液,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2、两根搅拌轴同时转动,两根搅拌轴上相对的叶片水平方向形成对流区;两个气缸先后工作,活塞杆的在同一时间的升降的高度不同,两个减速电机在同一时间的高度不同,罐体内的每根搅拌轴上的叶片在同一时间的高度不同,高度不同的叶片搅动不同高度的药液,两根搅拌轴相邻的叶片高度方向上形成对流区,不同的药液相互掺混,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3、由于上下叶片的的倾斜角度不同,叶片拨动药液的方向也不同,当两根搅拌轴同向旋转时,每根搅拌轴上下相邻的叶片间的药液不断发生对流冲击,加速药液的混合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2、驱动装置;3、搅拌装置;4、保温装置;5、搅拌块;6、支撑腿;7、端盖;8、进料口;9、压力表;10、温度计;11、调节阀;12、出料管;13、安装架;14、增压泵;15、输出管;16、空腔;17、保温板;18、保温腔;19、进水阀;20、出水阀;21、气缸;22、叶片;23、限位框架;24、连接孔;25、搅拌轴;26、搅拌件;27、减速电机;28、套环;29、叶片组;30、横板;31、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配制罐,包括罐体1,罐体1上端设置有驱动装置2,罐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3,罐体1周面外壁设置有保温装置4。圆柱状罐体1内部为空腔16,罐体1的内壁圆周均匀固定有若干搅拌块5,搅拌块5平行于罐体1的轴向方向。罐体1的底端均匀固定有四根支撑腿6,罐体1的顶端固定有一个端盖7。端盖7螺接于罐体1的内壁,端盖7间隔开设有两个进料口8,进料口8连接有球阀(图中未显示)。端盖7上表面固定有伸入到罐体1内的一个压力表9、一个温度计10以及一个调节阀11。罐体1的底面设有一根出料管12,出料管12连接有球阀(图中未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制罐,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面设置有端盖(7),端盖(7)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7),减速电机(27)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罐体(1)内的搅拌轴(25),搅拌轴(25)设置有叶片(22),其特征是:所述罐体(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上垂直设置有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电机(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制罐,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面设置有端盖(7),端盖(7)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7),减速电机(27)的输出轴连接有位于罐体(1)内的搅拌轴(25),搅拌轴(25)设置有叶片(22),其特征是:所述罐体(1)上方设置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上垂直设置有气缸(21),气缸(21)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电机(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制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3)上间隔设有两个气缸(21),每个气缸(21)的活塞杆均连接有一个减速电机(27),每个减速电机(27)分别连接一根搅拌轴(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制罐,其特征是:所述端盖(7)上表面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框架(23),限位框架(23)和减速电机(27)升降的轨迹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制罐,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李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